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穀日記:坐火車

灣區最大的商城,雖和兒子多次去,坐火車還是第一次。說是火車,應是城市輕軌。兩者我分不清楚,我把在鐵軌上行駛的車,都叫火車。沒有人驗票,只須在站臺上刷卡就行。這完全憑自覺。坐城市輕軌的好處是沿途還能多看一點窗外的景色。長期客居,也算是一次短暫旅遊。

硅谷日記:坐火車

上午十點美國朋友瑞打來電話,然後跟他一起就去了那個商城。先坐26路巴士,再乘火車,然後再轉另一火車才到。因為沒帶小孫子,可從容地把商城轉了一週,拍了一些照片,自然感嘆的地方很多。首先就是設計,一個佔地面積不大的商城,能進駐這多商家,也是大手筆;且火車停站來去非常方便。中午在一家廣東人辦的牛肉粉餐店吃午飯。吃飯的區域很大,許多世界知名的餐飲都在這裡設店。

硅谷日記:坐火車

那一年下午坐火車去奧克蘭看NBA籃球賽,畢竟自己年輕時熱愛籃球,也是感受頗深。火車上的座位有橫的,有縱的,泛明的實木,讓人感覺它穿越的歲月,質感很好。整個車廂很簡潔,也很舒服。人不多,車廂內顯得有些空。車廂外移動的風景像放電影一樣,硅谷地域遼闊,城際輕軌讓往來非常方便。他們喜歡讓火車穿越城市,卻一定要讓大樹和植被、綠植把鐵軌包裹起來。萬不得已露出來,那也許是你需要上車或下車的地方。

硅谷日記:坐火車

無論是輕軌抑或是火車,沒有人頭攢動的景象,坐在火車裡很悠閒:一是看沿途的風景;二是能近距離看人,無論是壯漢或者美女;三是便利,知道美國的公共設施真的質量第一,人性化。然而坐在這樣的火車上,在硅谷馳騁,心裡也會泛起遺憾:這樣的高科技領地,竟然沒有標誌性的建築;這樣富庶繁華的地方,竟然沒有高聳入雲的樓群……著名的企業英特爾、惠普、甲骨文和蘋果,一個個富可敵國,它們的辦公樓幾乎無人所知。如果要來硅谷旅遊,硅谷的歷史之旅就是參觀車庫和辦公室,惠普創立時的車庫,蘋果創立時的車庫,谷歌創立時的車庫……

硅谷日記:坐火車

世界各地人們來這裡,也習慣熱衷於去看車庫和辦公室,而不是去尋找西雅圖的太空針塔,聖路易斯的拱門,倫敦泰晤士河上的倫敦眼,迪拜的摩天大樓。因此,阿倫·拉奧、皮埃羅·斯加魯菲說:“硅谷依舊是世界最醜陋的城市景觀之一,幾乎對年輕人毫無美感上的吸引力。”不過話說回來,一貫具有反傳統、反體制的硅谷創業者,也許骨子裡並不喜歡傳統城市的高樓大廈,就如同他們不喜歡西服領帶一樣。他們有機會創造自己企業的新樓,可是新樓起來仍然是低矮的樓層,隨便的大樹就可以把它們遮掩。它們已經習慣,自己企業的招牌,就是一個地標性的標誌,他們為自己的招牌而驕傲。

硅谷因這些企業而驕傲。硅谷的傳奇就像一個神話。


2014.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