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咬牙買房的房奴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愛搭積木的思想家


我的前同事,手裡有兩套市區房,月供過萬,是每個人羨慕的對象,他卻說壓力很大,老婆又要二胎了,供房供車還得供娃,我們都說他是在炫耀,兩套市區房,賣掉一套都足夠家庭後半輩子基本開支了。

再看看另一個同事,當年老婆強烈要求買了房才能結婚,不買房就不結婚,他東拼西湊的,咬牙買了郊區的一套三房,今年因為通地鐵,升了兩倍,他說特別感謝他老婆,如果不是她老婆逼他買,按現在的房價,他可能連個廁所也買不了,更不要提首付了。

十年前咬牙買房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1】 手裡有房,心裡不慌

我可能肯定的告訴大家,這些人手裡有房,心裡不慌,有個穩定的住所,不用擔心房東漲房租,不要擔心小孩子因為沒有戶口而讀不了書,前期辛苦一點,現在經濟上去了,壓力也小一點了,這些絕大部分買房者的心聲。那些擔心房價會跌,不買房的人現在也沒有什麼存款,依然買不起房子,

【2】 趕上了樓市上漲的尾班車

十年前買房的人,現在手裡起碼都有一套房,他們覺得還是得買房子,買不了市區就買郊區,買不了三房就買兩房,總之先上車。他們認為樓市不會跌,只會不斷的上漲,再不買房,可能又一次錯過了,他們膽戰心驚的交了首付,向銀行貸款,就是為了在這座城市裡買上屬於自己的一套房,他們也得償所願了。

現在回頭看十年前的房奴們,個個手裡有房,多則幾套,保守的也有一套,他們都說當時手裡並沒有什麼錢,首付也是找親戚朋友借的,他們也沒有想到樓市這兩年會漲幅如此高,都覺得當時的決定太正確了,現在工資高了,經濟壓力也小了,賺到錢都提前把房貸還了,現在都輕鬆了,無論那個年代,買房是人生大事,只要有錢就一定得買房子,因為房子才是最好的保值產品。


萍行職場


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我記得那個時候房價不算太高,即使在北京,上海這種城市,在1萬之內也有很多選擇,而在我所居住的這個二三線省會城市,十年前的房價大概在每平米三四千左右。按說十年前買房的人,現在應該過得很好,但事實上則未必。

我認識一個在15年前就買了房的人,他一開始買房的時候,也是咬著牙下了決心的。但很快他就發現做了一件很聰明的事,買房的獲利比他做生意都多,於是之後的若干年,他手裡有點錢,就覺得應該去買房,如果在其他事情上花了錢,他心裡都會很不安,覺得自己錯過了一個億,即使現在有了幾套房,心裡還是有恐慌感。

聽上去好像貪得無厭,但想想人活世間,誰不逐利,他做生意更是為了逐利,若千辛萬苦地跟人談生意,風裡來雨裡去,還不如買房賺得多,他自然會把更多的精力與資金投在買房上。

不斷上漲的房價,把每一個階層都裹挾在其中,剛需固然憂心忡忡,獲利者也並不能夠放鬆地享受生活,這個社會的很多創造力與活力,都扼殺在這種恐慌中了,它造成的隱形傷害,也許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大。


閆紅說


在北京,我認識的,十年前以及十幾年前咬牙買房的,有的賺了,有的正在咬牙供後來換的更大更好的房子,有的則搬到了近郊的別墅。

與廣大地方房地產市場可能還需要“去庫存”不同,一線城市的房價這些年來就沒有降過,房子雖然是一次購買長期使用的商品,但房子也有折舊,特別是北京這十年變化非常快,房子的漲幅也很大,所以,除了離開北京的,即使是那些在十年前因為種種因緣買了房子的,增值和收益也都會抵消在北京換房的過程中了。

且聽我細細道來,這段血淚斑斑、啼笑皆非的歷史裡,幾個小故事。

故事一

早在2005年,我還在北京上碩士,同學裡就有一個福建同學,一個浙江同學在海淀區買了房子。

諸位,那時候北京的房子還不怎麼限購,只要有北京戶口就能買,學校的集體戶口也可以買。所以,我的同學就有買的。

我當時還特別納悶,問過上面兩位女同學:你們將來畢業,能留在北京嗎?萬一留不下,房子怎麼辦?

