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項羽以後,爲何無人敢盜秦始皇陵?龍脈所在擅闖天宮者死!

自項羽以後,為何無人敢盜秦始皇陵?龍脈所在擅闖天宮者死!不是無人敢盜掘,而是現在發現根本就沒有盜成。現在只發現了兩個盜洞,但是都遠離地宮。據2002年的最新遙感、物探、化探等等綜合考古發現,最終大致確定了秦始皇陵的地下形態,秦始皇陵在巨大的封土堆下是一座高30米的九層夯土臺階結構,最上面一層發現了大量的瓦礫碎片。因此專家推測秦始皇陵裡面建有一個九層臺階的高臺建築,而封土的最地下才是秦始皇陵的棺槨所在。


自項羽以後,為何無人敢盜秦始皇陵?龍脈所在擅闖天宮者死!


《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陵墓的建造,前前後後用了39年,最多的時候發動了70多萬民夫。因此秦始皇陵墓可惜說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座頂級大型陵墓,工程之浩大,陵墓之堅固,達到了盜墓者難以企及的高度。

秦始皇陵作為一座翻版的咸陽城,後世考古探測發現,整個的建築遺蹟的面積達到了56.25平方公里。如此大的區域內,尋找地宮的入宮,簡直就是難於登天。


自項羽以後,為何無人敢盜秦始皇陵?龍脈所在擅闖天宮者死!


而且其地宮的封土最初高度115米,底面積25萬平方米。即便是歷經2000年後的今天,封土依然高達84米,底面積12萬平方米。 在加上地宮深入地下幾十米,僅憑這一點盜墓賊根本就無法進入。

唐末黃巢起義軍攻克長安後,作為起義軍首領的黃巢本人親自下令派兵公開盜掘秦始皇陵園,欲以補充軍費和兵器的不足。(有史可考的是黃巢只盜發過乾陵)


自項羽以後,為何無人敢盜秦始皇陵?龍脈所在擅闖天宮者死!


兩千多年來,民間的許多人把項羽與黃巢的失敗之因,說成是秦始皇陰魂的報復,這顯然帶有迷信色彩而不能使人信服。

通過科學探測,始皇地宮並沒有遭到明顯破壞的痕跡。根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對始皇地宮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所以始皇地宮並沒那麼容易被盜掘。

古人在沒有防毒面具以及超大型抽風機,以及氧氣瓶等等的年代去盜始皇帝陵無疑是找死,水銀在常溫下都可以蒸發,其氣體有劇毒。在古代靠人挖而且還要挖這麼深,又不能大肆挖,後果只有死(在古代盜普通人的墓見屍者大部分都是死罪,所以盜帝王陵的都是死罪,哪怕現在都是死刑。

至於真相如何,只能待後世更高的科技手段或者直接挖掘才知道了。不過他祖宗秦公一號墓都挖了十多年才確定墓主人身份,保護清理文物花費的時間更長,所以如果秦始皇主墓按照如今的科技手段進行保護性發掘,應該要幾百年才能清理出主墓裡面的所有文物。挖出來的文物保護修復的時間更長,畢竟不是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