湖北省會會遷往襄陽嗎?

BeaNSider


很明顯湖北省會不會遷往襄陽。如果說湖北省會必須要遷往襄陽的話,那前提條件肯定是現在的省會武漢成立直轄市。此外縱觀國內個別省份的省會城市遷移,例如河南省會由開封變成鄭州、河北省會由保定變成石家莊,無外乎都是因為其新省會城市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而要論地理位置襄陽很明顯就不如武漢。

當然武漢成立直轄市,湖北省會前往襄陽這是個很好的猜想。而就目前而言,其實襄陽已經初步具備成為省會城市的基礎條件。一般來說省會城市主要有三個方面因素決定,其一無外乎是經濟發達,第二也就是所謂的地理條件優越交通便利,而最後一點就是城市影響力大。

根據去年湖北各市經濟排行榜顯示,其中省會城市武漢以一萬三千餘億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一。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湖北省的經濟總量當中,省會武漢的經濟總量佔據全省的百分之四十左右。相比之下襄陽雖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但其經濟總量也僅只有四千億。不說與廣東、江蘇、浙江等東部沿海發達省份第二大城市相比,就連與河南洛陽都還有較大差距。

至於第二點地理位置和第三點城市影響力,我覺得襄陽在省內應該也都算是僅次於省會武漢的。首先就目前而言,襄陽已經基本建成以“西武高鐵”和“鄭萬高鐵”為基礎的“十字型”高鐵網。未來襄陽還會在此基礎上規劃建設前往洛陽、貴陽以及長沙等城市方向的高鐵線路。可以說論在高鐵網建設方面,其襄陽的“米字型”高鐵網影響力在省內是僅次於省會武漢的“米字型”高鐵網。

而至於襄陽的城市影響力更是顯而易見,因為其自身高鐵網建設完善的突出,其自身城市影響力也隨之而水漲船高。就目前而言,襄陽已經在省內與十堰、隨州等城市共同規劃“隨襄十城市群”。未來隨著西武高鐵的開通,隨襄十城市群又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此外襄陽還與河南南陽、信陽共同規劃“鄂豫城市群”,可以說在湖北鄂西地區和河南的豫南地區,襄陽都算是最有影響力的城市之一。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湖北省會遷往襄陽這種可能性很小,至少短時間內而言的確如此。至於未來如果武漢成立直轄市後,襄陽則是湖北最熱門的省會城市人選之一。當然目前襄陽不管是經濟實力還是其他城市建設方面,與中西部各省省會城市還有較大差距。在此我僅希望未來武漢能與襄陽攜手共進,為創地區經濟繁榮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武漢小斑馬的晚年生活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新中國成立以來,曾經省會變遷的時間和原因:

河北省

變遷時間:保定-天津(1958)-保定(1966)-石家莊(1968)

變遷原因:行政區域變更,石家莊是新崛起的交通樞紐

黑龍江省

變遷時間:齊齊哈爾-哈爾濱(1954)

變遷原因:兩省合併,哈爾濱作為交通中心和航運樞紐,超越齊齊哈爾

吉林省

變遷時間:吉林市-長春(1954)

變遷原因:長春作為新鐵路樞紐的重要性超越了原作為松花江貨物中轉地吉林

河南省

變遷時間:開封-鄭州(1954)

變遷原因:鄭州是南北和東西鐵路交匯處,超越了原作為大運河中心樞紐的開封

此外,還有像1952年皖北與皖南合併成立安徽省,省會設在合肥,1953年蘇北、蘇南和南京合併成立江蘇省,省會設在南京市等行政區變更的情況。

我們從這些數據可以發現,行政區的變更情況,主要集中在建國初期(如果不是天津市在直轄和省轄變來變去,河北省省會也不會變動那麼頻繁),當時中央對整個中國的行政區進行調整,而省會變化的原因,主要是原省會城市的經濟地位逐漸被新興的交通樞紐所取代。綜合這兩點我個人認為,湖北省是不會變遷省會,武漢在省內的地位不可動搖,除非武漢變成直轄市,但目前看武漢直轄的可能性也很低。

湖北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人傑地靈,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不過,湖北建省比較晚,元代設省時,今湖北省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南屬於湖廣,長江以北屬於河南,西部和西北部部分地區分屬四川和陝西。直至清康熙三年,湖廣分治,以洞庭湖為界,分為湖北、湖南兩省,這也是湖北建省之始,而省會設在武昌。所以,自成立湖北省以來,武昌以及後來的成立的武漢市,一直是湖北省的省會沒有變過,即使建國後武漢成為直轄市,湖北省省會地依然是武漢