兩位同學的回答出奇的一致:本來也沒想留北京啊,生活質量這麼差,到時候畢業回老家之前,把房子賣了,這是投資啊。

後來,我們畢業了,但我的同學並沒有把房子賣掉,他們一直等到2012年左右,才陸續賣掉,都是幾倍的投資收益。

故事二

2006年,我又去了北京的一家大報實習,在經濟新聞中心,跑房地產新聞。我每天不是去房地產公司打聽消息,就是去樓盤採訪購房者,有時還會去政府機關調查官方口徑。

熟悉那段時間歷史的人一定記得,在奧運會前後,中國關於房地產出了很多政策,什麼“房八條”、“房十條”、“房二十條”之類,出臺的政策越多,房價漲得越快。

但是,在2006年,這一點誰也看不準。

我所在的報紙不僅是官方機關報,而且有很多老記者,那段時間,老記者們最愛說的就是:別看現在(2006年),南三環的房價已經每平方米過萬了,但這都是奧運會帶來的漲價預期。只要奧運會結束,房價一定會跌。

諸位,這些都是在樓市裡摸爬滾打十幾年,並且掌握了一些所謂內幕信息的媒體老人,尚且有這種觀點,就不必說普通老百姓了。誰也沒法預測未來呀。

故事三

等我想要買房子的時候,已經2010年了。

我剛剛博士畢業,在博士期間專心讀書,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等到畢業後一看,哇,房子在2008-2009年大漲了一輪。五環外的房子都要2萬了。

我想起了2006年,南三環外的新房才1萬。

我打算買房,然後我身邊的朋友說什麼的都有:

有的說,房子漲得太離譜了,以後不大可能會漲了,可能要跌, 要不你再等等?

有的說,趕緊買,再不買,連末班車都搭不上了;

有的說,房子是什麼?人類為什麼要被房子壓死!

……

我無所適從,只好“聽從內心”,我的內心告訴我,不是為了買房,而是人生到了該買的時候,就買嘛。

我就在東五環外買了。

當房奴的滋味不好受,好不容易熬了好幾年,房子漲了七成的價格。

而我恰恰因為要換房,於是就賣了,結果,這些漲幅全部都搭進新房去了。

還是房奴。

所以啊,我覺得,誰也沒有前後眼,早買的也未必就輕鬆。


danyboy


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90年代,北京有位年輕人因為拆遷分了點錢,把這筆錢分為了兩份,一份在北三環買了套50平米的房子,一份拿去自己創業。

20年後,創業失敗一無所有之時準備賣房子,20萬買的房卻賣出了400多萬的高價,並且有多位買家想競爭。搖身一變,又成了百萬富翁。

他感慨說:“原來錢這麼容易賺啊,還創什麼業啊。”其實不是錢好賺,而是他在機緣巧合下做了正確的投資。在十年前乃至今日,買房依然是最正確的投資,房價依舊蹭蹭地長,所謂的抑制房價依舊沒能擋住社會的趨勢。

越早買房的人賺得越多,即使是貸款買房的房奴,十年時間也足以翻身做主人,守得雲開見月明。

有人問我:“你畢業了先買房還是先買車啊?”我總是毫不猶豫地告訴她:“當然先買房啊!”雖然我不知道畢業之後的社會趨勢會不會改變,但我就是個很俗氣的人,喜歡隨大流。

當然這裡我所說的隨大流是在做了一定市場分析的基礎上才跟隨大眾群體,做一項長遠性的投資時一定要理性,客觀分析現狀及未來發展前景。

做短期小投資時,也要考慮周遭因素。那我自己舉個例子,大二的時候,想接手一個輔導班,當時和賣家談的是3人合夥,一人6000元,總共18000。除去房租,水電這些,剩下的桌椅及一些辦公用品大約10000元。

賣家聲稱有20個以上的固定生源,可是我打量了一下,周圍最近的小學都有1公里,小學旁邊各種輔導班數不勝數,首先第一條地段不行,生源不穩定,其次桌椅等其他設備完全達不到要求。要盈利的可能性為20%。

綜合所有因素,我放棄了這項投資。後來聽說有位學姐接手了,可前幾天我又在兼職群裡看到了她的轉讓信息。

說了這麼多,只想告訴各位,不管是大投資還是小投資,都需要周密的分析與觀察,綜合所有因素,才能真的有所得!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認識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算了一下,我應該就是題目中說的十年前買房的房奴,向大家宣告一下,我還活著,沒發財,也沒餓死。

