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指導:如何借鑑「優秀作文,滿分作文」的寫作技法

老師說,作文要自己寫,不能抄別人的;專家說作文要多看、多積累、多練習;家長們一看到《滿分作文》、《優秀作文》選刊如獲至寶。乍一看很是矛盾,令初學寫作者無所適從。筆者認為 :寫作的確不能抄襲別人的,但是可以借鑑的。何為借鑑,借鑑什麼?

一、借鑑立意。

“ 立意”,是文章的靈魂,意勝則文勝,它直接決定文章的好壞,我們可以借鑑別人的立意抒發自己的情感。比如:我教朱自清《背影》一文後,看到朱自清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細小瑣事,特別是“爬欄杆賣桔子” 這樣一個非常普通的細節描述,表達了濃濃真摯的父子情。我想:我和父母之間在生活中也有許多令我感動的瑣事,我同樣也可以抒發我和親人之間的那種親情。於是我寫了“父親”“母親”“么叔”,後來都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了。

二、借鑑材料

材料好比文章的學和肉,必須起到足以託文章“意”的作用。只是在採用的過程中要創造性的借鑑。 不如:莎士比亞和金庸都是大家熟悉的作家。而這兩位大作家都是巧妙借用他人材料而獲得巨大成就的典型代表。莎士比亞劇作的故事情節全部取材於別人,但這絲毫沒有妨礙他的文學地位。金庸的大部分小說也取材於別人的情節。這裡的“別人”包括前輩的武俠小說家,中外的武俠小說家,可金庸的作品任是讀者讀者酷愛的每餐。關鍵在於他巧妙的借鑑別人的素材。而又自成一體,使人物形象鮮活。

同學們都熟悉的美國動畫片《獅子王》就是從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獲得靈感。配上優美的音樂。成為孩子們喜歡的片子。

三、借鑑構思

比如:趙樹理的《白楊禮讚》張曉風的《行道樹》楊塑的《荔枝蜜》這些都是寫物贊人,借物抒情;又如:韓愈的《馬說》朱熹的《觀書有感》小思的《蟬》都採用了寓事於理;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冰心的《荷葉》都是用的借景抒情的構思方法。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借鑑的標本模式。

四、借鑑手法

表現手法很多,筆者略舉一、二。 如:我們從魯迅的《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可以借鑑他描寫景物,從高到低,從遠到近,從大到小、從動物到植物、從靜景到動靜的寫作順序,同時又從味覺,視覺、觸覺等方面描繪的手法。我們從《安塞腰鼓》《觀舞記》《口技》《絕唱》等名篇中又可以學習別人描寫舞臺表演,主要採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通感等手法,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體;通過比喻、想象和聯想,讓畫面更加生動形象,具體可感。

除了筆者所舉的這些可以借鑑外,只要你用心去欣賞別人的佳作,一定有很多你可以借鑑的東西。借鑑不是抄襲,借鑑當然要多看多積累。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用心的體會吧。

作者:湖北恩施 清江外國語學校 張月紅 摘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