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下,鄭成功爲何犯了跟諸葛恪同樣的錯誤?

文|小河對岸

1659年4月,鄭成功發動了第三次北伐。而該次北伐也是鄭成功生平的最後一次北伐,且是影響最大的一次北伐。鄭成功親率十萬大軍北上,先攻佔了浙江定海,全殲滿清定海水師,焚燒戰船一百餘艘,基本上消滅了滿清的海上力量。隨後,沿著長江溯流而上,攻取瓜洲(今屬揚州)、鎮江等地,六月底,鄭軍前鋒已抵達南京郊區,七月,完成對南京的圍困。

南京城下,鄭成功為何犯了跟諸葛恪同樣的錯誤?

與此同時,南明兵部尚書張煌言也率軍沿江而上,攻克太平、寧國、池州、徽州等四府三州二十二縣。此是南明抗清以來,取得最輝煌之成就。鄭成功意氣風發,而作了一首詩《出師討滿夷自瓜洲至金陵》,詩道: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而一旦鄭軍攻取了大明的留都--南京,更會震動整個江南半壁。繼而,整個華夏地區將會受到鼓舞,紛紛反清。屆時,華夏光復亦會實現。順治聞知鄭軍攻取南京周圍地區,而將南京圍困之後,驚慌失措,產生了逃回關外的打算。

南京城下,鄭成功為何犯了跟諸葛恪同樣的錯誤?

但是,在此大好形勢之下,鄭軍卻並沒有攻克南京。而使形勢迅速惡化,最終,遺恨撤回了廈門。而鄭軍沒有攻克南京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遲緩了進攻。鄭軍之所以遲緩對南京的進攻,則是中了清軍的緩兵之計。滿清江寧(南京)提督管效忠,向江南總督(兩江總督的前身)郎廷佐獻計,派人到鄭成功大營請求道:“大師到此,即當開門延入,奈我朝有例,守城者過三十日,城失則罪不及妻孥。今各官眷口悉在北京,乞藩主寬三十日之限,即當開門迎降。而鄭成功答應了清軍的請求,結果,清軍卻趁機修築城防,外圍的援軍也隨即趕至,以致鄭軍坐失了戰機。

南京城下,鄭成功為何犯了跟諸葛恪同樣的錯誤?

對三國曆史比較瞭解的,都會知道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侄--東吳大將軍諸葛恪,在率兵攻打新城(屬合肥)的時候,也中過同樣的緩兵之計。據《魏略》記載:..張特乃謂吳人曰:今我無心復戰也。然魏法,被攻過百日而救不至者,雖降,家不坐也。自受敵以來,已九十餘日矣。此城中本有四千餘人,而戰死者已過半,城雖陷,尚有半人不欲降,我當還為相語之,條名別善惡,明日早送名,且持我印綬去以為信...吳人聽其辭而不取印綬..不攻。

南京城下,鄭成功為何犯了跟諸葛恪同樣的錯誤?

那麼,鄭成功為何會犯了跟諸葛恪同樣的錯誤呢?

其一,南京城牆堅固,不容易攻取。明太祖朱元璋能取得天下,受益於謀士朱升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字定國之策。明朝是我國曆史上最熱衷於修築城牆的王朝,而南京又是明初的都城所在,城池最大,城牆也最為堅固。鄭軍強攻堅城,必定損失慘重。

南京城下,鄭成功為何犯了跟諸葛恪同樣的錯誤?

其二,鄭軍以水軍為主,利於水戰,而不善陸戰。強攻南京城,乃以己之所短攻敵之所長。強攻堅城不下,更有損於鄭軍士氣。

南京城下,鄭成功為何犯了跟諸葛恪同樣的錯誤?

其三,鄭成功連戰連捷之後,也有了驕傲輕敵之心。《清史稿》記載:..(張)煌言次蕪湖,廬、鳳、寧、徽、池、太諸府縣多與通款,騰書成功,謂宜收旁郡縣,以陸師急攻南京

。(鄭)成功狃屢勝方謁明太祖陵,會將吏置酒,(甘)輝諫不聽。崇明總兵梁化鳳赴援,江寧總管喀喀木等合滿、漢兵出戰,襲破新軍,諸軍皆奔潰,遂大敗,生得(甘)輝殺之。

南京城下,鄭成功為何犯了跟諸葛恪同樣的錯誤?

參考史籍:《三國志》、《南明史》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