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尿牀到幾歲才算不正常?別讓這件事毀了孩子的一生

小鵬媽說:

我家小鵬從小就有尿床的毛病,以前覺得正常,現在上小學了,他還是每晚尿床,知道孩子不是故意的,也怕他身體有什麼問題。但有時候心情不好,忍不住也要說他兩句。

尿床是件小事,但遺尿卻不可忽視。有些寶寶隨著年齡的增大,尿床的毛病卻沒有改,家長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常的。

孩子到底尿床到幾歲才算不正常?遺尿的孩子該怎麼辦呢?

遺尿是脾肺腎不足

遺尿首見於《內經》,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排尿不能自控,如《靈樞·九針論》說“膀胱不約為遺溺”,二是指醒後才能發覺自己遺尿了。

引起遺尿的原因主要有三:先天體質虛弱,腎氣不足;後天餵養不當,脾和肺不能滋養腎臟;病後治療或護理不當,損傷腎氣。

孩子5歲前小便不能自我控制,與中醫所說的“膀胱氣化不足,腎常虛”的生理特點有關。5歲之後,大多孩子自主排尿功能發育完全。所以以5歲來界定,孩子遺尿的發病年齡。

醫生是按照以下的依據診斷遺尿的:

1、發病年齡5週歲以上,睡眠中小便自出,醒後方覺;

2、睡眠較深,不易喚醒,隔幾天發生遺尿,甚至每夜遺尿1-2次以上;

3、尿常規及尿培養無異常發現。

遺尿並不是泌尿系統的感染,如尿道感染,腎小球腎炎等;也沒有器官的病變,主要是因為腎氣不足,腎氣得不到脾、肺的滋養,也表現為脾肺腎不足。

遺尿調理需補腎健脾

後來瞭解了小鵬的具體情況:

小鵬7歲,睡夢中經常遺尿,醒來才知道,甚至一個晚上不止一次地尿床。常常感覺精神不好,疲乏無力,面色發白,舌質淡白,脈搏無力,身體發涼,不愛吃飯,大便不成型。

小鵬超過5歲,是有遺尿的問題。臉色發白,舌質淡,脈搏無力,身體發涼,說明體質有些虛寒,不愛吃飯、大便不成型,說明脾胃功能也不強健。

所以小鵬在調理腎氣的同時,也要健脾助運。

1

遺尿的經方和調理

在《醫宗金鑑》裡有個溫補腎陽、調理遺尿的方子,叫“菟絲子散”。裡面含有菟絲子、巴戟天、附子、山萸肉、五味子、芡實、牡蠣、桑螵鞘。

孩子到底尿床到幾歲才算不正常?別讓這件事毀了孩子的一生

菟絲子

孩子到底尿床到幾歲才算不正常?別讓這件事毀了孩子的一生

巴戟天

孩子到底尿床到幾歲才算不正常?別讓這件事毀了孩子的一生

附子

其中,菟絲子、巴戟天、附子用來溫補腎陽;五味子、牡蠣能夠收精氣,止遺尿。健脾的話還可以加一些黨參、白朮、茯苓、山楂。

每個寶寶情況不一樣,在藥材的用量上一定要諮詢醫生的指導,根據年齡、症狀進行加減。

脾肺腎三髒不足的寶寶,還可以貼敷固元兒保貼調理體質,同時做好飲食護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利於調養脾肺,提升體質。

老師也為遺尿的孩子準備了通調方,可在2018年8月31日至9月9日之間使用。

揉陽池200次

孩子到底尿床到幾歲才算不正常?別讓這件事毀了孩子的一生

揉陰池500次

孩子到底尿床到幾歲才算不正常?別讓這件事毀了孩子的一生

按順序推拿,一天最多推拿2次,2次之間的時間間隔超過4小時哦。

2

如何訓練控制排尿

平時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寶寶控制排尿的能力:

一般孩子的膀胱可容納300ml左右的尿量,白天應多鼓勵孩子多喝水,有意識地使膀胱多儲存尿液,再進行排出。

寶寶有一定的儲尿功能之後,可以訓練孩子在排尿中途停止,再排尿,以訓練膀胱括約肌的功能,利於孩子控制排尿。

3

護理技巧不可忘

生活上也需要家長的悉心照料。

  • 建議寶寶不要在白天玩耍過度,睡前不要喝水太多,中藥湯劑也不宜晚上喝。
  • 家長在晚上可以按時喚醒寶寶,進行排尿,助教養成自控的排尿習慣。
  • 遺尿後,及時更換被褥,保持乾燥的環境和清潔。

遺尿問題病程較長,調理起來也需一段時間,家長需要有耐心。特別是照顧到孩子的心理狀態,不要打罵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消除緊張心理,積極配合調理。

有些孩子尿床並不是遺尿,而是出現了炎症或者其他的疾病,建議家長去醫院尋求醫生幫助,醫生一般會使用膀胱B超排查問題,綜合考慮,給寶寶適合的治療調理方案。

小孩遺尿症是指睡眠狀態把尿液排洩在床上,醒後才知道。一般無其它伴隨症狀,無器質性病變,各種檢查均在正常範圍。

一般說來,孩子在1歲或1歲半時,就能在夜間控制排尿了,尿床現象已大大減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歲,還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這依然是一種正常現象。大多數孩子3歲後夜間不再遺尿。

但是如果5歲以上還在尿床,次數達到一個月兩次以上,就不正常了。應及早調理脾肺腎,並通過訓練來控制排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