我們都知道,武漢市由三個城市合併而成,即武昌、漢陽和漢口。武昌與漢陽曆史都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曾經是重要的軍事要塞,武昌因地利而繁榮,漢陽因近代張之洞開辦工廠而強盛,歷史最短的漢口,因為漢江改道而發展,因坐擁兩江的地理優勢而迅速興起,加之鴉片戰爭後開埠通商,繁榮一時,曾成為中國第一座直轄市。1927年,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第一次合併,定名武漢,新中國成立後,再次將三座城市合為武漢。

因為天然的地理優勢,作為中國重要的港口、長江航運中心、鐵路樞紐,中國首批沿江開放城市、重要的工業基地,不僅歷史上曾是僅次於上海最繁榮的城市,到現在依然中國中部的中心城市,經濟總量排名中國第8位,是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

與東部的一些省擁有“雙子星”城市不同,湖北武漢一家獨大,這一點從武漢管轄的面積、人口和GDP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武漢由三座城市組成,一直以來有“大武漢”之稱,人口將近佔

全省五分之一,GDP佔全省三分之一還要多,而作為湖北省的副中心宜昌和襄陽,GDP加起來還不如一個武漢。同時,武漢一直一來是湖北省省會,曾成為過直轄市,現在也是中部六省中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政治地位上是湖北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產業上,東風汽車、葛洲壩集團都已經搬到武漢,加上原來的武漢鋼鐵、中建三局、中國長航、中國一冶、神龍汽車等,幾乎囊括了省內絕大多數知名企業。雖然湖北省也一直不遺餘力的建設兩個副中心,但是目前看還是沒有辦法撼動大武漢的地位。所以說,除非武漢不再屬於湖北省管轄,否則省會不會改變。

因為歷史上武漢曾經成為過直轄市,所以有不少人希望武漢再次“直轄”,以抬升影響力,推動經濟發展。當然,不只有武漢有這個願望,還有像西安、青島、大連、蘇州這樣的城市,希望像重慶一樣“直轄”。但重慶是一個特例,雖然不是省會,但卻是計劃單列市(感謝網友Boom137185794指正),在國內經濟水平和地位並不低,可以更好的安置三峽居民,故將其升為直轄市。而像武漢這種在省內一枝獨秀的城市,很難找到其他城市承接省會責任,如果沒有國家大型的戰略需求,是不可能讓它成為直轄市,況且目前武漢的在國內的地位並不低。

即便遇到重大戰略,武漢升為直轄市,則很有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因武漢的面積和人口占省內比重很大,如果直轄後,湖北省就會變得非常弱小,很有可能被肢解,一些城市併入武漢或者鄰省,那麼湖北將不復存在。二是,武漢直轄,因為沒有相應實力的城市成為省會,那麼和建國初期一樣,武漢即使省會,還是直轄市。


任何關於斯里蘭卡的問題,歡迎向我提問,我是“最懂蘭卡旅行的人”:斯里蘭卡小妞。


斯里蘭卡小妞


看到襄陽站的上面兩個字,就心有餘悸,去年11月10從上海出發,因為走的急沒訂到白天直達的票,定的晚上到的襄陽中轉,凌晨兩點到,下趟車時間還早,就想出去看看,廣場上沒幾個人就想到旁邊看看買點東西,廣場很乾淨還有有警車,本人頭次來襄陽,覺得不錯!還拍下了襄陽!還沒有出廣場就有一男一女對面迎來了,說住宿嗎?我很客氣說不用謝謝,女的說有……很便宜的!我拒絕了自己直走,可是這女人突然



轉身撞了我一下,說怎麼耍……,突然前面有兩個男人就往我這裡過來,我一看不對趕緊往回跑,哎呀我去,如果當時我不走不知道會怎麼樣!


壞蛋已晉級


這個問題我回答不止10遍了,但你既然問了。我又不能不答。以下是我的觀點

襄陽的現狀

襄陽,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平原腹地。是湖北省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總面積1.97萬平方公里,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94.5億元,居湖北第三。綜合實力排在全省第三,中原六省非省會城市第三。是湖北第二大城市,目前再建非省會地級市最大的高鐵站東津站,剛完工的湖北第二大機場襄陽機場,城市基礎和框架比較好。

武漢的現狀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截至2016年末,全市下轄13個市轄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總面積8494.41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076.6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9.7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68%。是湖北最大的城市,2016年GDP為11912億。



能不能當省會城市?


