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却因一事相继离奇去世

民族和个人的悲剧不是用来写诗的。

1968年6月-12月,半年内,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功勋科学家相继非正常死亡,带给家人无尽的灾难和伤痛!

三位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在发生了这件事之后,一位乘飞机遇难,一位服安眠药自杀,更离奇是还有一位在家中被暴徒冲上门活活打死!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些国家宝贝、国之栋梁相继离奇去世?

两弹一星功勋之一——空气动力学大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郭永怀,1968年10月赴西北参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准备,试验准备完成后于12月5日晨乘飞机返回北京,因飞机失事牺牲;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

三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却因一事相继离奇去世

两弹一星功勋之二——我国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事业的专家、创建者和领导人姚桐斌,1968年6月8日在北京家中被暴徒打死!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姚桐斌颁发《革命烈士证书》,在证书旁一栏详细写道:“1968年6月8日无辜遭坏人毒打,不幸牺牲。”

三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却因一事相继离奇去世

►姚桐斌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资料图)

两弹一星功勋之三——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动力学气象创始人赵九章,1968年10月26日深夜,在中关村的家中服安眠药自杀!

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宝贝啊!发生这些悲剧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1、郭永怀飞机失事之谜

1968年10月,郭永怀从北京启程去西北基地。就在此前的9月20日,他年仅17岁的独生女郭芹,和她的同学们乘坐知青专列,到内蒙古农区当知识青年了;而且,他也知道,妻子李佩已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牛棚”。

三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却因一事相继离奇去世

​根据钱学森传记——《蚕丝》(Thread of the Silkworm)中描述,郭芹回忆父亲郭永怀遇难的情形时说:“那是一个雨天,缺乏经验的驾驶员错误理解了导航员的指令,飞机撞到跑道上失火燃烧……”

郭芹的记忆与她妈妈的不同。所以这至今仍是一笔糊涂账!1968年12月5日是农历十月十六,满月,天气记录显示北京为晴天。飞机失事应该不是天气的原因。

2010年12月,92岁的她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但是对于这个飞机失事的事情,到底是为什么失事,现在谁也闹不清楚,因为我就问了这民航局的局长,他也说不出来到底是为什么,是因为飞机故障,还是因为这个飞机驾驶员的问题。可是这次事情之后,周总理就给了他们民航局一个指示,让他们一定要培训驾驶员!”

郭永怀飞机失事牺牲后,周恩来总理下令彻查这一事故,并责成《人民日报》尽快向国内外发布郭永怀飞机失事的消息,以免外界又认为他是被迫害身亡的。《人民日报》当即在12月13日发布了这一不幸消息。12月25日,在郭永怀追悼会上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他为“革命烈士”。

2.两弹功勋姚桐斌居然被暴徒打死

据姚桐斌夫人描述,1968年6月8日,如平常每个星期六的下午,彭洁清从北京西郊外国语学院乘坐公共汽车回到了位于南郊的家,翘首期待着每周一次的家庭团聚:已经下午5点过了,丈夫应该回家了吧、女儿们正围着爸爸叽叽喳喳……

三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却因一事相继离奇去世

姚桐斌一家合影(资料图)

当她兴冲冲上登上三楼家门口时,门忽地打开了,保姆哭泣着说:“姚所长……被人打死了!”

三个惊恐的女儿跑出来抱着妈妈哭成一团,她看见了直挺挺躺在客厅沙发上的丈夫:白衬衫上血迹斑斑、灰色裤子上是污血和泥土、脸上青一块、紫一块……

保姆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6月8日,第七机械工业部两个对立的派性组织发生万人大武斗,姚桐斌仍然照样去上班,中午回家午饭,刚拿起碗筷,“无产阶段革命派”的暴徒就踢开门冲进家中,当着三个孩子的面,架起他就往楼下推,一面推一面拳打脚踢,到了大门口,几个头戴钢盔佩戴红袖章的同伙上来,打他的耳光、踩着他的眼镜骂道“打死你这个反动学术权威!” 一个家伙歇斯底里地嗥叫着狠狠踢他的下身,两个暴徒举起手中的钢棍向他的头部猛击……邻居将昏迷不省的他抬上楼,放到客厅沙发上,下午3时左右,他惨死家中!

