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市值超過5000億美金,進入全球頂級網際網路公司行列?阿里咋辦

騰訊今天揭幕新總部——深圳濱海大廈,媒體報道總投資18億元(裡面有應該有一層是我等農藥皮膚愛好者付錢的)

騰訊市值超過5000億美金,進入全球頂級互聯網公司行列?阿里咋辦

問題問的是哪一方更有前景,那就應該以雙方掌舵人兩位馬爸爸的發展眼光為重要根據。

從危機處理上

2010年9月,與大股東雅虎矛盾尖銳,受合同制約馬雲面臨被掃地出門的危機。當時阿里市值350億美元,幾乎是投資者雅虎180億美元的兩倍。危機關頭馬雲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在未知會雅虎的情形下以3.3億元的價格將支付寶所有權轉移到了個人控股的內資公司。此後雅虎股權問題順利解決,6年後螞蟻金服估值達700億美元之巨,阿里巴巴市值突破3800億美元,危機解除。

2010年11月3日,騰訊仍是頭頂抄襲光環的企業,卻毅然要求用戶QQ和360軟件二選一,3Q大戰發展到最激烈階段,QQ口碑壞到谷底。次年馬化騰決定開放,在馬化騰承諾不可逆的開放政策下,騰訊以QQ開放為契機投資佈局產業生態,實現從全民公敵到寡頭一極轉變,市值突破3400億美元。

雙方公司發展戰略眼光滿分 打成1:1


從業務佈局上

阿里:

產業鏈的延伸,組成上連雲端,下接物流,中間完成所有商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智能匹配的生態經濟體

2016年第二季度財報發佈時,阿里首次分列四大板塊:核心電商、雲計算、數字媒體及娛樂、創新項目及其他。

騰訊市值超過5000億美金,進入全球頂級互聯網公司行列?阿里咋辦

金融方面:螞蟻金服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最大的贏家,估值已上600億美元。包括香港在內,目前支付寶已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接入了線下商戶門店,支持12種以上的外幣結算。

雲計算方面: 阿里雲,連續第8個季度營收保持三位數增幅。全年收入67億元。德意志銀行預計:到2020年,雲計算收入將超千億,佔據阿里總體收入的27%。

物流方面:菜鳥網絡到去年底日均投遞包裹5700萬個,並已開始佈局海外。

文娛方面:擁有優土視頻平臺、UC事業群(UC瀏覽器+神馬搜索)、垂直業務群(APP分發及票務遊戲分發平臺)三大核心分發平臺,以及輔助性的X個內容,包含阿里文學、阿里遊戲、阿里影業、阿里音樂、優酷網綜電視劇等,全年錄得接近300%的收入增速,全年達39億元。

騰訊:

神器→海量用戶→玩遊戲→收廣告→衍生支付、雲服務

騰訊的玩法是先造神器,然後瘋狂變現。

神器的首選目標:通用型社交工具,互聯網時代用戶年度最高的產品。

這也決定了騰訊的2C模式:從產品到盈利,都基於個人用戶。

於是先有了QQ,現在8億多用戶;後有了微信,9億多用戶。

微信佔領移動社交,而且由於社交衍生出來的高頻刷屏,它又搶佔了移動端信息流,成了移動端事實上的瀏覽器。然後開始收廣告費。

次級目標:遊戲,年輕人最喜歡的玩具。

QQ遊戲平臺→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絕地逃生(吃雞),這個就不用再多說了。

騰訊的路徑依賴:標配神器+用戶變現。變現模式,遊戲為王。用戶量是最大的依託

雙方模式其實各有憂慮,騰訊在於戶已飽和、頻率觸頂,阿里則是用戶基數低、不夠高頻。所以 2:2平手。


從投資項目上來看

2017年截止7月25日,騰訊總投資43個達1172.44億元,阿里巴巴總投資23個達898.15億元。

騰訊市值超過5000億美金,進入全球頂級互聯網公司行列?阿里咋辦

雙方投資思路上,阿里要流量和媒體,擴大曝光領域,騰訊要交易場景形成閉環,提供高頻的消費產品就很容易命中。

VC Saas的數據顯示,騰訊投資額最大的5個行業分別是:文化娛樂(870億)、金融(302億)、電商(114億)、汽車交通、生活服務。阿里的投資投資額最大的8個行業分別是:文化娛樂(302億)、金融(294億)、電商(223億)、生活服務、房產家居、汽車交通、企業服務、社交。

BAT三方 如下(感謝蒼穹分享)

黑色是自有 紅色是入股投資 藍色是全資收購

騰訊市值超過5000億美金,進入全球頂級互聯網公司行列?阿里咋辦

但投資結果,今年騰訊完勝。

騰訊投資項目中眾安在線、閱文集團、搜狗、易鑫接連上市,據媒體統計,這4家公司IPO至少能為騰訊帶來441億元的投資回報,遠超去年淨利潤。除此之外,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也將於今年年底或明年IPO,而且美團、滴滴、B站等投資系公司,同樣被爆出上市的新聞。

相比之下,阿里系最近上市的公司不免波折叢生,百世融資規模縮減一半,麗人麗妝衝擊A股時,被曝出前員工盜賣千萬條客戶信息的不利消息,而流量來自支付寶的趣店則大起大落、深陷輿論漩渦。A站日前還出現閉站風波。

騰訊爸爸更具投資眼光,雙方達成2:3


為什麼雙方都要做小程序

  • 騰訊而言:建立徵信系統和形成交易閉環場景

微信公眾號只是確定了用戶的身份,並沒有確定用戶的信用級別。打通小程序內部的交易數據之後,才真正形成了大的徵信和交易閉環。

  • 支付寶而言:完善公共設施建設和搶佔市場份額

微信做的風生水起,支付寶自然也不想放棄,同是加緊對民生系統的佈局,何樂而不為。

綜上所述,我比較看好下一年騰訊的表現,但是雙方應該還是難捨難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