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开启|首届中资离岸固定收益峰会

报名开启|首届中资离岸固定收益峰会

作为中资离岸固定收益平台,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华尔街交易员既惊讶于这一市场的高速增长与巨大潜力,也惊讶于其信息的不对称与不透明。因为OTC市场的特性,再加上离岸属性,使得市场参与者往往无处借力而事倍功半。虽有研讨会与行业交流,但大多聚焦于一点而无法窥其全貌。举办一届全市场的峰会,将各方面人士集合起来,互相认识、交流分享、资源共享、共谋发展,必能事半功倍,这也是华尔街交易员过去半年一直思考与策划的。正巧,信达国际与信达证券的朋友对此十分认同。作为发行人、投行、资产管理方,信达对于这样的活动十分支持。双方一拍即合,决定联合举办一届中资离岸固定收益峰会。惠誉评级同样很支持此次活动,很快就决定赞助本次峰会。

从彼时起,我们就在问自己:首届中资离岸固定收益峰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设计议题、邀请哪些嘉宾?

它应该既覆盖一级市场发行,又覆盖二级市场投资。于是,在我们的设计中,4月11日是一级市场峰会,4月12日是二级市场峰会。

在讨论一级市场时,需要讨论监管政策,于是我们请来监管层与交易所的专家。发行人需要了解评级方法论,于是我们请来评级专家。我们还请来已发债企业分享他们发债、与投资者打交道的经验。企业发债后,离岸资金如何管理?于是我们请来离岸司库的专家。

不仅如此,第一天的会议中,我们的嘉宾还会分享中资离岸固定收益市场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势、2018年的债务(不限债券)融资策略、绿色债券发行等等,试图从各个方面为参会人士提供洞见。

它应该有多元化的投资声音,于是,我们既邀请了大陆银行系的投资人士,也邀请了香港的基金经理。

它应该有多元化的信用分析,于是,我们既邀请了券商的分析师,也邀请了中资、外资评级公司的分析师。

它应该覆盖危机事件处理与违约处理,于是,我们邀请了律所、重组专家与对冲基金。

除此之外,在二级市场峰会,我们的嘉宾还会分享全球资产配置、中资离岸固收ETF机遇等投资者关心的话题。

本次峰会是首个以“中资离岸固定收益”为主题的峰会,既有高屋建瓴,又有具体的实务操作交流,覆盖各个细分市场的代表人士。一个峰会,打通整个中资离岸固定收益市场人际网络。

期待您的光临!(报名方式见文末)

已确认嘉宾(以姓氏拼音排序):

  • 巴晴,副总裁,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办公室,香港交易所

  • 方雷,董事总经理,银团贷款、债务资本市场及顾问,亚太区,东方汇理银行

  • 高俊杰,高级董事,国际公共融资评级,惠誉评级

  • 桂林,合伙人,联席投资总监及高级投资组合经理,Income Partners

  • 郭强,外汇交易中心主任,金融市场部,恒丰银行

  • 洪硕亨,大中华区业务拓展主管,惠誉评级

  • 刘北,市场专家,原瑞银亚洲债务资本市场部主管

  • 李国宜,董事总经理兼首席评级官,企业评级,S&P Global Ratings

  • 刘嘉凌,董事总经理,资产管理部主管,信达国际

  • 皮至峰,首席执行官,安东油田服务集团

  • 汤浩,董事总经理,金融产品部主管,信达国际

  • 唐华翔,首席评级官,鹏元国际

  • 吴晨,投资管理总监,中泛控股有限公司

  • 王卫,董事总经理,研究部副主管,中银国际

  • 杨铁军,副总裁,钜派投资 & 执行总裁,钜派资产

  • 周浩,合伙人,金杜律师事务所

  • 周鸿博,投资总监,中广核华盛投资有限公司

  • 赵弘宇,总经理,工行香港外汇交易中心

  • 庄日杰,合伙人,普华永道企业重整服务

  • 周胜伟,量化交易中心,总行金融市场部,浙商银行

  • 章勇,总裁,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

(更多重量级嘉宾确认中,敬请期待)

报名方式

“境外债券”微信公众号(ID:offshorebond)是本次峰会的唯一报名通道。进入公众号页面后,报名步骤如下所示:

报名开启|首届中资离岸固定收益峰会

注:请勿直接转发报名页面(Step ③),否则将导致您的报名信息被覆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