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如果一輩子沒有功名,靠什麼生活?

酷李南


人生實難,謀生不易。這一點,對於那些缺乏勞動能力、沒有謀得功名、“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中國古代文人來說,生活似乎應該尤其艱難。比如我們熟悉的范進老哥、孔乙己老師等。

但事實又似乎並非完全如此。我們看歷史,看影視,看小說,可以發現那些我們看不上的窮酸文人,不耕作、不下地、吟風弄月、附庸風雅,好像都要比當時的一般百姓還過的快活些。現實中也多是如此,並不誇張。可能有些朋友會疑惑:為什麼會這樣,他們的經濟來源在哪裡?其實這個賬捋一捋,也不難追算。


一,家裡田產所得收入

中國古代,農業社會,勞動力就是第一生產力,甚至是所有生產力。像薩孟武分析的,能放著精幹力量不用,讓你去讀書作文人的,一般再不濟,也是小地主以上家庭。

中國古代文人,大部分都是這樣的出身。也許不是很有錢,但也多是地主,他們最基礎的收入來源,就是依靠名下的土地田產,比如糧食折現、出租給佃戶等等。比如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為諸生時,瘠田僅二十畝”,成名後““膏腴萬頃”,正是收入的基本項目。

真正赤貧出身且能堅持到成名的文人,歷史上是極少的。道理很淺顯,假如連飯都吃不上,一碗十幾塊錢黃燜雞都要猶豫半天,哪有心情搞文學嘛,真正窮困潦倒而有名的文人不多。像清乾嘉時代的汪中,從一個二手舊書小販勤學成為著名學者的例子,可謂絕無僅有的。

一般來說,古代家境一般又仕進不順利的文人,會分化為兩類人:一種,脫下長衫種田,美其名曰“耕讀傳家”,例如左宗棠,年輕時科考總陪考,為生計,無奈只好真的回家種紅薯去了;另一種,棄文從商。典型例子像寫《浮生六記》的沈復,就是考不上不得已去經商掙錢的。

他們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的人群。條條大道通吃飯,此外,他們也無路可走。


二,寄食權門作清客

古代文人,唯一的正確的道路就是科舉。但科舉名額有限,一些終生不第的布衣,有才華的,往往投靠貴人府邸,以詩文曲樂等才藝為交遊工具,寄人籬下,仰人鼻息,是為魯迅所稱的“幫閒”或“幫忙”。

歷史有名的人物如宋元前後的名人姜夔、戴復古、劉過等等,都是這樣的人才。他們自稱“姜郎未仕不求田,依賴生涯九萬箋”、“落魄江湖四十年,白頭方辦買山錢”,南來北往數十年,從來不上班,不做官,不種田,不幹活,謀生手段就是給寄食的主人代代筆、陪陪吃飯、嘮嘮嗑、吹吹牛。


三,入藩府帥幕作幕賓

落第的文人入幕,是過去中國讀書人,尤其是明清兩朝非常盛行的謀生途徑。

因明清兩代,地方政府機制設定有所變革,鼓勵部門或府衙一把手私人聘請類似顧問的人參贊政事,但他們不算有編制的公務員,只可以說是合同制的臨時工,朝廷不給工資,薪水全由聘主支付,但地位優越,是“客”,不爽了,隨時可以走人。自由度較大。

地方政府為什麼有這些人的生存空間呢,理由在於過去的政府機構人數是非常精簡的,而又有大量的往來公牘、獻詩酬唱之類事務急需有文采、有才幹的讀書人代勞。

像我們熟悉的徐文長、謝榛等人都是有名的幕賓,而像“紹興師爺”之類那就更加為人所知了。


四,民間市井佃文

一般破落文人,除了寄身權門外,還有一種賣文的方式,就是混跡在民間,為市井小民、巨賈大商及地方士紳等各色人物操筆作文,賣字售畫等,既藉此養家餬口,運氣好的還可能名聲鵲起。

比如,我們所耳目能詳的江南四大才子的唐伯虎、祝枝山等人就是就是靠這獲取利益的。這種形式,有點類似我們現在的“自由撰稿人”,雖然地位不高,但是行動自由,人格獨立,有時酬勞可能非常豐厚;倘若不是,只要有真才實學,因為民間群體大,過去人識字的又少,登門求助往往也不少,維持生活倒是基本沒啥問題的。

即便是一些大文人,也往往會靠這項才藝賺點外快。著名的例子,比如韓愈,喜歡給人寫墓誌銘吹捧,所得不少;還有應請給人寫序、樓臺題字什麼的,想必紅包也一定不會少吧。


五,教授生徒作孩子王

古代文人,如果實在都不行了,門路都沒了,才藝又缺乏的,基本上也還“天無絕人之路”,回家開個私塾,教教書還是可以勉強溫飽的。

實際上,這也是大多數考試失敗、缺乏背景、謀生乏路的古代讀書人最後所從事的職業。或自辦輔導班,或給富戶上門家教,如果不是名士,收入所得的束脩一般不多,但圖的是穩定,又能兼顧家庭,農忙季節也不廢收種等等,可謂一舉多得。

