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孚的結拜兄弟,授銜上將,生前做一預言,後來果然應驗

在眾多北洋軍閥中,吳佩孚堪稱少有的存在。文化修養極高,潔身自好,又善於用兵,人稱其為玉帥。這樣的好名聲,實在是甩出同時期眾多軍閥一條街,可吳佩孚一生並非無所嗜好。什麼呢?那就是算卦。

對於算卦,吳佩孚很有研究,自認為頗得其中三味。但是真實水平如何?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吳佩孚的結拜兄弟,授銜上將,生前做一預言,後來果然應驗

據說一次吳佩孚算了一卦,認為那天會有兩個人登門拜訪,就讓廚房準備好了飯菜。結果就來了一個人,副官左右為難,只好上街上拉了一個人來湊數。對此,吳佩孚更是自信的不行,可是同時期有一個人,授銜上將,算卦的本事更是讓吳佩孚不敢小看。此人就是張其鍠。

歷史上,張其鍠曾和吳佩孚結拜為兄弟,一個稱呼對方為玉帥,一個稱呼對方為省長。兩人意氣相投,結為莫逆之交。雖然在後世的名氣不及吳佩孚,但在歷史上,張其鍠也是人人想拉攏的奇才。

他奇在哪呢?首先就是文武全才。

張其鍠的父親做過縣令,因為兩袖清風,去世後沒留下什麼財產。上有老母,下有弟妹,張其鍠壓力不小。可是憑藉在書院讀書期間獲得的獎學金,他硬是撐了過來。

因為父親生前曾給自己定下婚約,在老丈人的幫助下,張其鍠捐了一個官。可他認為這不是正途,辭官後靠自己的實力考上了光緒29年的舉人。後來在做縣令抓捕盜賊期間被人戲弄奚落,一氣之下,他又拜師學藝,練得一身好功夫。堪稱文武全才。

吳佩孚的結拜兄弟,授銜上將,生前做一預言,後來果然應驗

這樣的經歷,這樣的氣度,在清末民初之際,不出名是不可能的。辛亥革命時候,張其鍠擔任了北伐軍南武軍軍統。民國二年,在同榜舉人譚延闓邀請下,到湖南都督府做了軍務廳廳長,被授予陸軍中將銜。那他和吳佩孚是怎麼認識的呢?說起來也是一則趣事。

當年護法戰爭的時候,吳佩孚率部隊攻打湖南的譚延闓,張其鍠上門做說客。原本是想借聯姻來化干戈為玉帛,沒成想,沒給譚延闓說下親事,兩人卻一見如故拜了把子。此後,張其鍠就給吳佩孚做起了智囊。

兩人都愛好算卦,一天就切磋上了。張其鍠算的是,吳佩孚命行水運、木運最好,行火運一般,行金運最差。在五十一歲、五十二歲那兩年,恐有劫難在身。

吳佩孚連連點頭:這個在理,和我所見略同。跟著張其鍠又說了一句:即使過了51,52,六十五歲戊寅、六十六歲己卯,你恐怕難過。如果衝過了這關口,壽限可就長了,至少能夠活到九十歲。後來怎麼樣呢?

吳佩孚的結拜兄弟,授銜上將,生前做一預言,後來果然應驗

1924年的時候,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吳佩孚馬失前蹄大敗而歸。最後退入鄂豫邊界的雞公山,手下只有八百多人,被馮玉祥的追兵團團圍住,險象環生。好在因為孫傳芳等人的救援,這才脫離險境。吳佩孚生於1874年,那年剛好51歲。

期間張其鍠一直緊隨左右,捲土重來後,吳佩孚做了十四省聯軍總司令。雖然又得以風光一時,張其鍠屢建功勳還被授以陸軍上將銜,可北伐戰爭中再次一敗塗地。最終在即將66歲的時候,吳佩孚被日軍毒死,正好應了張其鍠的預言。

當年兩人切磋的時候,張其鍠認為自己的壽限在1927年。為求穩妥,身為吳佩孚秘書長的張其鍠提出辭職,要退隱海上避禍,但吳佩孚正和國民革命軍對壘。堅決挽留,不允義弟離去。轉眼到了農曆五月,他平安無事。張其鍠大喜過望,逢人便說:“好了,我的大難過去了。”沒成想緊跟著吳佩孚就一敗塗地,在逃亡路上,張其鍠被紅槍會打死。

在民國初年,張其鍠做過上將也做過廣西省長,袁世凱欲求之而不可得。可以說得上一代奇才,只是這人生結局有些讓人大跌眼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