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搖身變成「花果山」

金秋時節,林口縣建堂鎮小百順村附近一片山林格外顯眼,鬱鬱蔥蔥的果樹,被一片片紅色、粉色、黃色“覆蓋”,走近一看,原來是掛滿樹枝的地產蘋果、梨子。一團團圓潤飽滿的果子簇擁在一起,像是秋天送給農民的“花束”。這片果園的主人,就是當地“有名”的農民倪和寶。

荒山搖身變成“花果山”

51歲的倪和寶“出名”是在20多年前,這“名”卻是當地出了名的“貧困戶”。“父輩都是農民,我們從小就跟家裡種玉米。”倪和寶說,在他記憶中,10多歲就輟學在家,跟著父母在生產隊裡種地。土地承包後,他們家的地就分在現在果園的那片山坡上。

荒山搖身變成“花果山”

種慣了玉米、大豆,倪和寶從父輩手中接過土地後的八九年時間裡,依舊沿襲種植玉米、大豆。山坡地,土地貧瘠,產量不高,糧食價格不穩。微薄的收入,讓一家人生活捉襟見肘,除了一垧多的山地,家裡可以說是家徒四壁,在當地更是“窮”出了名。

荒山搖身變成“花果山”

勤快肯幹,出的力還比別人多,為啥受窮?貧苦的日子讓倪和寶和妻子不禁反思。經過一番學習、取經,夫妻倆決定放手一搏,借錢買了2000多棵樹苗,把山坡上的玉米地,栽滿了果樹。一年、兩年、三年……夫妻倆細心地呵護著滿山坡的樹苗。在第五年的秋天,滿山的果子。終於,苦盡甘來。

伴隨著改革的春風,倪和寶家昔日的爛荒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花果山”,年產值20餘萬。如今,一到秋季前來洽談業務的客商更是絡繹不絕,山坡上漫山的果樹,讓倪和寶的腰包越來越鼓。敞亮的大瓦房、舒適的小汽車,家裡更是供出了兩位大學生,昔日的“貧困戶”一躍成了“小康家”。

解放思想,貧瘠的土地變寶地。特色產業,貧困戶最先邁入小康生活。改革開放40年,倪和寶夫婦感慨萬千,國家越來越富強,政策也越來越惠農,農民的生活真正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鉅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