第一次買房,是2006年,那時剛畢業一年多,工資不高手裡也沒什麼錢。加上剛失戀分手,想著結婚還不會太快,就買了個單室套。我記得應該是4600多一平吧,南京。當時覺得好貴。

誰知道這只是助跑階段,很快南京房價竄到了1萬、2萬、3萬、4萬、5萬……,很快我也有值得結婚的人,但2008年準備結婚時已經買不起更大的房子了。於是,在全世界將目光聚焦那場北京的奧運會時,我們在南京的小房子裡結婚了。

我也曾抱著有些人那樣的心態,想等房價降降再買大房。很快就發現自己有多愚蠢,你日夜不停地跑都跑不過房價,怎麼能奢望它停下了給你讓路?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停,跟上它的節奏。

於是,東拼西湊,有了第二套房,室內面積差不多150平,算是報了這些年蝸在小房子的仇。此時,房價已經比第一套房時貴了整整1萬,14000元/平。為了買這套房,賣身契簽了30年。如今已漲到3萬多/平,媳婦有時也會做做白日夢,問“我們是不是也算百萬富翁了呢?”

我看前面一些回答裡,也有不少人說,當年買房的那批房奴,都成了百萬富翁。

呵呵。

除了呵呵,不知道該說啥。看起來名下真有套價值幾百萬的房產,可是那就像蝸牛背在背上的殼子一樣,拿不下來的。不賣掉,就等於零。賣掉,你就回到了零。


凡塵往事


問題:十年前咬牙買房的房奴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一、第一套

我買第一套房子的時候,在青島市區,我記得才1700一個平方,如今那裡的房子26000元一平方了。

那時候買房子是為了準備結婚用,時間是2001年左右,第一套房子全款才12萬,我記得首付3萬多,然後每個月還款700多,當時擔心的受不了,以後還不上怎麼辦?

現在看來已經漲了十幾倍了。當初12萬一套的房子,今天169萬,17年,漲了157萬元,相當於14倍的回報率。

不過我在3年後就賣掉了,傢俱家電都給買家了,27萬,本來只要了25萬,買家是朋友,主動多給了我2萬。

二年半以後,我的鄰居兼同事也把他的房子賣了,同樣的戶型,賣了37萬。

呵呵,只差了兩年,又漲了10萬。

二、 第二套房子

我的第一套房子賣了後,創業做了一點生意,因為可以佔用供用商的流動資金,所以投資的錢很快就能抽出來,所以在我賣了房子後的一年半時,又買了一套房子,不到8000一平方。當時也是付了首付就身無分文了,沒辦法,每月要還款5000多款錢,但還是咬著牙買了。

誰能想到物價越來越高,錢越來越貶值,房價像火箭一樣只升不降,最傻的是幾年後還提前還了一部分貸款。

買房那年是2006年,今年2018年,房子的單價從7千多漲到了4萬。

三、不同時代的關於房奴

今天跟年輕的同事們聊天時,他們常說我們 這個年齡的人真幸運,房子那麼便宜。其實我們那個時候收入也不高,買房子的壓力一樣不比今天的小。

房奴是不分時代的,都一樣亞歷山大。

特別是買第一套房子時,那個年代,貸款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挺可怕的一件事,也是思前想後了很久才下的決心,誰會想到房子會一直漲呢?

但是我們那個時候,確實兩個年輕人的積蓄可以在城區內的中位價地段付出首付。如今的 年輕人完全靠自己已經付不起首付了,從這方面來說,不同時代的房奴確實不一樣。

四、我年輕同事的買房經歷

如今我身邊的90後年輕人大概分兩種,一種是本地人,大多有住房,家裡一般有兩套,相對來說壓力小得多;還有一種是三四線城市上來的大學畢業生,這一部分人幾乎都要靠家人的資助才能付上首付了。

而80後的年輕人,大多在2016年以前買上了房子,青島市區的房子在2016年漲了一倍,如果在這以前沒有買房的人,真得就很難受了。

我單位一個同事就是,在2016年初李滄萬科1.2含裝修的時候猶豫了,如今2.5一平,只好去郊區看房了,幸運的是紅島開發區政府限價,原本2萬的房子(通過收裝修費、綁架車位費,暗中收茶水費)被政府限定在1.3左右,他抽號買了一個一樓的房子,總算紮下了根。只是通勤的距離遠了點,大家看看下邊這張地圖,同樣的錢兩年後買房的地段

