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洗稿大戶,屢次侵犯音樂人版權,騰訊對內容版權的價值觀堪憂

因投資洗稿大戶“差評”,騰訊繼“沒有夢想”之後再次站上輿論風口。雖然迫於輿論壓力將撤銷投資,但是這個事件再次暴露了騰訊對內容版權尊重的價值觀缺失。

關於對版權的不尊重以及對自己旗下內容平臺侵權的縱容,騰訊在音樂業務領域的案例更多。比如最近, QQ音樂因侵權售賣跨界歌王版《兒時》而被獨立音樂人劉昊霖和唐映楓斥責,並被廣大網友聲討“吃相難看”、“欺負弱小獨立音樂人”。媒體繼而又扒出,和QQ音樂同屬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的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跟QQ音樂同樣的吃相難看,對跨界歌王版《兒時》侵權上架多天,且都加入了付費模式。在媒體和網友紛紛呼籲“尊重周杰倫的同時,也請尊重劉昊霖”後,QQ音樂和酷狗酷我悄悄下架侵權歌曲,但仍無一句道歉,態度頗為傲慢。

實際上,騰訊音樂系這三家平臺也不是第一次侵權音樂作品了。隨便一搜,就能發現最近騰訊音樂系的幾例侵權案。

就在半個多月前,在音著協(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2018年4月訴訟工作進展公開彙報中,赫然出現了騰訊音樂旗下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三家連連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案的信息。因未經授權許可,侵權使用音著協管理的音樂作品,QQ音樂、酷我音樂和酷狗音樂接連被音著協訴至法院。目前法院已經立案或開庭。

投資洗稿大戶,屢次侵犯音樂人版權,騰訊對內容版權的價值觀堪憂

(在音著協2018年4月訴訟工作進展公開彙報中,赫然出現了騰訊音樂旗下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三家連連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案的信息)

連音著協這樣的版權管理組織都敢侵權,騰訊音樂還有誰不敢侵權的?網友紛紛表示已經驚呆。

同樣令人吃驚的是,騰訊音樂系居然還敢侵權獨立音樂一哥,著名“維權鬥士”、“逼哥”李志!。提起騰訊音樂旗下平臺侵權,不得不提李志對酷狗、酷我漫長的維權路。目前,在對酷狗酷我的維權起訴中,法院均已判李志勝訴。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的侵權行為鐵板釘釘。

投資洗稿大戶,屢次侵犯音樂人版權,騰訊對內容版權的價值觀堪憂

(李志起訴酷狗勝訴後,又微博喊話酷狗,替其他獨立音樂人被侵權的事情鬥爭)

投資洗稿大戶,屢次侵犯音樂人版權,騰訊對內容版權的價值觀堪憂

再稍微仔細整理,目前騰訊音樂系平臺的侵權黑歷史簡直罄竹難書,令人吃驚。在2017年8月之前,據不完全統計,公開搜索到的就有以下這些:

2014年7月,酷狗音樂因涉嫌盜版包括《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等音樂作品,在“劍網2014”專項行動中,被北京市版權局點名批評。

2015年1月,酷狗音樂被網易雲音樂以侵犯300首歌曲的播放和下載權益,告至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

2015年5月,酷狗音樂涉嫌侵犯阿里音樂《野百合也有春天》、《為愛痴狂》等260首歌曲版權,被阿里音樂告至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

2015年3月,獨立音樂人李志狀告酷狗侵權正式立案,涉及李志50首左右音樂作品著作權、錄音製品表演者權和錄音製作者權(部分歌曲有多個版本)。

2015年6月2日,韓國YG娛樂公司向酷狗音樂發出了侵權警告,指出,酷狗音樂未經許可,擅自在其官網及客戶端發佈了YG公司即將發行的BIGBANG新專輯《A》的相關宣傳並進行專輯預約活動,並以5元/張的價格進行銷售。

2016年6月10日,豌豆莢、應用匯、同步推、移動MM等數十家軟件應用市場,及OPPO、酷派、金立等名牌手機的應用商店,集體將酷狗音樂APP強制下架。

2016年6月12—15日,滾石音樂、華研音樂、相信音樂三家唱片公司幾乎同時向酷狗音樂發出警告函,要求立刻停止一切盜版行為。其中,涉及S.H.E.、張震嶽、周華健、劉若英、五月天、飛輪海、林宥嘉等在內的眾多歌手的音樂作品。

2016年7月,看見音樂斥責酷狗音樂對其代理的版權作品存在大規模侵權。此次酷狗侵權看見音樂超過700位音樂人的6000多首作品,據當時媒體報道,此案“或成2016年國內最大侵權案”。

2016年12月,獨立音樂人Shirfine在微博上指出,酷狗音樂、QQ音樂未經許可,擅自上架自己的歌曲,已經請律師跟進相關事宜。

2017年6月,獨立音樂人王軒在微博控訴酷狗音樂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將其20餘首原創歌曲全部盜發在自己網站,侵害了自身權益。

2017年8月13日,獨立音樂人李然在微博控訴酷狗擅自上傳音樂作品,並提供播放下載服務。這條微博發出後,法茲樂隊、梅卡德爾樂隊、FAVOURS!樂隊、民謠歌手王路遙也表示自己的歌曲被酷狗侵權上架,隨後又有人發現頂樓的馬戲團和反狗樂隊的歌曲也被盜版。

2017年8月16日,法茲樂隊發佈的微博顯示,不僅是酷狗音樂侵權,騰訊音樂旗下的QQ音樂、酷我音樂也均盜版上架自己的歌曲,投訴後也無果。

在這些侵權事件中,騰訊音樂系侵權的對象有滾石音樂、華研音樂、相信音樂、韓國YG等大型唱片公司,也有《中國好聲音》等綜藝節目方,網易雲音樂、阿里音樂等音樂平臺,以及李志、法茲樂隊等大量獨立音樂人,侵權範圍之廣、涉及領域之多、尺度之大令人大開眼界。

雖然自詡“數字音樂正版化”的捍衛者和領路人,但在音樂版權的道路上,騰訊自己也屢次淪為盜版者,甚至在高舉版權大旗的當下,仍有侵權事件發生,難免讓人質疑它是否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最近騰訊接連被公眾質疑沒有夢想和價值觀堪憂。其實沒有夢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價值觀堪憂。因為沒有夢想至多是影響了自己的進步,價值觀堪憂的後果則很可能是傷害了別人,甚至傷害了社會。無論是投資洗稿大戶“差評”,還是屢次侵犯音樂版權,無不反映了騰訊對原創版權的漠視,也均造成了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價值觀有缺陷的互聯網公司,卻壟斷著國內絕大部分音樂獨家版權,值得社會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