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官批」閉市 北京老批發市場漸成歷史

中新社北京9月28日電 題:20歲“官批”閉市 北京老批發市場漸成歷史

中新社記者 杜燕

隨著寫有“官園市場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八日閉市”白色封條交叉貼在大門上,28日19時,位於北京市西二環官園橋西南角、經營20年的官園批發市場(以下簡稱“官批”)永久性停止營業,成為北京市西城區最後一家閉市的區域性批發市場,也是今年北京市疏解提升159個市場中的一個。

“來來來,十塊錢兩件兒!”“一件兒不留了啊!”……在陣陣甩賣聲中,今年46歲的吳上軍一邊兒賣著囤貨,一邊兒整理著貨品。

16歲時從老家安徽合肥來到北京的他,在讀書幾年後開始從事服裝生意。“最先在‘動批’幹了一段時間,1998年‘官批’開業,衝著攤位租金便宜,就到這裡來了。”吳上軍在北京多個批發市場共擁有十餘個攤位,其中“官批”有四個,主要售賣服裝以及圍巾。他稱,閉市後將會到全國看看,瞭解一下行情動態再決定去向。

主要售賣兒童服裝的陳媛算是“官批”的新租戶,兩年前“轉戰”至此。從今年9月初,她就開始在朋友圈“甩貨”。對於前來購買服裝的顧客,她總會說上一句:“加個微信,新址開張了發給你地址。”

看著市場大門貼上封條,她湊近拍照併合影,“貨還是自己的,再換個地兒賣,或許就直接在網上銷售了。”

“動批”“大紅門”“官批”……京城市民熟悉的諸多市場漸漸成為歷史。

記者瞭解到,自2015年以來,北京市已累計疏解提升了上千個市場、上百個物流中心。2018年,北京將疏解提升市場159個、物流中心17個,其中今年上半年已疏解提升市場112個、物流中心15個。

此次閉市的“官批”,1998年開業,總面積約為3萬平方米,屬於小商品批發市場,容納攤位1000餘個,日用百貨、文具玩具等種類齊全。

閉市之日,市民們扎堆在日用百貨區挑選鍋碗瓢盆等。今年63歲的於秋英表示,就住附近,“天意”“官批”等小商品批發市場相繼關閉,真擔心今後附近買不到日常小物件。

這樣的擔心早有解決方案。在推進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同時,北京不斷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品質,以“撤一補一”的原則,確保便民服務功能不受影響。

2017年,北京疏解提升市場241個,包括動物園地區12家市場、大紅門地區45家市場等。同年,北京建設提升蔬菜零售、便利店等各類便民商業網點1210個,其中近四分之一是疏解整治促提升的補建網點。

北京市西城區商務委員會主任袁利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西城區將有一批“小物超市”亮相,提供百姓生活使用頻率較高的100至200個品類商品,如書包文具、髮卡皮筋、鍋碗衣架等,這既避免了小商品批發市場貨品堆積帶來的各種環境髒亂和安全隱患,又能滿足周邊居民的細微生活需求。

此外,她透露,西城區近三年將累計建成30個百姓生活服務中心,實現居住區每平方公里至少形成一個百姓生活服務中心的目標,讓市民購物更加方便、省力。

疏解騰退的空間如何利用?昔日的西城區動物園地區天皓成市場轉型成為寶藍金融創新中心,疏解後的豐臺區大紅門批發市場打造全新時尚生態圈……

北京市西城區副區長孫碩指出,該區曾是北京區域性批發類小商品市場最集中的地區,去年8月31日萬通小商品市場關門、9月15日天意市場閉市、11月30日“動批”完成疏解,加上此次“官批”閉市,西城區徹底告別區域性批發市場,“未來這片地區將打造成為北京金融科技創新和專業服務技術創新的示範區。”(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