結語

最近一段時間,青島的房價又穩定了,為什麼說又呢?因為這十幾年的房價,一直是漲幾年停一年,然後再漲,如是者三,就沒有人相信房價會跌了。

希望這一次房價真得不要再漲了,但是我們的工資能夠繼續漲一漲。這樣恐慌性的搶房行為不再綁架我們的消費,大家能夠敢於去多看幾場電影,多吃幾頓大餐。

以前寫過一首小詩《五律-蝸牛》,供君一哂:

問汝何能爾 逍遙過此生 謝天隨我願 落地戴房行
不做錢奴苦 無憂風雨驚 人間如意事 無債一身輕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來源於我自己和身邊的那些個沒有買房的。十五年前,我來到廈門開始創業,租著民房,幾個小夥伴打了雞血似的興奮,到處湊錢為了實現創業夢想。公司成立了,跌跌撞撞,但是始終有夢想在,咬牙堅持著。

08年十月份的一天,一學弟來公司閒聊起隔壁樓盤有內部價認購,我們幾個嗤之以鼻:房價都跌了那麼多了,買房是腦子進水了吧!心裡還是想著創業成功再豪車豪宅,當時廈門島內7000的房價已經可以買得起相當不錯的樓盤了,咬咬牙東挪西借也是可以買下的。然而我們沒有預料到的是,話音未落,08年底房價開始走俏,而我們的網絡公司因為政策性的調整,瞬間走入死衚衕,提議轉型,合夥人不同意,最終分道揚鑣,清算結果,各自背了一屁股債各奔東西。

度過一段難熬的日子之後,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而原來的小夥伴很多都離開廈門了,眨眼間五年過去了,身邊很多熟識的都結婚買房了,而我還是梗著想再打拼一下。因為房子已經是有點不敢想象了,不敢用槓槓,不敢相信房價會一直漲是主因。這時候的創業成本已經越來越高了,主要還是因為房價高了各類成本也隨著水漲船高。身邊幾位開著個小公司的小夥伴聚在一起喝酒的時候已經開始感嘆,後悔當初為什麼不買房了。

然而更讓人始料不及的是,限購放開了,這時候身邊已經沒有人談未來,談創業,談實體,大家都在談著火箭般竄升的房價,。原來7000,現在四萬五萬六萬還有更高,島外也動不動就三萬四萬。買房的那些朋友瞬間都是幾百萬上千萬身價,而我們卻是負翁!更難受的是,公司招聘,面試的90後開口都是在廈門有多大的房子的時候那簡直就是暴擊幾千下!因為我和我的幾位創業夥伴還在因為沒房而被相親對象鄙視中深深的自卑著!

而今雖然政府出臺各種政策抑制房價,可是房價已經達到了一個普通剛需可望而不可及的程度了,離開廈門還是繼續撐著尋找那個已經模糊了的夢想呢?


木元菌


在經濟高速發展,房價不斷上漲的階段,買房成為了普通人成功率最高,回報率最高的投資方式。

以西安為例,我身邊一位共事多年的同事,2006年全款28萬買了第一套房子。2009年總價28萬,其中貸款20萬買了第二套房。2011年總價73萬,其中貸款38萬買了第三套房子,2015年60萬賣了第一套房,又貸款65萬買了一套大戶型。

現在擁有三套房子,四個車位,總價在600萬以上,同時出租了一套房子,兩個車位,每月收入3500。

十年,完成了財富的積累,為財務自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未來的十年,房價不可能在像過去十年那樣瘋狂的上漲,房子的投資回報率會大幅下降,但還不失為財產保值的工具。


理性生活029


我的經歷很適合來回答這個問題,且聽我細細道來。

我是江西農村人,在北京讀的大學,那時候,我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期望,希望能畢業後能留下來工作,做個“首都人”。2009年,我大學畢業,和很多人一樣,在北京找了份普通的工作,在一家生物製藥公司當技術員,月薪3500,三險沒有公積金。

