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楠、樟、梓、椆並稱爲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

歷史上,楠、樟、梓、椆並稱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足見人們對楠木喜愛程度有多高。在中國建築中,金絲楠木一直被視為最理想、最珍貴、最高級的建築用材,在宮殿苑囿、壇廟陵墓中廣泛應用。根據《博物要覽》楠木有三種: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帶清香,紋理也很美觀;二是金絲楠(楨楠和紫楠的別名),木紋裡有金絲,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種,更為難得的是,有的楠木材料結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紋;三是水楠,木質較軟,多用其製作傢俱。古代封建帝王龍椅寶座都要選用優質楠木製作,同時還是古代修建皇家宮殿、陵寢、園林等的特種材料,該樹種自清代起就稀有了。

據史料記載,明代起,皇家專門設有置辦金絲楠木的部門,官員進貢金絲楠木可做為業績考核和晉升的標準,平民進貢一根金絲楠木即可做官。修建紫禁城的楠木和金絲楠木大多來自四川,路遠山深,一根楠木運到北京耗費極大,自然就貴比黃金了。民間也深知其貴,《紅樓夢》中提到,秦可卿的楠木棺材有“一千兩銀子只怕無處買”。小葉楨楠的木性溫潤,與中國傳統文化所講的“內斂平和、恬淡虛泊”的精神特性恰相契合,所以被人稱之為國木。若坐具採用小葉楨楠為木料的話在冬天不會感到冰涼,坐臥舒適。古代金鑾殿的金漆雕龍龍椅寶座也是採用的優質小葉楨楠製作而成;

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屢遭焚燬,多次重建。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臺階,採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採用最高形制。為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築之一,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現存的牌匾為複製品。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已佚。最為壯觀的是殿內的祭祀楠木通天大柱!

歷史上,楠、樟、梓、椆並稱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

殿內樑棟飾金,地設金磚,68根大柱及主要梁枋均為金絲楠木,柱高為13.32米,最大底徑達1.23米,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金絲楠木宮殿,楠木大柱更是舉世無雙,建築品質和文物價值只有明長陵的稜恩殿可與其相匹。

歷史上,楠、樟、梓、椆並稱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

古建專家對太廟享殿大木結構進行全面測繪和考察得出的結論,無論構架類型、構建的材質、用材的等級,還是彩畫形式,都表現出典型的明代特徵。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太廟所採用的金絲楠木大柱,到清代已經開採殆盡,乾隆時就沒有原料可供擴建太廟這樣規模浩大的宮殿建築了。

歷史上,楠、樟、梓、椆並稱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

歷史上,楠、樟、梓、椆並稱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

據店內工作人員開玩笑的說;看了這些大柱就值了門票錢了。他們笑著告訴我:殿內原供奉木製金漆的神座,帝座雕龍,後座雕風。座前陳列有供品、香案和銅爐等。兩側的配殿設皇族和功臣的牌位。

歷史上,楠、樟、梓、椆並稱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