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妍笑死:恨我的人,都在學我

辛芷蕾飾演的金玉妍,帶著一絲微笑離開了人世。這笑容主要是顧鏡自憐,“如果真的有來世,你一定不要再過這樣的人生”。但是站在上帝視角,滿倉大兄弟也看到了這位《如懿傳》頭號反派的最後驕傲:那些恨我的人,都在學我。

金玉妍笑死:恨我的人,都在學我

金玉妍對自己的臨終囑託

金玉妍壞透了,這是共識。可是,即使壞如金玉妍,也有“性本善”的“人之初”。在金玉妍的心裡,她與玉氏王爺的感情,完全可以比肩青櫻與弘曆。金玉妍的壞,始於她被當作貢品獻給大清之後。金玉妍身上暗藏的四大妥協之一,就是為了愛人的前途,犧牲了自己的人生。

金玉妍的信仰,就是“王爺的微笑”。這份信仰的崩塌,是在她臨終前看到密摺的時候。按理說,早在王爺同意把金玉妍送給大清的時候,金玉妍的信仰就應該已經崩了。金玉妍應該對王爺由愛生恨才對,可她卻對王爺一生念念不忘。這又是為什麼呢?

金玉妍笑死:恨我的人,都在學我

恆娖公主對皇兄冷笑

在《如懿傳》裡,金玉妍有一個參照角色,就是太后甄嬛的大女兒——恆娖長公主。恆娖為了鞏固大清江山,結婚兩次。她的第二個丈夫竟然還是殺害她前夫的仇人。

通過皇帝手裡拿著的蟈蟈籠子,我們可以管窺這對兄妹小時候的感情應該是很好的。可是恆娖回京見到闊別多年的皇兄時,已經沒有了昔日的兄妹情深。即使帶著笑,也是失望至極的冷笑,“先君臣,後兄妹”、“已為籠中人,何愛籠中蟲”,可見恆娖傷心之深。

金玉妍是貢品,恆娖是禮物,本質都是犧牲品。可為何恆娖恨皇兄、而金玉妍卻對沒有血緣關係的玉氏王爺恨不起來?

愛可以生恨,但愛到痴,就恨不起來了。金玉妍原諒了王爺把她送給大清的事,卻沒想到王爺為了自保,急於跟她撇清關係,甚至不惜辱沒她的出身。金玉妍對王爺的愛,比意歡對皇帝的愛,只深不淺。

金玉妍笑死:恨我的人,都在學我

皇帝再次為金玉妍恢復地位

金玉妍的一生,曾三起三落。背後其實就是皇帝對玉氏的不斷試探。金玉妍身上暗藏的四大妥協之二,就是玉氏王爺與皇帝之間,圍繞“大局為重”展開的一忍再忍。

第一次,金玉妍從貴妃被貶為貴人,緊接著皇帝又把玉氏王爺抓到紫禁城申斥。玉氏連個屁都沒敢放,皇帝試探成功。第二次,金玉妍從貴妃被貶為答應、禁足宮中、每日施以鞭刑,玉氏還是不敢吱聲,反倒出糧草幫助大清平叛。第三次,金玉妍從貴妃被貶為庶人,皇帝宣佈與其此生永不復見,四阿哥也被罰出嗣,玉氏直接上了一道密摺撇清關係,同時又進貢了大批美女。

經過了三次瘋狂試探,皇帝一看,玉氏是真沒脾氣啊。於是便再沒提起為金玉妍復位的事,直至其油盡燈枯。

金玉妍笑死:恨我的人,都在學我

金玉妍多次教唆兒子爭當太子

以如懿離開冷宮為分界,金玉妍的前半生工於心計,後半生傻得可以。

無論在淺邸還是在宮中,金玉妍都是一個人與世界為敵。因此,早期的金玉妍,深諳韜光養晦的道理。為了不惹嫡福晉富察氏的注意,她隱忍著不生孩子。入宮之後,她更是主動打入富察皇后與高貴妃的陣營,多次憑藉看似漫不經心的閒談,就能攪動後宮風雲。