姚桐斌1922年出生在江苏省无锡黄土塘镇,童年时靠父兄小本生意的收入支持上完小学,由于小学毕业成绩优异,校长说服其父同意他上中学,1933年,他成为黄土塘第一名中学生。1941年,他考入当时迁入贵州的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45年8月,他以总评成绩全校第一大学毕业,任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6年10月,他考取了抗战胜利后第一次政府组织的公费留学考试,1947年10月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攻读研究生,1951年获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在伦敦帝国学院矿校冶金系深造并兼任实习指导员,获帝国学院文凭。

在英国留学期间,他组织并参加了左倾的“中国科学者协会英国分会”和“中国留英学生总会”,担任过留英学生总会主席等职务。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到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宣传新中国的蒸蒸日上。

姚桐斌的行为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注意,指控他“破坏皇家法律”、“进行颠覆”,吊销他的护照,宣布他为不受欢迎的人并限期离开英国。1953年,在我国驻外使馆的指示下,他转移到西德亚亨工业大学,在铸造学教授依·皮沃斯基领导的研究所工作,同时继续为党工作,1956年9月,他在瑞士伯尔尼中国驻瑞士使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彭洁清1947年在南京一所教会学校高中毕业后,赴美国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曾在信托投资银行和“美国之音”工作。两人相识于一次留学生欢庆春节晚会。“那个晚上,桐斌再也没有请别的女生跳舞,我们一直共舞到曲终人散……人生的结合真是奇幻!我们萍水相逢一见钟情,互吐衷肠,很快结为连理。我以为我们会白头偕老,却没想到他正值成年却被撒旦夺走了生命!” 往事历历在目,彭洁清已无力悲痛。

1957年9月,夫妇两人回国。1958年春节,聂荣臻元帅指名要姚桐斌到刚成立的导弹研究院工作,负责筹建我国第一个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研究所在南郊成立后,改名为第七机械工业部七O三所,姚桐斌被任命为所长,他们的家也安置在南郊。

可是,谁能想到,正当姚桐斌处于事业蒸蒸日上,可以为新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时候,居然被几个不学无术的流氓,给打死了!

中央震怒!周总理震怒!得知消息后,立即命令某“无产阶级革命派”头头必须交出凶手:“姚桐斌是我从海外要回来的专家,国家需要这样的专家,现在被打死了,连凶手都找不到,我限期你们把凶手找出来,否则唯你们是问!”

尽管如此,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的1979年4月,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才以行凶致死人命罪,分别将两名持钢棒打死姚桐斌的暴徒判刑15年和12年!

经中央批准,姚桐斌追悼会1978年3月18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这一天也是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的日子;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姚桐斌颁发了《革命烈士》。

从1983年春开始,在美国大学时代同学的帮助下,彭洁清先后将三位女儿送到美国留学。如今,三个女儿均在海外成家立业,她却一直定居北京,朋友问:为什么古稀之年不享清福,每年都往返奔波?

她说:“我从未感到孤寂,桐斌的爱一直充满我的心,令我享受一生。只要我在世一天,就要宣传桐斌: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位炽热的爱国者,一位为我国航天事业献出一生的科学家,我为他骄傲!桐斌魂系中华,我是如此地爱他恋他想他,我怎么离开他!我愿追随他,直到永远!”

3.赵九章:不知遗体在哪里火化

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中关村科源小区为高级科学家们新建了三幢特级住宅楼,郭永怀家住13楼,赵九章家住15楼,两家毗邻而居。

1968年10月26日深夜,赵九章在中关村家中服安眠药自杀!

