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民生熱線,烈山區司法局上線

烈山區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上線

9月18日民生热线,烈山区司法局上线

【民生熱線上線單位烈山區司法局 上線人員】

上線人員:烈山區司法局副局長 陳 欣

烈山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朱 培

安徽鏡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張天天

主持人:聽眾朋友,上午好。根據烈山區民生辦的安排,今天參加《民生熱線》的上線單位是烈山區司法局,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烈山區司法局的上線領導及嘉賓:烈山區司法局副局長陳欣,烈山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朱培和安徽鏡遠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天天,歡迎你們的到來。首先請陳局長給大家打個招呼。

陳欣:主持人、各位聽眾大家早上好。

法律援助是國家對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制度。它是我國貫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憲法原則,保障公民享受平等公正的法律保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健全人權保障機制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是政府的一項民生工程,也是一項社會的公益事業,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援助制度的組成部分。

我區在烈山鎮吳山口社區西50米建成的烈山區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窗口已經投入使用4年多了,在那裡開通了12348法律服務熱線,提高了法律援助機構便民利民服務能力和水平。2017開始,我區法律援助中心推行社會律師值班制度,每週一至週五由2名社會律師到區法律援助中心窗口值班。參與值班的社會律師主要承接 12348”諮詢熱線電話、接待群眾來訪、解答法律問題、免費為婦女、老年人、殘疾人和低收入等弱勢群體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

今年,我們我區法律援助中心2018年的目標任務是全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70件,法律援助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符合標準;法律援助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佈局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已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80件,其中民事案件271件,刑事案件103件,行政案件6件,受援人群主要是農民工、婦女、老年人、殘疾人。截止目前接待群眾法律諮詢2000餘人次,主要涉及婚姻家庭糾紛、工傷糾紛、交通事故糾紛、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等。

主持人:好的,謝謝陳局長。下面請烈山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朱培介紹一下法律援助案件的事項範圍和援助的具體對象。

朱培:好的,主持人。對於民事案件來講,根據新修訂的《安徽省法律援助條例》我們的法律援助案件的事項範圍包括: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或者行政補償的;(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請求發給撫卹金、救濟金的;(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因勞動爭議請求給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六)請求賠償與交通、工傷、醫療、食品藥品安全、環境汙染、產品質量等相關的人身損害、財產損失的;(七)請求賠償因高危作業造成損害的;(八)請求賠償因使用假劣農藥、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造成農業生產損失的;(九)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主張民事權益的;(十)因見義勇為自身權益受到損害,主張民事權益的;(十一)因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及其流轉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主張民事權益的。

對於刑事案件而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自訴案件中的自訴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我們的法律援助對象包括:經濟困難公民和特殊案件當事人。

第一是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2倍及以上,逐步覆蓋低收入人群。

第二是符合法律援助規定的刑事案件當事人。

第三是主張因其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公民。

第四是因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申請法律援助的農村進城務工人員。

第五是建檔立卡的扶貧對象。

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軍人軍屬和計生特困家庭是我們重點法律援助群體。

主持人:好的朱主任,我們剛剛給大家介紹了什麼樣的案件和人群可以申請法律援助,那麼朱主任能不能再給我們介紹下如何去申請法律援助呢?

朱培:首先呢我們的申請人一定要明確申請地,就是去哪申請。如果有需要援助的事項,我們的申請人可以向申請事項發生地、申請事項處理地或者申請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其次我們要了解的是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提交什麼材料:

主要是法律援助申請表;有效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經濟困難證明(困難證明應該先到所在村或社區開具,村、社區蓋公章後再到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蓋章,這裡特別強調的是要一定要到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的辦公室蓋章,如果找不到具體的地方也可到各鎮、街道辦事處的司法所詢問);申請援助時還需提交與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其他材料。

填寫法律援助申請表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或者代為轉交申請的有關機關工作人員予以記錄、代為填寫法律援助申請表。

主持人:好的,謝謝朱主任的介紹。

勞動者在工作中因為各種原因,容易受到各種傷害,當勞動者發生工傷後往往無所適從,不知道應當怎麼辦,不清楚享有哪些權利,與用人單位私下和解,用人單位往往不按工傷待遇給與補償,更有甚者連醫藥費都不出,嚴重侵害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發生工傷後如何通過法律渠道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今天我們特地邀請到安徽鏡遠律師事務所張天天律師,來為大家解讀工傷保險相關法律法規。

您好,張律師。關於工傷認定、工傷賠償,假如勞動者發生工傷,可以有哪些法律依據可以支持勞動者依法維權。

張律師:工傷受害者作為弱勢群體,國家從立法層面上尤其注重對勞動者的保護,《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職業病防治法》對工傷認定範圍、工傷認定程序、工傷待遇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確保勞動者在發生工傷後可以依法獲得合理的賠償,度過難關。

主持人:那麼張律師,什麼情況下可以認定工傷呢?

