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開啓|首屆中資離岸固定收益峯會

报名开启|首届中资离岸固定收益峰会

作為中資離岸固定收益平臺,過去一年多時間裡,華爾街交易員既驚訝於這一市場的高速增長與巨大潛力,也驚訝於其信息的不對稱與不透明。因為OTC市場的特性,再加上離岸屬性,使得市場參與者往往無處借力而事倍功半。雖有研討會與行業交流,但大多聚焦於一點而無法窺其全貌。舉辦一屆全市場的峰會,將各方面人士集合起來,互相認識、交流分享、資源共享、共謀發展,必能事半功倍,這也是華爾街交易員過去半年一直思考與策劃的。正巧,信達國際與信達證券的朋友對此十分認同。作為發行人、投行、資產管理方,信達對於這樣的活動十分支持。雙方一拍即合,決定聯合舉辦一屆中資離岸固定收益峰會。惠譽評級同樣很支持此次活動,很快就決定贊助本次峰會。

從彼時起,我們就在問自己:首屆中資離岸固定收益峰會應該是什麼樣的?應該怎樣設計議題、邀請哪些嘉賓?

它應該既覆蓋一級市場發行,又覆蓋二級市場投資。於是,在我們的設計中,4月11日是一級市場峰會,4月12日是二級市場峰會。

在討論一級市場時,需要討論監管政策,於是我們請來監管層與交易所的專家。發行人需要了解評級方法論,於是我們請來評級專家。我們還請來已發債企業分享他們發債、與投資者打交道的經驗。企業發債後,離岸資金如何管理?於是我們請來離岸司庫的專家。

不僅如此,第一天的會議中,我們的嘉賓還會分享中資離岸固定收益市場的歷史發展與未來趨勢、2018年的債務(不限債券)融資策略、綠色債券發行等等,試圖從各個方面為參會人士提供洞見。

它應該有多元化的投資聲音,於是,我們既邀請了大陸銀行系的投資人士,也邀請了香港的基金經理。

它應該有多元化的信用分析,於是,我們既邀請了券商的分析師,也邀請了中資、外資評級公司的分析師。

它應該覆蓋危機事件處理與違約處理,於是,我們邀請了律所、重組專家與對沖基金。

除此之外,在二級市場峰會,我們的嘉賓還會分享全球資產配置、中資離岸固收ETF機遇等投資者關心的話題。

本次峰會是首個以“中資離岸固定收益”為主題的峰會,既有高屋建瓴,又有具體的實務操作交流,覆蓋各個細分市場的代表人士。一個峰會,打通整個中資離岸固定收益市場人際網絡。

期待您的光臨!(報名方式見文末)

已確認嘉賓(以姓氏拼音排序):

  • 巴晴,副總裁,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辦公室,香港交易所

  • 方雷,董事總經理,銀團貸款、債務資本市場及顧問,亞太區,東方匯理銀行

  • 高俊傑,高級董事,國際公共融資評級,惠譽評級

  • 桂林,合夥人,聯席投資總監及高級投資組合經理,Income Partners

  • 郭強,外匯交易中心主任,金融市場部,恆豐銀行

  • 洪碩亨,大中華區業務拓展主管,惠譽評級

  • 劉北,市場專家,原瑞銀亞洲債務資本市場部主管

  • 李國宜,董事總經理兼首席評級官,企業評級,S&P Global Ratings

  • 劉嘉凌,董事總經理,資產管理部主管,信達國際

  • 皮至峰,首席執行官,安東油田服務集團

  • 湯浩,董事總經理,金融產品部主管,信達國際

  • 唐華翔,首席評級官,鵬元國際

  • 吳晨,投資管理總監,中泛控股有限公司

  • 王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副主管,中銀國際

  • 楊鐵軍,副總裁,鉅派投資 & 執行總裁,鉅派資產

  • 周浩,合夥人,金杜律師事務所

  • 周鴻博,投資總監,中廣核華盛投資有限公司

  • 趙弘宇,總經理,工行香港外匯交易中心

  • 莊日傑,合夥人,普華永道企業重整服務

  • 周勝偉,量化交易中心,總行金融市場部,浙商銀行

  • 章勇,總裁,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

(更多重量級嘉賓確認中,敬請期待)

報名方式

“境外債券”微信公眾號(ID:offshorebond)是本次峰會的唯一報名通道。進入公眾號頁面後,報名步驟如下所示:

报名开启|首届中资离岸固定收益峰会

注:請勿直接轉發報名頁面(Step ③),否則將導致您的報名信息被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