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卻因一事相繼離奇去世

民族和個人的悲劇不是用來寫詩的。

1968年6月-12月,半年內,為中國現代科學技術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三位功勳科學家相繼非正常死亡,帶給家人無盡的災難和傷痛!

三位兩彈一星的功勳科學家,在發生了這件事之後,一位乘飛機遇難,一位服安眠藥自殺,更離奇是還有一位在家中被暴徒衝上門活活打死!

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這些國家寶貝、國之棟樑相繼離奇去世?

兩彈一星功勳之一——空氣動力學大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郭永懷,1968年10月赴西北參與我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準備,試驗準備完成後於12月5日晨乘飛機返回北京,因飛機失事犧牲;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授予郭永懷烈士稱號。

三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卻因一事相繼離奇去世

兩彈一星功勳之二——我國導彈和航天材料與工藝技術事業的專家、創建者和領導人姚桐斌,1968年6月8日在北京家中被暴徒打死!

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為姚桐斌頒發《革命烈士證書》,在證書旁一欄詳細寫道:“1968年6月8日無辜遭壞人毒打,不幸犧牲。”

三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卻因一事相繼離奇去世

►姚桐斌的革命烈士證明書(資料圖)

兩彈一星功勳之三——東方紅1號衛星總設計師,中國動力學氣象創始人趙九章,1968年10月26日深夜,在中關村的家中服安眠藥自殺!

這些都是我們國家的寶貝啊!發生這些悲劇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1、郭永懷飛機失事之謎

1968年10月,郭永懷從北京啟程去西北基地。就在此前的9月20日,他年僅17歲的獨生女郭芹,和她的同學們乘坐知青專列,到內蒙古農區當知識青年了;而且,他也知道,妻子李佩已進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牛棚”。

三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卻因一事相繼離奇去世

​根據錢學森傳記——《蠶絲》(Thread of the Silkworm)中描述,郭芹回憶父親郭永懷遇難的情形時說:“那是一個雨天,缺乏經驗的駕駛員錯誤理解了導航員的指令,飛機撞到跑道上失火燃燒……”

郭芹的記憶與她媽媽的不同。所以這至今仍是一筆糊塗賬!1968年12月5日是農曆十月十六,滿月,天氣記錄顯示北京為晴天。飛機失事應該不是天氣的原因。

2010年12月,92歲的她在接受鳳凰衛視採訪時說:“但是對於這個飛機失事的事情,到底是為什麼失事,現在誰也鬧不清楚,因為我就問了這民航局的局長,他也說不出來到底是為什麼,是因為飛機故障,還是因為這個飛機駕駛員的問題。可是這次事情之後,周總理就給了他們民航局一個指示,讓他們一定要培訓駕駛員!”

郭永懷飛機失事犧牲後,周恩來總理下令徹查這一事故,並責成《人民日報》儘快向國內外發布郭永懷飛機失事的消息,以免外界又認為他是被迫害身亡的。《人民日報》當即在12月13日發佈了這一不幸消息。12月25日,在郭永懷追悼會上中央人民政府追認為他為“革命烈士”。

2.兩彈功勳姚桐斌居然被暴徒打死

據姚桐斌夫人描述,1968年6月8日,如平常每個星期六的下午,彭潔清從北京西郊外國語學院乘坐公共汽車回到了位於南郊的家,翹首期待著每週一次的家庭團聚:已經下午5點過了,丈夫應該回家了吧、女兒們正圍著爸爸嘰嘰喳喳……

三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卻因一事相繼離奇去世

姚桐斌一家合影(資料圖)

當她興沖沖上登上三樓家門口時,門忽地打開了,保姆哭泣著說:“姚所長……被人打死了!”

三個驚恐的女兒跑出來抱著媽媽哭成一團,她看見了直挺挺躺在客廳沙發上的丈夫:白襯衫上血跡斑斑、灰色褲子上是汙血和泥土、臉上青一塊、紫一塊……

保姆講述了事情發生的經過。6月8日,第七機械工業部兩個對立的派性組織發生萬人大武鬥,姚桐斌仍然照樣去上班,中午回家午飯,剛拿起碗筷,“無產階段革命派”的暴徒就踢開門衝進家中,當著三個孩子的面,架起他就往樓下推,一面推一面拳打腳踢,到了大門口,幾個頭戴鋼盔佩戴紅袖章的同夥上來,打他的耳光、踩著他的眼鏡罵道“打死你這個反動學術權威!” 一個傢伙歇斯底里地嗥叫著狠狠踢他的下身,兩個暴徒舉起手中的鋼棍向他的頭部猛擊……鄰居將昏迷不省的他抬上樓,放到客廳沙發上,下午3時左右,他慘死家中!

