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領50萬元「扶貧款」先交3萬元手續費

近年來,隨著國家不斷加強對扶貧工作的支持力度,一些不法分子開始打著扶貧的名義,冒充企業高層或政府扶貧工作人員通過微信聊天等手段來騙取受害人信任,一旦等受害人放鬆警惕後,便會編造各種理由,以發放大額的扶貧款需繳納保證金、手續費和個人所得稅等方式進行詐騙。近日,市民黃女士就遭遇此騙局,被騙金額上萬元。微信“搖一搖” 搖來50萬“扶貧款”

9月19日,家住順慶區的黃女士通過微信“搖一搖”,添加了一位網友。經過微信聊天,黃女士得知對方是一位公司老總, 在得知黃女士的經濟情況並不寬裕時,該網友便告訴黃女士他的公司有一個扶貧項目,辦下來的話,黃女士能得到50萬的扶貧款。

沒想到自己隨意加個微信好友竟然還有這樣的美事兒,黃女士有些蒙了。“這件事挺好,我考慮考慮。”黃女士表示。過了幾天,該網友又在微信裡和黃女士說話,問她考慮好了沒有,並說:“想辦這個扶貧資金的人特別多,名額有限,如果你不想辦的話,我就把名額給別人了。”聽對方這麼說,黃女士有些急了,趕緊說:“我辦!”“扶貧款”沒領到 反被騙了上萬元

隨後,黃女士按照對方的要求準備了一系列的審批材料。

後來,事情如想象的一樣,該網友告訴黃女士名額已經拿到了,但是需要交納3萬元的手續費。隨後, 網友又說:“考慮到你家庭困難, 公司可以先幫你墊付兩萬元,餘下的錢款你必須自行繳納。”該網友告訴黃女士,她可以領到扶貧款後再把手續費還給公司,併發送一個銀行賬號。

黃女士想到對方是一位公司老總一定不會騙自己,於是便轉了8000元給對方。隨後,該網友稱公司沒有收到這筆款項,黃女士又轉了2000元過去。

為了得到這筆鉅款,黃女士打算找朋友借點錢給對方轉過去,當聽了黃女士的描述後,朋友斷定這是一起騙局。黃女士回憶了這幾天所發生的事情這才恍然大悟,於25日向公安機關報了案。

民警提醒

市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民警稱:以前,此類以領取“扶貧款”的騙局往往是通過電話進行。騙子會冒充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或者大型企業負責人,給事主打電話,引導其前往ATM機操作,誘導事主將銀行卡內存款轉入騙子賬戶。

而現在的騙局,騙子已經“轉戰”微信,以“添加好友”或者“微信附近人”的身份出現,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同時,他們通過聊天獲知事主需要錢,於是順水推舟。很多事主為了儘快拿到錢,結果被騙。

民警提醒,不管是接到領款的電話,還是有網友自稱能提供款項,千萬不要輕信,首先要通過官方渠道核實。政府部門如果真的有相關款項發放,一般都會向社會公佈,通過政府部門官方網站可以查詢到。對於一些需要先付款後領取錢款的,基本上可以判定為騙局。(吳雍 南充晚報記者 祝真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