辛苦自然還是比較辛苦的,但在忽睛忽雨的江湖,如果胸寬心安,也可以過上詩酒田園般的小確幸生活,老婆孩子熱炕頭,平淡是福,也不算特別委屈了吧。

2018,7,24,晚,閒敲

感謝閱讀。會勉力堅持每天都寫三兩篇文史八卦、生活隨感、人物看法、影視評論等。歡迎關注本號、點贊鼓勵,若有其它看法,也歡迎大家留言批評——雖然我是不會改的。

劉愚愚


生活艱難,一般還是要一邊寫文章一邊謀求一個職位。例如杜甫就沒有考取功名,最後只能是走“捷徑”給達官貴人寫詩,也得到了皇上的欣賞,獲得了一個管倉庫的官職養活一家人。

宋代著名詩人秦觀在京師時曾窮得揭不開鍋,萬般無奈中向住於附近的錢穆父發出求救信,信的內容僅為一首七言詩:“三年京國鬢如絲,又見新花發故枝。日典春衣非為酒,家貧食粥已多時。”錢穆父閱詩後立即送去大米二石,以解其困厄。

這就是典型的沒有功名怎麼生活的窘境,他在京師活動想獲得上層的認同,藉此謀求一官半職,但被困了三年也未見任何動靜,愁的兩鬢斑白,家中無米下鍋,最後只能是典當賣衣服,所得的小錢也只能是勉強喝粥而已,窮困潦倒的生活自然不堪。

這個時期能靠的住的依然是自己,如在鬧市區擺一個卦攤、給寫寫對聯,書信,要不去私塾當教書先生,只能是咬牙堅持,等待命運的轉機。


詩歌的樣子


古代文人生下來,活下去應該不是太難,只是活的好壞就靠自己了。

文人最好的出路當然是當官了,如果沒能得到功名,還是有很多其他的辦法。

我們不能限制了我們的思維,這個文人可以是富二代呀。他老爹有錢,要不要功名無所謂呀。如果他家是地主,就學收地租,如果他家經商,自己也學經商就好了。

文人的老爹是官員,他不願意做官,也是有錢的,特別是世襲爵位的那種。

文人也可以給自己找份工作呀。

比如文人可以幫人代寫書信、抄書、題字、作畫之類的,類似唐伯虎,雖然潦倒,還是可以掙點生活費的。

如果有經商頭腦,還可以給有錢人家做賬房先生,或者掌櫃。

懂得官場之道的文人,還可以給當官的做門客,幕僚,或者師爺之列的,比如王勃。

文人也可以開私塾,或者被大戶專門請去,做私人教師。


文人朋友多,也可以靠朋友資助的,這個古代是有很多例子的。

文人也可以自己耕地,搞點養殖的呀,比如諸葛亮、陶淵明,隱居山林,當個農民,自給自足還是可以的。


奕天讀歷史


一點功名也沒有,自己也不好意思稱文人。

題主說的最起碼應該是舉人,進士之類吧畢竟只有取得這個程度的功名才可能當個官,解決生活問題。



但這之下還有秀才,童生兩個功名,但童生好意思自稱文人嗎?


要勉強算的話,童生若不能考去秀才還想用文來謀生可能難些,只能轉行了。

秀才則選擇多些,實在考不了舉人,窮困的可以選擇教書、入幕、賣字作畫,富有的可以經營祖業(作地主),參與地方事務(作鄉紳),當然到了後期也有了做生意的(晉商、徽商之類)。

前者慘些,頂多溫飽,像浮生六記的沈先生,後者倒是光鮮,但富貴是天生,文只是錦上添花,總而言之讀書落第是人生憾事。

至於因落地反倒著書立說或成為書畫大家的人畢竟是少數,代表不了大多數。


川陀人


被一些影視劇誤導,以為古代成為文人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首先,古代讀書是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凡是能上學的 那家庭條件一定還是不錯的。或者是家族勢力範圍比較大的宗族式的,提供男丁教育。而且,學堂是需要自己帶乾糧的,可以是帶熟的,也可以是交糧食。有錢的宗族自己的學堂那不需要每個人出,但是也一定是宗族裡或者有錢的出或者集體平攤,只不過一兩家窮,可能會減免。

這樣一來,已經保證了文人在成為文人之前 不是窮人。

那種窮得吃不飽飯的,連上學機會都沒有。窮的家庭在農忙時也不會去上學而要幹活的,這樣最多稱為目不識丁的農民和稍微認識幾個字的農民,離文人的距離很遠。

第二,成為文人是需要“認證”的。一種是家族本身幾代都是出過文官或者文吏的。這種人家的孩子算書香門第,早早接觸文人圈,參加雅集,民間已經認為這是書生,是文人了。最重要的是後一種,官方認可——這是需要考試的。只有通過考試,才是官方認可的“書生”“學生”,才是真正的文人。但凡通過官方認可的,倘若繼續讀書考試,可以為官。如果粗通文墨 家族在當地有點影響力,還是可以去當地的衙門等機構做個文吏。再不濟也是教書先生,賬房,管家之類的。

這些自然有固定收入的。


小黑豆


古代文人。考取功名是為了光宗耀祖。而無法獲得功名,他們也有很多出路,如寫書先生(專門給不會寫字的人書寫信件)教書先生(這個大家都知道)還可以選擇從軍(後勤,統計類型的職位)幕僚(為主子,出謀劃策)


獨白戲子


古代文人如果沒有功名的話,一般會閉門讀書再求功名。出於知識分子的清高,他們會在鄉下私塾謀一份教職,畢竟鄉人沒什麼文化,同時也會滿足讀書人的一種文化心理。再者可能會隱居著書,四大名著的作者大多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