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會議的召開,恢復了中國隊台灣、澎湖列島和釣魚島的主權

1945年10月25日,中國國民政府根據《開羅宣言》的約定,正式恢復對臺灣、澎湖列島行使主權,臺油省行政長官兼警備同令陳儀在臺北市接受日軍第10方面軍司令長官安膝利吉的投降。被日本帝國義霸佔50年的臺灣,終於在這一天回到 了祖國的懷抱。

開羅會議的召開,恢復了中國隊臺灣、澎湖列島和釣魚島的主權

1943年秋天,中國的抗日戰爭已進人第六個年頭。此時在廣大的中國戰場上,大量侵華日軍被國共兩黨的軍隊牽制,無法向太平洋和東南亞地區派出更多的增援兵力。為了鼓勵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繼續保持對日本的抵抗,以減輕美英兩國軍隊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壓力,丘吉爾和羅斯福都希望能儘快與中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舉行會談。恰好美、英、蘇事先約定於11月28日在伊朗的德黑蘭召開三國首腦會議,於是羅斯福提議順道在埃及的開羅與蔣介石進行會談。這一建議得到了蔣介石與丘吉爾的同意,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一的一-次美、英、中三國首腦會議將在開羅舉行,會議代號為“六分儀”。雖然羅斯福也向蘇聯政府發出了邀請,但斯大林擔心與蔣介石會面可能會危及蘇聯與日本的關係,導致兵力空虛的西伯利亞遭到日本人的攻擊,於是婉拒了羅斯福的邀請。

開羅會議的召開,恢復了中國隊臺灣、澎湖列島和釣魚島的主權

1943年11月22日,蔣介石、丘吉爾和羅斯福先後抵達開羅。第二天,三國首腦在羅斯福下榻的別墅裡開始正式的會談。會議首先由蒙巴頓海軍上將敘述他即將在東南亞戰場展開的軍事行動, 然後由丘吉爾通報由於意大利投降,從地中海騰出手來的英國海軍即將在印度洋建立一支強大的艦隊以應對日本海軍的挑戰。此時,蔣介石提出希望中國軍隊在緬甸北部實施反攻的同時,美英軍隊應該在孟加拉灣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兩棲作戰行動進行配合的建議。羅斯福對於蔣介石的提議很感興趣,隨即表示完全同意實施這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以沉重打擊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的統治基礎。但丘吉爾可不這麼想,他強烈反對在意大利執行大規模作戰的同時在地球另外一面執行任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這樣做勢必會削弱美英軍隊在歐洲大陸的反攻力度。由於大家在這一問題上分歧較大,所以在開羅會議結束時也沒有形成任何決議。後來丘吉爾費盡口舌花了不少時間,終於在德黑蘭會議結束之後說服羅斯福不再考慮在孟加拉灣實施兩棲登陸作戰的計劃,而把主要兵力放在對歐洲大陸的反攻之上。

開羅會議的召開,恢復了中國隊臺灣、澎湖列島和釣魚島的主權

開羅會議期間,三國首腦在對日聯合作戰、日本歸還佔領的中國領土、戰後處置日本等重要問題上達成共識,並根據會談內容起草了《開羅宣言》草案。隨後,經過三國代表的仔細討論最終定稿。但考慮到宣言中的多處內容還需要得到蘇聯政府的確認,因此決定先暫不發表,等到在德黑蘭會議上徵詢斯大林的意見之後再正式公佈。幾天之後,看過《開羅宣言》的斯大林表示完全贊成其中所有內容。1943年12月1日,美、英、中三國政府分別在華盛頓、倫敦、重慶同時發表《開羅宣言》,向全世界宣告: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絕不為自身圖利益,亦無拓展領土之意。三國之宗旨在於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的或佔領之切島嶼, 在於使日本所竊取自中國之領士,例如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就這樣,《開羅宣言》以國際協議的形式公佈於世,成為第一份確認臺灣是中國領土的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條約性文件,它從法律上明確日本侵佔臺灣的非法性,為戰後中國處理臺灣問題提供了國際法依據。

開羅會議的召開,恢復了中國隊臺灣、澎湖列島和釣魚島的主權

值得一提的是,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在開羅會議期間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她的優雅高貴和流利的英文為蔣介石增色不少。就連一-向對人很苛刻的丘吉爾,也在和宋美齡會談之後表示“她是一個非常出色而又富於魅力的人物”,併為此前兩人同時在美國卻沒有會面而感到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