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觉察到的事,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你没有觉察到的事,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疗愈内在创伤恢复人格平衡

有三个阶段需要经历

也可以说是不可省略的

三个步骤:觉察、接纳、转化

第一阶段:自我觉察。

觉察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内心状态


在每一次情绪升起时,

觉察自己正在害怕什么,

内心有着什么担忧。

情绪背后,往往都指向一个最深的恐惧,

是那个恐惧被他人触发,使得我们开始害怕,

开始延伸出许多愤怒、伤心、紧张的情绪,

然后才会驱动我们做出某些行为,

以预防我们害怕的事情发生。


那份恐惧,

多半源自过去的伤痛,

是需要疗愈的。

也许是今生早期童年的;

也许是前世的经验,我们并不记得。

无论是否记得恐惧的根源,

都可以进行疗愈,帮助恐惧释放。


举例来说,当你要求某人要多陪你、

多关心你的感受时,

这就是个「为避免恐惧而做出的行为」。

此时可以觉察看看:

为何自己会有这样的行为,

内心深处在害怕什么?

是害怕被遗弃?

害怕不被爱?

或是害怕没有安全感?


无法觉察自己的人,

就会不断的重复体验以上的痛苦情绪。

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

「你没有觉察到的事,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在未觉知的无明之中,

我们会重复一样的行径与模式,

自然就会创造相同不变的命运;

未觉察到的恐惧,

就会在生命中经历更多恐惧。

然而,一旦让觉察照亮内在的恐惧,

从内在疗愈转化、进而改变外在行为,

生命的剧情就会开始改变。


命运为果,内在是因。

直接改变外在的人事物往往徒劳无功,

只有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或创伤,

才是从根本转化生命的方法。

也因此,自我觉察,

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一旦有了觉察,

你就等于开启了疗愈之路,

生命也将因此有更多可能性。

你没有觉察到的事,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第二阶段:接纳。

当我们觉察到内在的恐惧时,切记不要批判,如实地接纳它


批判与谴责

非常容易在觉察之后产生,

因为我们都希望不要痛苦、

排斥痛苦,往往觉得恐惧、

负面情绪这类会带来痛苦的东西是不好的,

而面对它们,

第一个反应就是批判。

觉察到恐惧后,很容易忍不住批判,

认为这些恐惧是不好的、

不应该存在,要赶紧除之而后快。


然而,越多的批判,

常常越无法让恐惧与情绪消失。

所有恐惧与情绪,

就像一个受伤胆怯的孩子一样,

当他害怕的时候,

如果对他说:

「你不应该害怕,你这样太胆小了」

孩子只会觉得自己好糟,

勉强自己表面上忍下来,

但内心还是害怕得不得了。


同样地,恐惧与情绪受到批判后,

或许会暂时压抑下来,但不会消失。

只会累积下来,

日后又在同样情境下被勾起来,

变成更大的恐惧、更多的情绪。


接纳是一种爱的表现。

接纳意味着:

我不认为这样好或不好,

我就是全然地接受它,

接受它本来的样子,接受它存在着。


接纳,

是「拿掉所有的应该或不应该」。

「应该」与「不应该」是二元对立的思考,

在爱与接纳的角度来看,

则是容纳一切,

没有好坏对错的二元想法,

不做切割。


容纳一切,

当然也就包含我们所面临的恐惧、

伤痛、情绪等等。

这些表面上看来负面的东西,

是为了帮我们找回内在的爱与力量,

其实无法区分好坏。

它们只是此时此刻,你的状态之一。



你没有觉察到的事,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第三阶段:转化。

当一个恐惧或伤痛已经被觉察,也被接纳之后,就可以来到第三阶段


放下因为这份恐惧所形成的旧模式、

重复的行为,

重新选择新的行为模式。

所以这个阶段也包含「放下」。


放下,谈何容易。

人是有惯性的,因为需要安全感。

用过去的模式过生活,

虽然不见得舒服,但至少熟悉、

可预测,较不会有意料之外的结果,

相对来说是安全的。

为了这份安全感,

我们往往紧抓着一种固定的想法、

做法,也因此常常用惯性来过生活。


所以,生命常常安排一些意外,

来帮我们打破惯性,

突破旧的生命模式。

意外往往措手不及,

连预防都没办法,

只能当下立即做出改变。

意外多半是为了促使我们改变而发生的。


但如果我们已经觉察到自己需要转化了,

我们便有了“自觉”,

人有了"自觉”就不需要由意外来逼迫我们行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