後期的金玉妍,儘管還是一個人作戰,但她已經完全忘了韜光養晦的事。她不僅多次當眾得罪如懿,還屢次教唆自己的兒子爭當太子。金玉妍的出身是個大短板,這個問題還沒解決,她就恨不得讓整個後宮都知道她有奪儲的野心。

金玉妍笑死:恨我的人,都在學我

金玉妍與貞淑堪稱最佳拍檔

關於金玉妍後期的智商突然掉線,有兩種比較常見的理解。一種說法認為,貞淑走了以後,金玉妍的身邊就沒有智囊了。這個鍋,貞淑可不背。貞淑在的時候,金玉妍就已經開始當眾得罪如懿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金玉妍當初的擋箭牌們都倒臺了,她不得不自己衝到前臺。這種理解也站不住腳。一批擋箭牌倒下了,還可以扶植新的。只要人性的慾望和弱點被看到,擋箭牌的生產線就不會停。金玉妍能讓比自己品級高的富察皇后和高晞月給她當擋箭牌,靠的正是對慾望和弱點的精準拿捏。就在金玉妍智商突然掉線以後,衛嬿婉繼承了金玉妍的宮鬥智慧,繼續躲在暗處伺機害人,照樣獲得成功。

金玉妍笑死:恨我的人,都在學我

衛嬿婉利用接生婆暗害如懿的皇子

衛嬿婉可能是整部劇裡最恨金玉妍的人,但她也是金玉妍最好的學生。金玉妍利用了富察皇后和高晞月,衛嬿婉就利用了欽天監的頭兒和接生婆田姥姥。

衛嬿婉學走了金玉妍暗中害人的本事,海蘭學走了金玉妍韜光養晦的智慧。海蘭也恨金玉妍,但她也是金玉妍的好學生。

皇帝年富力強,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沒有立太子的必要,而且大清剛剛在康熙年間立下了“秘密建儲”的制度,這才過了兩代,誰敢妄言違背祖制?這些道理海蘭懂、如懿懂,其他嬪妃也懂,金玉妍作為《如懿傳》裡最聰明的人,為何她就不懂?難道就因為距離皇后一步之遙,就因為自己的兒子是“貴子”又很得寵,就因為想跟玉氏王爺湊個“雙喜臨門”,金玉妍就會以身犯險?這實在是低估了這位天才的智商。

金玉妍笑死:恨我的人,都在學我

海蘭教育兒子不要覬覦太子之位

衛嬿婉和海蘭共同交出的成績,證明了後期的金玉妍確實是被劇本剝奪了智商。為何非要剝奪金玉妍的智商?因為“邪不壓正”才是主流價值觀。

金玉妍身上暗藏的四大妥協之三,就是《如懿傳》對主流價值觀的妥協。如果金玉妍智商不掉線,這部劇裡就沒人能幹掉她。如此一來,《如懿傳》肯定無法過審。同樣因為邪不壓正,衛嬿婉也高興不了幾天了。

金玉妍笑死:恨我的人,都在學我

金玉妍想把四阿哥過繼給富察皇后

金玉妍生前一直想用過繼的方式,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嫡皇子。結果她鬧了一輩子都沒做成的事,死後卻如願了。

金玉妍去世後,她最小的兒子,十一阿哥永瑆,娶了富察傅恆的女兒作為嫡福晉,成了富察皇后的親侄女婿。金玉妍的孫子,也就是永瑆之子綿偲,過繼給了十二阿哥永璂當兒子,而永璂正是如懿的兒子。

金玉妍生前兩大主要對手,都在她死後與她成了一家人。這正應了她臨終前的感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此外,金玉妍生前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這件事最後也差點兒就成為了現實。還是她最小的兒子永瑆,殺入了皇位繼承人爭奪戰的決賽,最終惜敗給衛嬿婉的兒子——嘉慶帝永琰。

金玉妍笑死:恨我的人,都在學我

金玉妍最後定格

《如懿傳》給過金玉妍過人的智商,卻又將它奪走。《如懿傳》奪走過金玉妍的愛情,卻又送給她看似觸手可及的人生巔峰。金玉妍身上暗藏的四大妥協之四,就是希望與泡影的妥協。她用“王爺的微笑”騙了自己一輩子,她明知那是浮華一夢,也要用它照亮自己作為貢品的灰暗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