1968年10月的一个夜晚,赵九章伯伯在饱尝了自‘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无休止的批斗、折磨和屈辱后,蒙冤含恨地在自己家里默默地愤然离世。他没有任何嘱托、任何遗书,甚至连只言片语也没有留下。

1907年10月15日,赵九章出生于河南开封一个中医世家,幼年就读于私塾,预备从事文学,在1919年“五四运动”影响下,他立志学科学救国。1922年9月,他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后因家境日下,远赴杭州投奔姑妈家继续学业,1925年考进浙江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系,他在学校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当时,在国民党政府中位高权重的姨夫戴季陶将他保释出来,之后,他曾做过戴季陶的机要秘书,这段经历成为了他“文革”中的罪证。

1929年,22岁的赵九章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他在浙江参加学生运动时认识的女友吴岫霞也离开了上海青年会,到北京师范大学女中读书。

三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却因一事相继离奇去世

1965年赵九章、吴岫霞夫妇在颐和园观赏

“爸妈结婚前几年,是他们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女儿赵燕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在清华,爸爸同学们的聚会郊游、妈妈是当然的来宾,胸前别着一个小条:‘赵来宾’,妈妈每次说到这里,就咯咯地笑……妈妈年轻时性格活泼调皮,又爱玩,她说爸爸常管她念书,有时把她关在屋里,要她复习功课,妈说,有一次爸爸帮她在两个钟头里复习完了全部三角。”

1933年,赵九章大学毕业,留在清华当助教,吴岫霞也高中毕业,两人结婚,一年后女儿出生,“妈说,那时爸爸一个月90块钱,养家足足有余,还能请一位保姆帮助家务。”

1935年,通过庚款考试后,赵九章将妻女送回浙江老家,自己和蒋介石之养子蒋纬国(生父戴季陶)同赴德国柏林大学专攻气象专业,这后来也成为他“文革”中的罪名之一。

193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赵九章回西南联大任教;1944年春天,经竺可桢教授推荐,他带着家人从昆明来到重庆,主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继竺可桢后承担起我国现代气象学奠基工作,赵燕曾在回忆文章中说,“从此,父亲就把他的生命献给了这个所”;1946年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迁往南京北极阁,解放战争时,气象所奉命迁往台湾,赵九章和所内科学家们选择留下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赵九章促进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他于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10月4日,苏联科学家成功发射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旅行伴侣号”,这是人类迈向外层空间的新纪元;11月2日,苏联又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回国之后不久就发动“超英赶美”的大跃进;1958年1月,美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中国科学界深受鼓舞,钱学森、赵九章、陆元九等科学家也积极倡导中国也要研制人造卫星。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发表讲话:“我们也要搞一点人造卫星。”

1958年10月,作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主要技术负责人,赵九章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建议。1964年,我国地对地导弹、原子弹先后炸响;1965年初,赵九章向周恩来总理递交了一份关于尽快规划中国人造卫星问题的建议书,与此同时,钱学森也写了一份重新上马人造卫星的建议书。

1965年9月,赵九章出任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院长,全面组织实施中国卫星研制工作、制订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永远也望不到天空中的那颗中国星了。

一年后,“文化大革命”爆发,他被造反派赶出了办公室,之后是无休止的批判、批斗、游街、劳动!

面对现实,他的希望破灭了!或许肉体的折磨与精神上的侮辱还都可以忍受,但如果无法再从事他所热爱的事业时,生命就毫无意义了,他被迫走向绝路,只能用死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至今,赵九章的女儿不知父亲的遗体在哪里火化、灰烬不知飘向何方……

1999年9月18日,姚桐斌夫人彭洁清、郭永怀夫人李佩等应邀到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大会,江泽民主席亲自为“两弹一星”获得者佩戴奖章。

三位非正常死亡的科学家获得“正名”,他们的名字从此被镌刻进这个国家的历史。

今天我写文章来纪念他们,不仅是为了让后人了解他们的功勋,而是为了让后人不遗忘他们的死因。纪念,不一定歌颂,没有比事实真相更能让人们铭记与反思。

弗朗茨·卡夫卡有一句话可以时时让人们警醒:邪恶太了解善良,而善良的人,毫不了解邪恶(Evil knows of the good, but good does not know of evi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