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三大禁忌 爲人父母必讀

不管是哪種教育,面對面的教育方式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然而調查發現,如今很多父母可以與同事或上下屬之間有著較強的溝通能力,與身邊的親朋好友也能很好的溝通。但唯獨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溝通瞬間變成了大難題。

親子溝通三大禁忌 為人父母必讀

家庭教育真就有那麼難嗎?究竟是你的方法不對,還是闖入了親子教育的溝通誤區呢?

俗話說:子女好與壞,在於溝通和關懷。家長要學會與孩子溝通的藝術。沒有兩代人之間正常的心理溝通,就沒有有成效的家庭教育。面對孩子的教育不知道如何有效溝通?這裡將給家長描述與幼兒溝通的技巧方式以及不可觸碰的教育禁忌。

親子溝通三大禁忌 為人父母必讀

家庭教育不能觸碰的三大禁忌

1.忌一對一答

父母們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避免一問一答的方式,也就是父母提問,孩子回答,這樣的溝通會讓孩子覺得煩躁。這種公事公辦的態度會讓孩子不想回答,而且這種方式會讓孩子疏遠,他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會遠離,並不利於無距離的溝通交流。

所以家長們要採用互動交流的方式來和孩子說話,讓他們自己願意主動說起自己的趣事,例如媽媽們可以說:“我猜你今天在幼兒園和朋友摺紙了”,這樣的話語會更加的俏皮可愛,也讓孩子樂意和母親說說笑笑。

2.忌一直沉默

很多家長並不經常和孩子溝通,而是沉默著聽孩子說話,例如孩子放學後,會興高采烈的和爸爸媽媽說自己在學校的趣事,而爸爸媽媽反而沉默的玩手機,或者是想事情,只是“嗯”兩聲表示應付。

這樣的敷衍行為並不是交流,而是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惹父母煩了,反而越來越減少說話的次數,也就跟著變得沉默。因此家長們需要給孩子建立起一個標準的語言環境,讓孩子能夠和自己表達交流,瞭解孩子的需求;和孩子多說話,平等的溝通,促進孩子和自己的關係增進,也讓孩子能夠開闊心扉,及時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困惑,讓父母幫助著解決難題、開解疑惑,從而讓孩子優秀成長。

親子溝通三大禁忌 為人父母必讀

3.忌嚇唬孩子

有的家長會喜歡嚇唬孩子,例如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會說壞人來抓你了,有妖怪來了,這樣的話語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不安全感,他們會緊張恐懼,甚至影響睡眠,進而影響身體正常的成長髮育。

因為孩子的言語理解能力有限,他們不能知道是不是一個玩笑,他們會認為爸爸媽媽說的話是真的,於是便會產生心理負擔,所以爸爸媽媽們需要注意溝通方法,不要嚇唬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