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站」投資181億,六層設計,預計2019年9月30日通車

作為火車拉來的城市。鄭州現在憑藉著強大的交通樞紐功能,成功晉級“新一線城市”。鄭州站、鄭州東站、鄭州西站,一座座火車站的建成讓鄭州人的出行變得越來越便利。作為河南省“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和中原城市群城際鐵路網的重要樞紐站,鄭州南站自設計之初就引人關注。鄭州南站位於航空港實驗區中部,鄭州國際機場東南方向約6公里處,北距鄭州市中心城區約30公里。根據規劃,鄭州南站定位是以高鐵站房為核心,同時兼具空鐵換乘中心、高鐵物流中心、汽車客運中心和旅遊集散中心。被稱為“亞洲第一站”的鄭州南站長什麼樣?目前建設進展如何?設計方案又有哪些亮點?一起來看看。

“亞洲第一站”投資181億,六層設計,預計2019年9月30日通車


鄭州南站造型結合蓮鶴方壺中蓮花和飛鶴的意向,創造出與新鄭機場“龍躍中原”交相輝映的“鶴舞九州”的建築形象。目前,鄭州南站設計建築標準為‘綠色三星’,這也意味著鄭州南站在節能環保方面也走在全國前列。“綠色三星”是什麼概念?就像酒店一樣,星級越高,表示這個酒店的檔次越高,而在建築行業,“綠色三星”則代表著最高標準。目前,鄭州南站這一標準,能與北京正在規劃設計的新豐臺站比肩,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

“亞洲第一站”投資181億,六層設計,預計2019年9月30日通車


六層設計,同一方向旅客多也能快速出站。鄭州南站設計為六層,其中地上、地下各三層。地面層為高鐵和城際鐵路旅客進出站廳及公交、長途、出租車、社會車輛(共享車輛)停車場。地上二層為高鐵和城際鐵路站臺層。地上三層為高鐵和城際鐵路站房層,佈置有旅客進站大廳、售票廳、設備用房等。地下一層為地鐵9號線和13號線換乘及進出站大廳層。地下二層為地鐵9號線站臺層。地下三層為地鐵13號線站臺層。旅客進出站採用“上進下出、下進下出”兩種流線,即在站房地上三層利用高架匝道進站、地面出站和地面層進站、地面層出站兩種進出站方式,為旅客提供最便捷的乘車服務。高架匝道進站是通過設置南北兩側環線匝道,有效解決了同一方向高架快速進出站的問題。

“亞洲第一站”投資181億,六層設計,預計2019年9月30日通車


站房客運用房面積為15萬平方米 與鄭州東站規模相當。鄭州南站車場總規模30座站臺(面)32條到發線(含正線),其中鄭萬場8座站臺(面)10條到發線,鄭阜場9座站臺(面)9條到發線,城際場13座站臺(面)13條到發線。此外,鄭州南站站房客運用房面積為15萬平方米,與鄭州東站規模相當。

“亞洲第一站”投資181億,六層設計,預計2019年9月30日通車


如此高大上的鄭州南站,建設情況如何呢?截至7月31日,鑽孔樁完成5360根,完成比例96%;承臺完成573個,完成比例70%;墩身完成328個,完成比例40%;螺桿樁完成43.9萬米,完成比例93%;路基填築完成17.5萬方,完成比例30%;箱梁預製完成134孔,完成比例17%;箱梁架設完成8孔,完成比例1%;重難點工程跨商登高速5聯連續梁,10個連續梁主墩均已進入正常節段施工。據瞭解,目前9號線鄭州南站車站工程計劃今年8月底主體結構完工。13號線車站計劃在今年12月30日完工。此外,公開報道顯示,鄭州南站預計2019年9月30日建成通車。

“亞洲第一站”投資181億,六層設計,預計2019年9月30日通車


該工程總投資181億元,主要包括鄭萬及鄭阜鐵路正線和車場、鄭阜聯絡線、動車走行線及動車所、站房及配套房屋,以及地鐵9號線、13號線相關工程等,車場總規模32條到發線、30個站臺面;站房部分建設規模約15萬平方米。鄭州南站建成後,預計年旅客發送量近期為840萬人,遠期達1160萬人。鄭州南站建成後,與鄭州機場實現“空鐵雙核驅”,加上河南省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鄭州作為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將進一步得到提升。可有效擴充航空港區腹地範圍,提升陸路支撐條件和客貨集散能力,更好地服務於中原經濟區建設。

“亞洲第一站”投資181億,六層設計,預計2019年9月30日通車


鄭州南站還將是一座智慧車站,包含了智慧服務、智慧安全、智慧管理、智慧商業、智慧網絡等方面。實現旅客和車站服務、管理的互動,實現從樓宇自控管理系統到智能樓宇自控管理的升級,為旅客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服務。利用智能預判和高效響應,智能資源調度,藉助信息化技術手段提升車站管理和服務,實現高鐵站運行的最優效率。如此高大上的“亞洲第一站”,希望早日運行,為人類出行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