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桂樹婆娑影,天香滿世聞

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三用韻 其三

元·楊公遠

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無雲。

桂樹婆娑影,天香滿世聞。

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

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

秋分 | 含義

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 秋分 ” 的意思有二:

一是,日夜時間均等,並由日長夜短逐步日短夜長。

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二是,氣候由熱轉涼。

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如左河水詩曰:“暑退秋 澄轉爽涼,日光夜色兩均長。”即為“轉秋涼”。

秋分 | 三候

一候 · 雷始收聲

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古有曰: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二候 · 蟄蟲坯戶

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坯”字是細土的意思,由於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

三候 · 水始涸

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禮記》注有: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秋分後降雨量開始減少,由於天氣乾燥,水氣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於乾涸之中。

秋分 | 習俗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之後,冬眠的動物開始做準備。此時,人類則有很多民俗活動,來為這個節氣賦予更多意義。

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秋祭月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不過由於農曆八月裡的秋分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所以人們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立雞蛋

據史料記載,秋分立蛋的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的中國,以慶祝秋天來臨。

傳說秋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我國民間一些地方還會在秋分這天舉行趣味遊戲或比賽。

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昔日流行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秋菜一般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秋分 | 養生

秋分飲食宜與忌

秋分節氣,一定要當心秋燥傷人

中醫建議飲食“潤燥”應注意以下宜忌

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 飲食因人而異,對於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的老年人,忌食大熱峻補之品;對發育兒童,不宜過分進補;對痰溼質人應忌食油膩;對患有皮膚病、哮喘的人應忌食蝦、蟹等海產品;對胃寒的人應忌食生冷食物等。

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 應多喝水,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如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

◆ 多吃味辛酸、甘潤的食物,如白蘿蔔、胡蘿蔔等。

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要儘量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寒涼食物如瓜類儘量少食,不吃過冷、過辣、過黏的食物。

◆不宜吃得過多,以免造成胃腸積滯。

◆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

殘暑終,晝夜平。

草木染黃,雁字橫秋。

此時的鄉間,梨柿荸薺,百果收倉。

滿樹石榴一夕熟,山間野柿一朝紅。

雨後須添件暮夏小裝,

一場風滿院會鋪桂,

月下可訪香。

平心拾得叄分閒,定要看落花聽雨,

聞果香賞殘荷,念舊事踏秋林。

登高獨行,迷失不知歸途。

一年最美時。

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更多內容

執行主編/露

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秋分|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