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了香港保險?不好意思,CRS會收你稅

你買了香港保險?不好意思,CRS會收你稅

這是「尼總工作室」的

第95篇文章


“你去香港投了保?以後你的保險會被CRS收稅!”

上月,一位老朋友在尼總這裡為一家四口投了保。剛一回到家,就被鄰居(一位做內地保險的家庭主婦)懟了這句話。

excuse me?

你買了香港保險?不好意思,CRS會收你稅

港險自從2014年火爆以來,一些內地保險從業者對港險的詆譭從來就沒消停過,從最原始的“香港保險不受法律保護” “香港保險是地下保單”到稍微高端一點的“香港保險理賠困難”“香港保險對內地客戶搞雙標準”再到現在的“買了香港保險會被CRS收稅”。這種屁股決定腦袋,利益決定一切的行為方式,確實讓人哭笑不得,尼總在《

保險銷售渠道互黑指南

》中已經做了概括,這裡就不多講了。

你買了香港保險?不好意思,CRS會收你稅

那麼

了港險會被CRS徵稅嗎?

01CRS是個啥?

CRS是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共同報告標準的簡稱,是AEOI(即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Automatic Exchange of Financial Account Information)的一個組成部分。目的是提高全球稅收合作透明度,打擊跨境避稅

用人話就是,加入了CRS的國家或地區的稅務機關,會把非本地稅務居民的信息,交換到當地的稅務機關。比如你是中國內地的稅務居民,在香港開了銀行賬戶,裡面有現金,那麼香港的稅務機關就會你的賬戶信息交換到中國內地的稅務機關。

來一個形象的比喻,CRS的加入國家都在一個微信群裡面,群裡面的成員每年會@對方交換自己客戶的賬戶信息。

你買了香港保險?不好意思,CRS會收你稅

02你是中國內地的稅務居民嗎?

根據內地今年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在中國內地有住所,或者在一年納稅年度在內地居住超過183天的個人,都為中國內地的稅收居民。大部分來香港投保的內地客戶,是長時間居住在內地,屬於中國內地稅收居民,他們在香港的金融資產(包括保險)信息會被交換到內地的稅務機關。

03你買的港險會被收稅嗎?

根據內地最新的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規定: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才會繳納個人所得稅:

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徵稅的其他所得。

注:

其中的“紅利”指的是公司及股票的紅利,與保險的分紅無關。

徵稅範圍並不包括保險的收益、現金價值、理賠金等。從內地的法律依據來說,即使客戶在香港投保的信息被交換到了內地稅務機關,保單也不會被徵稅。

CRS的交換非常緩慢

朋友圈裡瘋傳的,今年9月1日之後,內地和香港會開始首次交換的信息,並不準確。準確來說,是香港從今年9月1日開始實施《稅收徵管互助公約》,該公約是在CRS框架下實現稅務信息交換的前提和法律依據。但《公約》還需要在10月在香港立法會上審議並通過,才會真正實施。也就是說,香港的稅務機關要在《公約》完全實施之後,才會開始和內地的稅務機關配對並交換信息。

其實,我們沒必要道聽途說,風聲鶴唳。如果你需要了解在CRS框架下,內地與哪些國家或地區已經完成了配對,可以在OECD的官網上查詢。

●網址:https://www.oecd.org/tax/automatic-exchange/international-framework-for-the-crs/exchange-relationships/

OECD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英文縮寫,也是CRS的提出者,其官網會實時更新CRS下已經配對成功的國家和地區。

你買了香港保險?不好意思,CRS會收你稅

你買了香港保險?不好意思,CRS會收你稅

從OECD官網上的兩張截圖可以看到,香港和日本已經配對成功,所以會有配對信息;但香港和內地還未開始配對,所以也並未開始啟動雙方的信息交換。

CRS目前大都是營銷套路

CRS一直以來都是金融行業裡的熱門話題,也成為了各路律師、會計師、稅務師、培訓師炙手可熱的圈錢工具。某些傳聞甚至謠言都被很多保險從業員奉為金科玉律,變成了對客戶又嚇又哄的話術。

尼總去聽過很多關於CRS的講座,也看過關相關書籍,結論是:套路多,乾貨少。誠然,面對全球資產透明化的趨勢,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但不能因為漫天的誇大其辭而自亂陣腳,正中銷售人員下懷。

CRS目前還只存在於配對和交換階段,幾乎沒有操作實例。具體的徵稅需要由各地稅務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去制訂和實施,其中還涉及到各方人馬的博弈和角逐,過程會非常漫長和複雜,

並不是寫幾篇文章,開幾場講座,嚇唬嚇唬客戶就能完全掌握的。

險從業者不要無腦刷屏

對於保險從業者來說,一個獨立的見解勝過十個無腦的刷屏。CRS這類涉及法律或稅務知識的話題,需要我們深入地去查詢相關條款及實例;對於別人的觀點,也要去偽存真。

跟風複製粘貼當然來得快,省事,但口碑不是靠無腦刷屏、高呼口號建立的。

想樹立良好形象?首先得多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