答案很顯然不能,一方面武漢目前是湖北的經濟,政治,文化,科教,中心,沒有武漢的湖北是萬萬不能的,何況以襄陽現在的實力還不能上任省會,實力和武漢差的太遠了。另一方面直轄市的作用能輻射和帶動周圍區域的發展,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交通的完善,直轄市數量從當年的十幾個下降為現在的四個,出現了國家中心城市,區域中心城市這一概念,經濟帶動功能則和直轄市一樣,現在武漢就是全國中心城市,而襄陽則是湖北區域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所以武漢何談直轄,襄陽何談成為省會城市。


科技零食工


武漢成直轄可能不大,湖北省領頭羊武漢市這麼多年一直沒有一個大哥的樣子,把學校醫院甚至企業等稍微好點的資源全部放在擁擠不堪的武漢市,只顧著自己發展不顧其他市區的死活,整個湖北省發展極不均衡,各顧各,若武漢把醫院學校分配部分給宜昌襄陽等城市,不與省內其他市縣爭搶資源,湖北的發展不僅如此緩慢,武漢市也不至於這麼擁堵髒亂,外面的人由此知道湖北人的普通性格,缺乏大局觀和團隊合作精神。


用戶55075574303


作為一個在武漢生活了十年的河南人,看罷此題,忍不住笑了。

前些年,老家的大爺大媽們還瘋傳——北京的沙塵暴太厲害了,擋不住了,首都要南遷,不是遷到襄陽,就是信陽!咱們老家的戶口和土地都值錢了,千萬別把戶口遷走。

我比較傻,還是把戶口遷出來了。

直到今天,首都沒有南遷,家鄉農村的地價也不見上漲。而少部分武漢人還在幻想武漢升級為直轄市,跟著節奏走的少數襄陽人在幻想爭做湖北省省會。


坐落在漢水之濱的古城襄陽,歷史文化悠久,具有2800年的建城歷史,為楚文化和漢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襄陽環境優美,水源豐沛,水質極好,適合居住,人傑地靈,自古以來,便誕育出龐德公、神會、孟浩然、皮日休和米芾等文化名人,也出產了劉秀、馬良、範宗尹和任亨泰等政治家。

襄陽在古代也是軍家必爭的戰略要地,然而,隨著南方的開發,特別是武漢地區的發展,襄陽的歷史地位逐漸下降。屈居武漢和宜昌之後,2017年,襄陽的地區生產總值超過宜昌,僅次於武漢。然而,總體來看,襄陽與宜昌的經濟實力仍有一些差距。


武漢升為直轄市的可能性極小,湖北省會不會改變,襄陽的湖北省會之夢,便無從實現。

武漢作為新一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中部中心城市,被賦予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使命和功能,國家不可能把它劃為單列市。

武漢的發展離不開湖北省內其他地市的支持,劃為直轄市後,武漢發展所能夠調動的資源量較少,這勢必降低武漢的發展速度。


襄陽地理位置偏僻,縱然武漢升格,湖北省省會也未必花落襄陽。

經濟實力略強於襄陽、同為湖北省副省級城市的宜昌,地理位置相對更為理想的荊州,都是襄陽的強勁競爭對手。襄陽僅僅依託歷史文化,很難成為湖北省會,況且荊州的歷史文化底蘊不比襄陽差。

當然,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襄陽的發展後勁十足,只是不太可能超過武漢。武漢不讓出省會寶座,就沒有襄陽什麼事了。

[本文圖片皆自網絡,侵刪]


國家現在不會貿然改變行政區劃,只可能增加諸如深圳、海南和雄安等類型的經濟特區,而不會改變既有的行政區劃,特別是不會輕易改變地方省會。畢竟改省會將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既無必要,也不經濟划算。

因此,武漢、大連、青島和瀋陽等城市的直轄市夢,可能永遠只存在於夢想之中。而襄陽的湖北省會之夢,也只能存在於某些偏愛襄陽的小可愛心中。


更多人文文章,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對襄陽等城市升為省會問題,你怎麼看?


風雅人文觀察



非常肯定地說:不會。

首先,湖北省還沒有另設省會的因素。湖北的現任省會是武漢市,國家計劃單列市。我國一共有十五個計劃單列市,除了十個省會城市,還包括五個非省會城市。在這些城市中,武漢除了歷史和文化比較突出外,其它都不乍地,經濟上連深圳、蘇州這些非省會城市都比不上。另外,沒有武漢的湖北就啥也不是了,剩下的幾個市還夠資格設省嗎?不如就近劃給相鄰的省份算了。

其次,退一萬步講,武漢真的直轄了也輪不到襄陽。雖然說襄陽經濟目前比省內其它城市佔優,但宜昌、荊州也緊隨其後相差不了多少,相比這兩個城市,襄陽的地理位置太偏了。真要另設省會,荊州是最佳選擇。



這麼說是有一定依據的。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是楚文化的發源地,荊州城外的紀南就是歷史上楚國的都城。歷史上的荊州是包含整個湖北及湖南大部分地區,三國時期襄陽、宜昌都是荊州治下郡而矣。荊門、潛江、仙桃、天門也都是近幾十年才劃出去的,如把這四個市重攬懷中,荊州的經濟將遠遠地甩開襄陽、宜昌。且荊.州地處江漢平原,瀕臨長江,水陸交通發達,新建機場輻射全國,整體地勢一馬平川,是理想的省會候選市。


