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蚊易致传染病

秋蚊易致传染病

大家都知道,蚊子能传播登革热、寨卡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多种疾病。

秋季是蚊子的繁殖季节,雌蚊子要吸食大量的血液,促进其卵巢发育,繁衍后代,此外,蚊子也要为越冬积蓄能量,这就是秋蚊子特别“凶猛”的原因之一。秋天比较常见的是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被这两种蚊子咬上一口,立即能起一个红包,而且一抓就是一片,奇痒无比,所以人们将它们称为“毒蚊子”。

被蚊虫叮咬后会皮肤瘙痒,出现红斑、风团,这是皮肤对蚊虫体液的过敏反应,一般很快就会消除。但是,对于皮肤敏感的老年人和糖尿病人,过敏反应会更强烈,严重的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还有人可能会出现皮炎或者丘疹性荨麻疹,表现为皮肤增厚或出现丘疱疹、水疱,难以速愈。

老年人晨练晚练时,最容易被叮咬,因此,应避免在水边及花草多的地方锻炼。傍晚时蚊子出没最频繁,应避免在树荫、草丛等处长时间逗留。如果被蚊虫叮咬,出现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时,应尽快去医院皮肤科进行治疗,有针对性地采用比较强效的抗炎药物,以免引起伤口感染和损伤。总之,秋季依然要做好防蚊工作,室外的蚊子一般要到11 月份才逐渐消停,进入过冬状态。所以,在进入秋雨季节后,先不要急于拆除家里的蚊帐和纱窗,可以在卧室放几盒揭盖的清凉油和风油精,或摆放一两盆夜来香、茉莉花、薄荷、玫瑰等,蚊子会不堪其味而躲避。

此外,家中和室外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俗话说“有水就有蚊,无水就无蚊”,水是蚊子的滋生地,要将家中盆盆罐罐里的积水及时清理掉,洗完澡后应立即清理地面,种养花草的容器也要时常清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