張律師:《工行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1、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因為工作原因受到傷害;2、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從事預備工作和收尾工作;3、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4、職業病;5、因公外出,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下落不明;6、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7、其他規定應當認定工傷的其它情形;

另外,《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也規定了三種情形,應當視為工傷:1、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48小時內搶救無效死亡的;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息、公共利益中受到損害的;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工緻殘,已取得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主持人:聽了您的解釋,我覺得工傷認定範圍真的很全面,基本包括了職工可能在工作中受到傷害的所有情形,對於第十四條的其他幾條我都很容易理解,職工在工作時間、地點,因為工作的原因而受傷或致殘的當然會被認定為工傷,交通事故也會被認定為工傷嗎?

張律師:我舉一個簡單的小案例,某天下午五點半,張某某下班後騎車回家,在經過路口時與王某駕駛的小轎車發生相撞,張某某左脛骨粉碎性骨折。交警部門勘查現場後,認定王某承擔事故主要責任,張某某承擔次要責任。後來,張某某諮詢律師後,向勞動部門提出了工傷認定申請。

本案中,張某某在工傷認定申請後,向勞動部門提供了自己的居住地址、下班回家路線,以及交通事故認定書,證明自己傷害發生在自己下班後回家的必經之路上,最終勞動部分認定張某某構成工傷。

主持人:那張律師,是不是隻要在下班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就會被認定為工傷?

張律師:當然不是的。在剛剛案例中,不知道聽眾朋友們有沒有注意我提到的幾個關鍵詞“下午五點半”、“小轎車”、“次要責任”,這也是本案能夠認定為工傷的幾大前提條件。首先,認定工傷必須是機動車交通事故中,如果是非機動車交通事故,則不能認定工傷。其次,受傷職工在事故中不承擔全部責任或主要責任,而且事故應發生在合理的上下班時間。

主持人:張律師,有沒有哪種情形,職工受傷不會被認定工傷?

張律師:職工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醉酒導致傷亡的;自殘或自殺的均不會被認定為工傷。

主持人:看來並非只有“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職工在工作時間也堅決不能飲酒。遵紀守法,遵守單位各項規章制度,否則有可能發生工傷,也無法獲得任何賠償。

另外,張律師。我還想請教下,職工被認定為工傷後可以獲得哪些賠償?

張律師:包括治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外地就醫交通費、食宿費;康復治療費;輔助器具費;停工留薪期工資;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工傷認定和賠償是一個很複雜事情,一般職工和非專業人員很難釐清,而且各省關於工傷待遇的規定也略有不同。

主持人:發生工傷後,職工應該怎麼辦呢,怎麼去維護自己權益,獲得最大的賠償?

張律師:工傷糾紛的解決途徑主要有調解、勞動仲裁和訴訟。不管採用哪種方式解決,都不應盲目去做,如果自己不明白,可以諮詢或者聘請專業的律師,以便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主持人:根據我們上面提到的《安徽省法律援助條例》,工傷賠償屬於法律援助的範圍,符合條件的也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由援助律師指派律師代理當事人請求賠償。

主持人:好的,如果今後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撥打我們的法律援助熱線電話12348。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節目就要結束了,最後一點時間,請陳局長再講幾句話,有請陳局長。

陳欣:今天來到《民生熱線》欄目時間雖短,但收穫很大。剛才,我介紹的,只是我局今年開展的重點工作。雖然我局在司法行政工作中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是離法治淮北建設的要求和上級部門的期望還有一段距離。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改進工作作風,積極爭先進位,提振精氣神,踏實苦幹,狠抓落實,以更高的目標,更嚴格的要求,更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更加勤奮的工作精神,為建設“精緻淮北”、“美麗烈山”做出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

FM1032烈山南湖之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