姚桐斌1922年出生在江蘇省無錫黃土塘鎮,童年時靠父兄小本生意的收入支持上完小學,由於小學畢業成績優異,校長說服其父同意他上中學,1933年,他成為黃土塘第一名中學生。1941年,他考入當時遷入貴州的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1945年8月,他以總評成績全校第一大學畢業,任國民政府經濟部礦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46年10月,他考取了抗戰勝利後第一次政府組織的公費留學考試,1947年10月入英國伯明翰大學工業冶金系攻讀研究生,1951年獲工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倫敦帝國學院礦校冶金系深造併兼任實習指導員,獲帝國學院文憑。

在英國留學期間,他組織並參加了左傾的“中國科學者協會英國分會”和“中國留英學生總會”,擔任過留英學生總會主席等職務。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到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宣傳新中國的蒸蒸日上。

姚桐斌的行為引起了英國政府的注意,指控他“破壞皇家法律”、“進行顛覆”,吊銷他的護照,宣佈他為不受歡迎的人並限期離開英國。1953年,在我國駐外使館的指示下,他轉移到西德亞亨工業大學,在鑄造學教授依·皮沃斯基領導的研究所工作,同時繼續為黨工作,1956年9月,他在瑞士伯爾尼中國駐瑞士使館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彭潔清1947年在南京一所教會學校高中畢業後,赴美國上大學,大學畢業後曾在信託投資銀行和“美國之音”工作。兩人相識於一次留學生歡慶春節晚會。“那個晚上,桐斌再也沒有請別的女生跳舞,我們一直共舞到曲終人散……人生的結合真是奇幻!我們萍水相逢一見鍾情,互吐衷腸,很快結為連理。我以為我們會白頭偕老,卻沒想到他正值成年卻被撒旦奪走了生命!” 往事歷歷在目,彭潔清已無力悲痛。

1957年9月,夫婦兩人回國。1958年春節,聶榮臻元帥指名要姚桐斌到剛成立的導彈研究院工作,負責籌建我國第一個航天材料工藝技術研究所。研究所在南郊成立後,改名為第七機械工業部七O三所,姚桐斌被任命為所長,他們的家也安置在南郊。

可是,誰能想到,正當姚桐斌處於事業蒸蒸日上,可以為新中國做出巨大貢獻的時候,居然被幾個不學無術的流氓,給打死了!

中央震怒!周總理震怒!得知消息後,立即命令某“無產階級革命派”頭頭必須交出兇手:“姚桐斌是我從海外要回來的專家,國家需要這樣的專家,現在被打死了,連兇手都找不到,我限期你們把兇手找出來,否則唯你們是問!”

儘管如此,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的1979年4月,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才以行兇致死人命罪,分別將兩名持鋼棒打死姚桐斌的暴徒判刑15年和12年!

經中央批准,姚桐斌追悼會1978年3月18日在北京八寶山舉行,這一天也是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召開的日子;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為姚桐斌頒發了《革命烈士》。

從1983年春開始,在美國大學時代同學的幫助下,彭潔清先後將三位女兒送到美國留學。如今,三個女兒均在海外成家立業,她卻一直定居北京,朋友問:為什麼古稀之年不享清福,每年都往返奔波?

她說:“我從未感到孤寂,桐斌的愛一直充滿我的心,令我享受一生。只要我在世一天,就要宣傳桐斌: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一位熾熱的愛國者,一位為我國航天事業獻出一生的科學家,我為他驕傲!桐斌魂系中華,我是如此地愛他戀他想他,我怎麼離開他!我願追隨他,直到永遠!”

3.趙九章:不知遺體在哪裡火化

1956年,中國科學院在中關村科源小區為高級科學家們新建了三幢特級住宅樓,郭永懷家住13樓,趙九章家住15樓,兩家毗鄰而居。

1968年10月26日深夜,趙九章在中關村家中服安眠藥自殺!

