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升級認知還是慣性重複?弗洛伊德與手機掉入洱海的女子

你在升級認知還是慣性重複?弗洛伊德與手機掉入洱海的女子

你在升級認知還是慣性重複?弗洛伊德與手機掉入洱海的女子

abstract

你在不斷升級認知還是慣性重複?只需要看這一點!明白了,人生就可能翻開新的篇章。

keywords

應激反應;弗洛伊德;心理防禦機制;阿Q心理;酸葡萄心理;習得性無助;物種尺度;內在尺度;以理化情;認知結構模型

大家好,我是可可。上一期我們列舉的事件:女子手機掉入洱海後的歇斯底里、颱風中阻止小貨車翻倒的中年人。

一些人看這些事件只是拿來增加談資,評論一番然後罵個傻×,或者嘆口氣,說句“真是可憐啊!”卻很少會反思到自己的身上,這是人的本性吧,評論別人很輕鬆,反思自己則需要勇氣。

於是,我們就在不知不覺中錯過了很多反省自己和成長自己的機會,結果就是若干年過去了,世界發生著天翻地覆的改變,而我們的認知卻還在原地踏步!

孔夫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賢思齊不用說,關鍵是後一句,看到不賢的行為——用佛家的語言叫“不如法的行為”時——馬上反省自己身上是否有同樣的問題?

01

,

那麼,升級認知還是慣性重複的區別是什麼呢?

這裡,我們要引入兩個心理學上的概念:應激反應(stress reaction)和心理防禦機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應激反應”是一位奧地利裔的加拿大病理生理學家塞裡(Selye)於1936年首先提出的。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塞裡率先對壓力進行了研究。 他在對實驗室中的老鼠進行實驗時, 發現了應激反應。

所謂應激反應是機體在各種內外環境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刺激時所出現的全身性適應反應,這是一種本能的身體對外部刺激的生理和心理反應。而引發刺激的因素(各種心理衝突和挫折情境)就稱為應激源。

如果我們進行橫向對比就會發現,精神分析學奠基人弗洛伊德(Freud)所提出的“心理防禦機制”在作用機制上和“應激反應”有相似之處。

它們都是因為主體受到外部刺激,為保護自身而進行的心理和生理的無意識活動。

心理防禦機制是指個體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

02

,

我們回到上文提到的事件之中。

從概念來看,女子手機掉入洱海後的歇斯底里,颱風中阻止小貨車翻倒的中年人,都屬於應激反應,他們的共性在於行為主要被“情緒腦”所支配。

手機掉入洱海事件在心理上屬於實際損失厭惡,應激反應為情緒失控的發洩;阻止小貨車翻倒事件在心理上屬於預期損失厭惡,應激反應為忽視生命危險企圖去阻止車輛的翻倒。

你在升級認知還是慣性重複?弗洛伊德與手機掉入洱海的女子

以上行為可以稱之為“直接應激反應”——實際損失厭惡和預期損失厭惡——“直接”的意思是應激行為直接解決應激源引發的問題。最普遍的一個例子就是當人意識到危險,血液會傳輸到四肢,同時會導致面色蒼白(缺血的自然表現),這樣是便於人可以迅速做出反應(逃跑或搏鬥)。

另一種就是“間接應激反應”。“間接”的意思是應激行為不直接解決應激源引發的問題,而採取一種迂迴的手段。這就是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心理防禦了。

03

,

適當地運用心理防禦機制可避免精神上的痛苦與不快。而心理防禦機制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如成熟性防禦和不成熟性防禦,積極防禦和消極防禦等等,老弗洛伊德的女兒安娜·弗洛伊德更總結出101種防禦機制,可謂複雜多樣。

比較常見的,如:壓抑、否定、退化、潛抑、反向、合理化、抵消、隔離、理想化、分裂、轉移、投射、認同、昇華、幻想、補償等等。

我們所熟知的阿Q心理、酸葡萄心理、習得性無助都屬於心理防禦的範疇。

心理防禦機制有其積極的意義,比如主體在遭受困難與挫折後減輕或免除精神壓力,恢復心理平衡;但也有消極的意義,比如主體可能因壓力的緩解而自足,或出現退縮甚至恐懼而導致心理疾病。

你在升級認知還是慣性重複?弗洛伊德與手機掉入洱海的女子

心理防禦機制作用於潛意識層面,為本能所驅動。從某種意義上說,心理防禦是把問題“滑”過去了,迴避了問題。

04

,

我們在《馬克思:人啊,你與禽獸有何區別?日復一日的工作娛樂,你是否思考過到底為了什麼?》這篇文章中提到“物種尺度”和“內在尺度”的概念。顯然,一個人如果總是以應激反應來行事,就落在了“物種尺度”,即如動物一般行事。用“認知結構模型”來看,就是“身”的低維層次。

所以,究竟的解決之道,必須要擺脫人腦中預設的神經迴路,採用直面的態度,開啟理性的力量,向“心”的層次升維。用道家的說法叫“以理化情”。這個概念我們原來提過,但估計很多人還是意識不到這四個字的價值所在。

05

,

你在升級認知還是慣性重複?弗洛伊德與手機掉入洱海的女子

我們上一期提到一個人是否是自己的主人?區別就在這裡。只為本能所驅動,其實就是吊線木偶的一個喘氣版本而已。

而“以理化情”的意義就是重塑神經迴路。當然,“以理化情”並不簡單,我們認為大概需要經歷兩個階段。具體是哪兩個階段,理智和情緒愉快玩耍又究竟何所指?我們下期接著聊。

你在升級認知還是慣性重複?弗洛伊德與手機掉入洱海的女子

你在升級認知還是慣性重複?弗洛伊德與手機掉入洱海的女子

你在升級認知還是慣性重複?弗洛伊德與手機掉入洱海的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