波浪壯闊任我秀


湖北省一直都是華中六省中的領頭羊,產業佈局無論是農業、工業還是服務業都是領先於華中其他五省,故也是華中經濟的龍頭,中部崛起更是以湖北省為戰略支點。湖北的省會武漢是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作為長江中游經濟帶的核心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城市、科教基地和交通的樞紐,同時還是中央軍委武漢聯勤保障基地的駐所。武漢市內擁有13個市縣區,同時已經建設好3個國家級的開發區,據統計2016年的常住人口已經突破1000萬人,城鎮土地利用率逼近發達城市的土地利用率,將近有80%,2016年GDP產值達到11912億元,在全湖北排名第一,遠遠超過湖北省其他地級市,經濟實力無比雄厚,此外武漢的地理位置承接南北,貫通中心,其水陸空的交通運營能力不僅在湖北,更是在整個華中都是獨一無二的。

並且中國近代發生許多政治革命都發生在武漢,其中洋務運動,使武漢工業迅速崛起,更是讓武漢成為近代的經濟中心;武昌起義更是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聲槍響,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襄陽在經濟實力上僅次於武漢和宜昌,位於湖北的西部偏北,其中三國中著名隆中對便是在襄陽,它地處襄水之陽,自古就是軍事名城,兵家相爭之地,從金庸先生的小說郭靖守襄陽便可以瞭解到它在軍事上的地位,市區內風景秀麗,近年來相繼建設了高新技術、經濟技術、魚梁洲經濟開發區,經濟上大有趕超湖北第二城宜昌的勢頭,在生態保護上做的也是相當好,貫徹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但由於其地處西北,地理位置的侷限性終究導致其不能勝任湖北省會城市的重任,再加上湖北省的大部分資源由武漢所持有。

所以省會還是難以遷往襄陽。所以綜合來看,由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因素影響,湖北的省會無疑會一直由武漢佔有,其他城市想取而代之還具有相當大的距離。


旅食家


省會遷移到襄陽的前提是武漢成為直轄市,目前看來武漢直轄阻力很大,畢竟武漢一直是湖北省最重要的城市,佔有湖北太多資源了(教育、經濟)。

假如有一天武漢成為直轄市了,湖北省新省會最有可能從襄陽和宜昌2個城市選,畢竟襄陽和宜昌現在就是省域副中心城市。但我個人認為襄陽的勝率是80%以上。


經濟:經濟基礎是一個城市想要成為省會的基石,在經濟總量上面,2017年前三季度的經濟總量襄陽已經超過宜昌,一直以來襄陽的經濟結構要好於宜昌。

文化:文化底蘊是一個城市想要成為省會的必要條件。襄陽這名字改的太好了,畢竟襄陽城有華夏第一池之稱,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宜昌也很出名,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也是名揚海外,但是畢竟文化基礎沒有襄陽好。

我愛這裡的山、我愛這裡的水、我愛這裡的人,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我希望襄陽能夠成為湖北省的省會。


魅力襄陽


會呀,怎麼會不會呢?你們大襄陽夠大的,又是三國名城嘛。如果有點腦子的人都會知道,那是絕對不會的。

為什麼呢?看小編給提問的分析分析,洗洗腦子。

湖北的地圖象一隻青蛙,經濟發展較好的主要位於湖北東部一帶,也就是武漢、孝感、黃石一帶,如果武漢成為了直轄市,必然划走咸寧、黃石、黃岡、鄂州、孝感這五大城市。湖北這隻青蛙就只剩下半隻了。且十堰和恩施的貧困縣較多,這半隻青蛙的經濟不如一個二線城市了。慘不忍睹,國家不會這樣幹。

二是如果國家真的想把武漢成立直轄市,那就只能瓜分了湖北省。湖北省絕對不會存在。靠近江西的咸寧、黃石劃入到江西;靠近重慶的十堰和恩施劃給重慶。荊州劃到湖南;隨州劃到河南。武漢帶著襄陽和宜昌這些衛星城市玩了。這種情形肯定國家也不會實施,因為如此一來,後世就沒有荊楚大地一說了。也沒有了完整的楚文化。

假設國家出了個人,真的要把武漢直轄的話,於情於理湖北的省會只能在宜昌,不可能去襄陽。宜昌位於長江邊,地理位置比襄陽好一百倍。而且宜昌是新發展的現代化城市,有利於省會城市的規劃和佈局。襄陽位於湖北西北部,僅有條漢水,山地較多,不利於大城市的規劃與發展。

如果真的要成為省會城市,襄陽只能般到長江邊,挨著宜昌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