那時候,爸媽都非常想讓我生活得好點,就想幫我買房。當時北京市裡的房子已經都差不多5萬,家裡存款也就20萬左右,買市裡的房子想都不敢想。



後來,在望京那個地方找到了便宜點的房子,1萬塊一平,我看中了90平的小戶型,總價90萬多一點。爸媽找到了我在天津做生意的舅舅,又借了20萬,湊了首付40萬,申請商業貸款50萬,30年還清,每個月還2600+。

有了房貸的日子過的很緊。我每月只有不到一千塊用,我不得不退掉已經租了半年一個月月租1200(和同事合租)離單位近的房子,搬到了大興區一個離單位60公里的月租500的農民公寓。

記得那段還沒交房的時間,我幾乎是像狗一樣的生活。每天五點半起床,擠456路公交,早上就吃啃2塊錢2個的饅頭,連吃頓煎餅都是奢侈。顛簸兩個小時到了公司,工作也不敢懈怠,生怕出錯被老闆辭退。公司管一頓中飯,時常要加班,幾乎每天都是晚上六點左右下班,繼續擠公交回去,到家差不多9點。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2010年6月,望京周邊的房價還在上漲,而我終於等到了交房。這一年,我是根本沒有存下錢了,爸媽貼補了5萬,又厚著臉皮向舅舅為我借了10萬塊裝修款。三個月後,裝修完畢,我順利入住。

轉眼間到了2013年,望京的房價已經漲到了差不多5萬一平,我的那個小區也已經到了4萬5的樣子。我換了一家公司,月薪漲到了4500,然並卵,還是在北京過著苦逼的空巢生活,除了有一棟房子,沒有女朋友、沒有歸屬感,一想到每個月的房貸就頭疼,更看不到一點希望。

直到有一天,我不想再這樣下去了,就想回老家了。和爸媽商量後,他們也很支持。很快地,大概是九月份的樣子,我在南昌一家事業單位找了活幹,工資三千塊,有點公積金,每天朝九晚五,幾乎不需要加班。南昌當時的房價是核心區要17000左右,我又挑了個比較偏遠的九龍湖,150的戶型,7000一平,總共需要約105萬。



我不得不考慮賣掉北京望京的房子,90平的房子,我掛在網上是410萬。房子上網後的兩小時內,我的手機都被打爆了,也不知道大家都哪來那麼多錢。三天後,房子就賣出去了,成交價415萬,扣除雜七雜八的費,再提前還完房貸和舅舅借我的錢,我實際還賺了330萬左右。

手上突然多了這麼多錢,我乾脆就又在我的小區附近買了一套110平的房子,方便以後接爸媽過來住。我又買了一輛20萬的本田SUV(上牌花了六百大洋,不用搖號),再加上兩個車位16萬,裝修兩套房子花了近40萬,我還有80萬左右的存款。

到現在2018年,我已經成家立業,也有了妻子、孩子,生活也算穩定了。就這幾年,南昌的房價也暴漲了,核心區25000均價,以前不被看好的九龍湖也熱鬧了起來,達到了16000一平。以我的收入,如果讓我現在買房,靠自己上班的工資真要不吃不喝幾十年。並且現在買房子,很多人都是凌晨起床去排隊,等待抽籤,就這樣有錢都可能買不到。



所以,我這個人本事並不大,但我還是幸運的。雖然當了幾年房奴,總算沒有被房子拖垮。我現在也不會因為沒能留在北京而後悔,唯一有點遺憾的是,當時為什麼不能多借點錢在望京買個更大的戶型,或者乾脆再買一套?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我是桅子花香,以上是我的真實案例,有適當修飾,原創問答不易,希望大家支持!


桅子花香


今年2018,十年前就是2008年。

突然發現我也是十年前咬牙買房的房奴之一。

2008年為了結婚,在上海浦東某比較差的地段購買了一套75平米,兩室一廳的房子,當時總價90萬元,公積金貸款30萬,商業貸款10萬;

2016年我置換了現在的小區,房子138平米,三室兩廳,總價700萬元,貸款500萬,每個月還貸款就要接近3萬元。

說實話,十年過去了,

我只是從一個小房奴,變成了一個大房奴。

未來還有30年要繼續這麼還貸下去……

唯一的安慰是買完了房子,房價還繼續漲了一波,現在明面上售價1000萬元左右。

看起來咱也是千萬富翁了啊。然並卵。

我在美國、歐洲的同事,都住著帶花園的大別墅,價格只要人民幣300萬就可以買到了,特麼我們花幾倍的錢,住的還差。

不能說了,都是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