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道》的視角解讀祁同偉的人物命運(連載三)

(接續)

二、能否迷途知返

我們在上一章節,對祁同偉暗害陳海後的後果,按照天道中周劍華的分析思路做出了四個層面的分析。如果祁同偉在當時做決定的時候也能這樣考慮,他還會對陳海下手嗎?在這裡也許會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以祁同偉想要勝天半子的性格,肯定要拼死一搏,那結論當然就是會對陳海下手。我相信這樣想的人會有很多。我們先不急於得出祁同偉會不會做出暗害陳海決定的結論。在做結論之前有必要搞清楚:一個決定在成為決定之前是怎麼形成的。在影響一個人做決定的時候重要的因素是什麼?首要的因素應該是判斷力,這個判斷力需要判斷出在做出這個決定後會有什麼利弊,如果利與弊的因素相差比較大,有利的因素大就決定做,有弊的因素大就決定不做。當只有利弊相差很小或者很接近的時候,這時候性格的因素才會介入。謹慎的人決定不做,膽子大承受力大的人會決定做。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前提,那就是能不能客觀的考慮到各方面的情況,那麼如何做到客觀,那就要看做決定人的思維格局,思維格局高就會直接深入實物的本質,做出正確判斷,從而做出正確的決定,思維格局侷限就會漏盼或錯判,從而做出錯誤的決定。這個用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個詞“實事求是”也能概括。

用《天道》的視角解讀祁同偉的人物命運(連載三)

在天道里有一個情節就是在丁元英去古城前一晚與韓楚風的送行酒的談話,其中在談到關於韓楚風在面對正天集團總裁位置的進退時丁元英就客觀的考慮到文化屬性這一重要因素,因為這一因素的不確定性兩人還打了一個1比5賠率的賭。在這個情節中重要的是丁元英考慮到了文化屬性這一要素。那麼又有多少人會想到文化屬性這一因素呢?為什麼毛主席四渡赤水運兵真如神,為什麼諸葛亮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因為他們做決定時的思維格局更接近事物的本質,更實事求是。 因為這些偉人掌握了事物的發展規律,所謂料敵先機,是因為掌握了對手的人性規律,在對手還沒出手時,就已經判斷出他們將要做什麼。人們通常所認為的神,實際上是超出了自己的認知範疇,超出了自己的思維格局。

用《天道》的視角解讀祁同偉的人物命運(連載三)

此外在做決定時還會有一種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情感的因素,一旦情感的因素存在就會成為決定性的因素,比如衝冠一怒為紅顏,比如月薪3000的你會跟老闆請假打飛的給異地的女朋友過生日。

在上一章節分析的四個層面,從對祁同偉是否做出要暗害陳海的決定的利弊上來看,第一因素是對祁同偉稍微有利的,為什麼說是稍微,雖然祁同偉是公安廳長,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控制事態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但是還有漏洞,這個漏洞就是阮成玉的酒精免疫這個特殊情況,只要有人想查就能查出來,並以此做為突破口,查出真情的真相。第二和第三個層面都不利的因素很明顯,第四個層面是最後的結果,可以考慮為中性偏不利因素。為什麼說是偏不利因素,因為一旦失算就會萬劫不復,更需要謹慎面對。

用《天道》的視角解讀祁同偉的人物命運(連載三)

在我們做出以上四個層面的分析之後,是不是做到了客觀實事求是了呢?如果再深入分析,還可以做出以下四點的分析。(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