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曾是虎的世界

曾几何,老百姓谈虎色变,现却变成谈虎色舞!笔者是雷州人,对曾经生活在雷州的华南虎,有所详闻。建国前,雷州曾是华南虎的世界啊!那渐行渐远的虎啸,已成了雷州人的记忆。

雷州半岛曾是虎的世界

雷州半岛为丘陵低山地区,地属热带,气候温暖,树木茂盛,野生动物众多,自古以来,一直是虎的良好的栖息之地。清初《广东新语•虎》第一句话就是“高、雷、廉三郡多虎”。雷州虎除捕食体型较大的兽类外,还以蛙、鼠、蝗虫等为食,有时还深入海边红树林内捕食鱼蟹。

雷州半岛建国前老虎多还有一原因。雷州除森林茂盛、野生动物众多、适宜老虎生存外,雷州半岛三面临海,虎受海阻隔,不能前去,就地繁衍,造成雷州半岛多虎。据老人说,那时老虎多到敢穿街跨镇,招摇过市。

我家乡是雷州半岛腹地一小村庄,村中的老人记得,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一天,夜幕临降,老虎便大摇大摆到村中来了,叼走了庞姓人家猪栏里的小猪。当时,村民眼睁睁地看着老虎把小猪叼走,却奈何不得。据村里老人介绍,他们小时候,看到老虎和听到虎啸不是稀罕事。

我家乡一邻村,村名打虎溪,就是因打虎而得来.一个大白天,老虎到村中觅食来了。村民发现虎后,立即组织起来,操锄握棒,对这只惹事生非的老虎大肆围攻,终于在村外不远处的溪边,把老虎打死。这只老虎终逃脱不了被村民分食的命运。

正是雷州半岛老虎多,伤害人畜的事常有发生,为此,当时居民为虎患所困扰。雷州半岛为何有如此为数众多、大大小小、形状古朴的石狗?为此众说纷纭。笔者以为,不排除是一种虎文化,雷州半岛地势平坦,雷州虎是不多见的平原虎,“虎落平沙被犬欺”,用众多石狗护村,望虎大王知难而退。

尽管虎生性凶残,但雷州虎对雷州半岛的开发有过重大的贡献。雷州在宋时为名贤迁谪之乡,地广人稀,老百姓生活困苦。清王朝建立后,也仍是个人少粮缺的地方,之后,随着清王朝新增人口不增纳赋税的政策的推行,极大地刺激了雷州人口的增长,同时,也促进了雷州的大开垦。

雷州半岛在大开垦中,还实行了耕作改制,推广种植番薯。雷州大地一马平川,河流偏少,开垦地大多没有灌溉条件,最宜种植番薯,番薯更切实解决雷州长期以来缺粮的困扰。半岛大地活跃着野猪、黄掠、野鹿等多种草食兽,其中以野猪行动敏捷,繁殖力特强,数最多而破坏性最大,一夜之间可毁掉大片薯田,而虎极大地限制了野猪的数量。

干百年来,生活在多虎的环境中的雷州入学会了与虎的和谐相处,虎在夜晚猎食,雷州人便晚出早归。雷州人知道,虎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如要穿山入林则要结伴同行,大声吆喝,避免与老虎骤然相遇。

上世纪50年代,雷州半岛的华南虎的数量仍然不少,经常早晚出没在山岗和田边,村民都不敢出来活动。后来,为了种植橡胶树,政府在雷州创办了多个国营农场,森林被大规模摧毁,华南虎只得逃命。

据有关资料记载,1959-1965年,广东省专业猎虎队在雷州半岛消灭的老虎达31只。想当时,打虎可是一种豪气冲天、为民除害的英雄壮举啊!在徐闻,华南虎为逃命,还有过洇海逃向附近岛屿的壮举。

如今的徐闻县国营勇士农场,就是在建国初期开垦工人突遇老虎袭击,因打虎而得名的。当时徐07117场(现勇士农场)在开垦的过程中发现一只大老虎,这只老虎搞得开垦工人担心受怕,人心惶惶,于是组织人员追杀这只猛虎,连轻重机枪、手榴弹全都用上,最后老虎被打死了,但打虎过程中,农场一负责人被老虎咬死,另外一位职工身负重伤!

滥砍乱伐和肆意捕杀,是雷州虎无处藏身而灭绝的主要原因。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雷州半岛均无收到虎情报告,老虎在雷州半岛绝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