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寶歇菜,多賺6成的產品了解一下?

餘額寶歇菜,多賺6成的產品瞭解一下?

菜雞有個多年朋友,個性很強,雖受我多年薰陶,但硬是P2P不去碰,很長時間工資只放餘額寶。

好容易在支付寶裡嘗試了把基金定投,結果這幾個月一片綠的行情,想殺我的心都有了。

跑來問怎麼辦?雖說今天我大A股“爭氣”地再創兩年半新低,繼續定投是很安全的,但說了也沒耐心聽。

我說,要不,我把壓箱底的絕招傳授給你?我在公眾號裡可是幾乎不提的。

她高興起來,快說快說,是什麼,能賺多少?不會虧吧?

這就是如今收益比餘額寶高3~6成、理論上會虧但還沒怎麼虧過的——

銀行理財。

在公號裡說收益低到大爺大媽才去買的銀行理財,有些朋友可能會打我,但真的不怪我啊。

如今餘額寶的收益率都快跌破3了,看來看去,好像只有這類理財,還適合偏好保守和穩健財迷,收益還能高一點。

餘額寶歇菜,多賺6成的產品瞭解一下?

9月10日,天弘餘額寶的七日年化3.1%,而且下跌趨勢未減

其實不光餘額寶,所有貨基似乎都在“墮落”,目前年化收益4%以上的貨基越來越難覓蹤影。

銀行理財也是有亮點的——要活期有活期,要定期有定期,活期的收益比餘額寶高3成,更是活期存款的10倍不止;定期嘛,主流產品也有4.5~5%的收益。

安全性呢,雖然不像存款一樣保本,但目前實際上還極少有虧的。銀行正規金融機構,大家還是比較放心的。

要說缺點嘛,就是目前還有些門檻,最低5萬起投。對目前P2P雷潮後,覺得有錢沒處投的保守和穩健的朋友來說,可以考慮下。

因此,儘管受到資管新規影響,不少銀行已主動壓縮了理財產品規模,但今年上半年,仍有8家上市銀行的理財餘額出現了較快增長。其中“宇宙第一大行”工行3.37萬億元,較去年末增長11.91%,足見群眾的熱情擋不住。

餘額寶歇菜,多賺6成的產品瞭解一下?

相比目前貨基寶寶們平均僅3.3%的年化收益,據融360數據監測,上週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達4.60%。

當然,銀行理財之所以高出這麼多,大多是定期產品居多。但,銀行理財也有活期的,收益率依然比貨基高,而且當天提現還不限額。

活期銀行理財,沒有貨基1萬元實時贖回的限額,能夠實現工作日大額快速贖回到賬(T+0贖回);此外,還支持非工作日5萬元的快速贖回。

近期受資金相對充裕影響,活期銀行理財的收益率也在下降,但還是明顯要比貨基高。這裡菜雞整理了一些收益率還可以的產品,供大家參考:

餘額寶歇菜,多賺6成的產品瞭解一下?

要提醒下新手朋友,銀行理財和貨幣基金一樣,都不承諾保本的。如果硬要比較的話,在很多理財平臺上,貨幣基金被劃分為“低風險”,而銀行理財往往是“中低風險”(R2)、“中等風險”(R3)較多。

如果想要更高點的收益,保守和穩健的朋友,可以看看定期的銀行理財,這類產品是銀行理財的主流。

菜雞蒐羅了一圈銀行定期產品,發現收益最高的,主要是各地方農商行。不過,可能是考慮到安全性吧,全國性的商業銀行更受歡迎。

產品收益勉強能夠到5%,大部分短期產品在4.5%-4.8%之間,也算是比餘額寶多個5~6成了——

餘額寶歇菜,多賺6成的產品瞭解一下?

由於這類產品我們平時說得比較少,有些年輕朋友也不太清楚裡面的道道,如果對這類理財有興趣,菜雞最後再提醒大家幾點——

1、銀行理財雖適合保守和穩健投資者,但並不保本

目前正規金融機構,一般會按照可承受風險的高低,將投資者分成五級;並對銀行理財產品劃分對應的風險等級,分為謹慎型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平衡型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激進型產品(R5)。

好在目前從實際情況看,R2級和R3級風險的產品還沒有虧損的案例,虧錢的概率很小。當然,大家一定要有風險意識,不要選擇超出自己風險承受力的產品。

2、分清是直銷還是代銷產品,注意別踩坑

銀行渠道買的理財產品,分為自營和代銷的,我們這裡說的銀行理財,是指銀行自己發行的。其他的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還有基金、信託、保險、貴金屬等品種。

代銷的套路比較多,比如最近有個新聞,“840萬買理財產品變保險,想取回本金得活到108歲”,就是踩了這種代銷的坑。買銀行理財,要看清理財產品說明書的相關條款,如管理人或發行人是誰。

3、別貪圖收益,錯選誤導宣傳的高收益產品

有一類銀行理財,表面上看收益率很高,比如能達到8%甚至更高,但這類結構性理財產品,所標的收益率是浮動的,大多情況達不到,很多時候成了宣傳噱頭。

不是說這類產品就不能買,關鍵是,你要清楚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正常情況下,銀行理財在各銀行官方App裡就能買到。財迷們還有啥不清楚的,我們留言區繼續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