1968年10月的一個夜晚,趙九章伯伯在飽嘗了自‘文化大革命’開始以來無休止的批鬥、折磨和屈辱後,蒙冤含恨地在自己家裡默默地憤然離世。他沒有任何囑託、任何遺書,甚至連隻言片語也沒有留下。

1907年10月15日,趙九章出生於河南開封一箇中醫世家,幼年就讀於私塾,預備從事文學,在1919年“五四運動”影響下,他立志學科學救國。1922年9月,他以第一名成績考入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後因家境日下,遠赴杭州投奔姑媽家繼續學業,1925年考進浙江工業專門學校電機系,他在學校參加了共產主義青年團,因參加學生運動被捕入獄,當時,在國民黨政府中位高權重的姨夫戴季陶將他保釋出來,之後,他曾做過戴季陶的機要秘書,這段經歷成為了他“文革”中的罪證。

1929年,22歲的趙九章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他在浙江參加學生運動時認識的女友吳岫霞也離開了上海青年會,到北京師範大學女中讀書。

三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卻因一事相繼離奇去世

1965年趙九章、吳岫霞夫婦在頤和園觀賞

“爸媽結婚前幾年,是他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女兒趙燕曾在回憶文章中寫道,“在清華,爸爸同學們的聚會郊遊、媽媽是當然的來賓,胸前彆著一個小條:‘趙來賓’,媽媽每次說到這裡,就咯咯地笑……媽媽年輕時性格活潑調皮,又愛玩,她說爸爸常管她唸書,有時把她關在屋裡,要她複習功課,媽說,有一次爸爸幫她在兩個鐘頭裡複習完了全部三角。”

1933年,趙九章大學畢業,留在清華當助教,吳岫霞也高中畢業,兩人結婚,一年後女兒出生,“媽說,那時爸爸一個月90塊錢,養家足足有餘,還能請一位保姆幫助家務。”

1935年,通過庚款考試後,趙九章將妻女送回浙江老家,自己和蔣介石之養子蔣緯國(生父戴季陶)同赴德國柏林大學專攻氣象專業,這後來也成為他“文革”中的罪名之一。

1938年獲得博士學位後,趙九章回西南聯大任教;1944年春天,經竺可楨教授推薦,他帶著家人從昆明來到重慶,主持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工作,繼竺可楨後承擔起我國現代氣象學奠基工作,趙燕曾在回憶文章中說,“從此,父親就把他的生命獻給了這個所”;1946年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遷往南京北極閣,解放戰爭時,氣象所奉命遷往臺灣,趙九章和所內科學家們選擇留下迎接新中國的誕生。

新中國成立之初,趙九章促進組建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他於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7年10月4日,蘇聯科學家成功發射第一枚人造地球衛星——“旅行伴侶號”,這是人類邁向外層空間的新紀元;11月2日,蘇聯又發射了第二顆人造地球衛星,正在蘇聯訪問的毛澤東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回國之後不久就發動“超英趕美”的大躍進;1958年1月,美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中國科學界深受鼓舞,錢學森、趙九章、陸元九等科學家也積極倡導中國也要研製人造衛星。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發表講話:“我們也要搞一點人造衛星。”

1958年10月,作為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主要技術負責人,趙九章提出“中國發展人造衛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的建議。1964年,我國地對地導彈、原子彈先後炸響;1965年初,趙九章向周恩來總理遞交了一份關於儘快規劃中國人造衛星問題的建議書,與此同時,錢學森也寫了一份重新上馬人造衛星的建議書。

1965年9月,趙九章出任中國科學院衛星設計院院長,全面組織實施中國衛星研製工作、制訂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總體方案!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永遠也望不到天空中的那顆中國星了。

一年後,“文化大革命”爆發,他被造反派趕出了辦公室,之後是無休止的批判、批鬥、遊街、勞動!

面對現實,他的希望破滅了!或許肉體的折磨與精神上的侮辱還都可以忍受,但如果無法再從事他所熱愛的事業時,生命就毫無意義了,他被迫走向絕路,只能用死來維護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至今,趙九章的女兒不知父親的遺體在哪裡火化、灰燼不知飄向何方……

1999年9月18日,姚桐斌夫人彭潔清、郭永懷夫人李佩等應邀到人民大會堂參加表彰大會,江澤民主席親自為“兩彈一星”獲得者佩戴獎章。

三位非正常死亡的科學家獲得“正名”,他們的名字從此被鐫刻進這個國家的歷史。

今天我寫文章來紀念他們,不僅是為了讓後人瞭解他們的功勳,而是為了讓後人不遺忘他們的死因。紀念,不一定歌頌,沒有比事實真相更能讓人們銘記與反思。

弗朗茨·卡夫卡有一句話可以時時讓人們警醒:邪惡太瞭解善良,而善良的人,毫不瞭解邪惡(Evil knows of the good, but good does not know of evi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