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白袍將軍陳慶之北伐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來到我國南北朝時期,這段時期也是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廣大人民無從適從,流離失所。最後基本上確定了以寒門或庶族構成皇族的南朝以及少數民族政權的北朝並立的態勢。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白袍將軍陳慶之北伐

梁、北魏態勢圖

北朝北魏後期朝廷腐敗,剝削加重,徭役頻繁,民眾困苦不堪,民族和階級矛盾激化。公元528年,北魏內亂,有實力的諸侯紛紛割據。北魏宮廷發生政變,胡太后毒死了十九歲的親生兒子孝明帝,另立三歲的元釗為帝。諸侯爾朱榮打著替孝明帝報仇的旗號,起兵進入洛陽,在洛陽外河陰屠殺了包括胡太后和小皇帝在內的兩千多名皇親重臣,這就是著名的河陰之變。一時間北魏朝野人人自危,紛紛南下投降南梁,其中就包括北魏皇室北海王元顥。梁武帝蕭衍也想利用這個北魏皇室做政治幌子或者說是傀儡來向北拓展疆域,攪亂北魏局勢,以便從中漁利。於是封元顥為魏王,命陳慶之率梁軍七千護送元顥北歸洛陽繼位為魏帝。同年6月,北魏邢杲在青州發動流民起義。北魏政權不得不派重兵圍剿河北義軍,南方國境線防守空虛。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陳慶之率領七千白袍軍北伐。也開啟了他人生中最牛掰的一次旅程。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白袍將軍陳慶之北伐

北伐前北魏態勢圖

陳慶之,字子云,籍貫義興國山(今江蘇省宜興市),民族漢。出身寒門,從小為梁武蕭衍隨從頗受信任。公元529年4月,陳慶之率領著七千將士自銍縣出征。 全軍的將士全部披上白袍。 白袍,也是喪服,以示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北伐第一戰,一天的時間就攻破了有七萬人駐守的睢陽城,睢陽守將投降;隨後北魏援軍趕到於考城堅壁死守。考城四面環水,易受難攻。陳慶之用浮水築壘法攻陷考城。勝利之後,一路上有不少地方聞風歸降。 北魏朝野開始正視這個原來忽視的對手,調集重兵企圖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在滎陽將陳慶之一舉全殲。 滎陽乃堅城重鎮,虎牢關天下奇險,歷來易守難攻。陳慶之戰前親自擂鼓,一通鼓未盡,先頭部隊已經登上了城牆從而佔領滎陽。白袍軍看到二十餘萬北魏援軍壓到城下,陳慶之親自帶領三千騎兵和敵人決戰(確實有點二百五)。魏軍根本沒有想到陳慶之竟然敢棄城出擊,大敗而歸。第二天,白袍軍攻陷虎牢,直逼北魏國都洛陽。魏軍都被嚇破了膽子,只好派人迎元顥入洛陽為帝。不到三個月,白袍軍從銍縣到洛陽,七千白衣白袍的將士轉戰千里,攻32城,所在皆克;歷47戰,完成了孤軍千里殺進魏都洛陽城的壯舉,扶立元顥為帝。一時間北朝談陳色變,洛陽城中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 萬馬避白袍。”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白袍將軍陳慶之北伐

陳慶之

關於此次北伐,無論後市評論是否包含運氣成分,白袍將軍陳慶之仍不失一位漢家的軍事奇才。

如果疏漏歡迎斧正。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