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馬雲鄉村教師計劃,三門峽市兩位老師獲得提名

祝 賀!

2018馬雲鄉村教師計劃180位提名教師名單公佈,來自河南省三門峽市的付賓堯和王曉奇兩位老師獲得提名。


2018馬雲鄉村教師計劃,三門峽市兩位老師獲得提名



為樹立鄉村教師陽光活力的榜樣典範,弘揚鄉村教師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馬雲公益基金會於2015年9月16日正式發起“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暨2015首屆馬雲鄉村教師獎”,每年一屆尋找100位優秀的一線鄉村教師。對於獲獎教師,基金會將給予持續三年總計10萬/人的現金資助以及專業培訓和發展機會,用於鼓勵和支持教師進行鄉村教育創新實踐。

今年3月20日至5月20日,2018馬雲鄉村教師計劃共收到1892份有效申報材料。

7月9日,馬雲公益基金會官網、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公示了2018馬雲鄉村教師計劃300位入圍者名單。

經過兩個多月的核實舉報信息、初評、實地走訪等環節,從入圍的300位教師中篩選出了180位,入選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提名教師。

全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此次的提名教師覆蓋其中的23個。

在全國832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國家級扶貧縣中,此次的提名教師來自其中的139個。

提名教師們所在的學校,平均距離鄉鎮9公里,平均距離縣城53公里。

2018馬雲鄉村教師計劃,三門峽市兩位老師獲得提名


2018馬雲鄉村教師計劃,三門峽市兩位老師獲得提名


2018馬雲鄉村教師計劃,三門峽市兩位老師獲得提名


馬雲曾說,很多老師都沒有見過海,沒有坐過飛機,他們怎麼讓孩子們對未來有想象?

為了表達對優秀鄉村教師的尊重和感謝,同時,加深社會對鄉村教師的理解,激發社會對鄉村教育的更大關注,每年的農曆臘八前後,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都會在三亞為100名獲獎的鄉村教師舉辦頒獎典禮,使他們成為當天的耀眼之星。

2018馬雲鄉村教師計劃180位教師中,來自河南省三門峽市的付賓堯和王曉奇兩位老師獲得提名。


2018馬雲鄉村教師計劃,三門峽市兩位老師獲得提名


付賓堯,男,大學專科學歷,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獅子坪鄉前莊小學,2012年考上了盧氏縣獅子坪鄉的特崗教師。獅子坪鄉在盧氏縣西南部,距盧氏縣城74公里,是海拔位置全縣最高,面積較大、人口密度較小的一個深山區鄉。帶著對山區教育事業的熱愛,我始終把“讓山區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教育”作為自己的目標。三尺講臺,是我無悔的選擇。在貧困的山區,在偏遠的鄉村,我默默守候著那份簡單而執著的人生信念至今已有6年。

一、堅守崗位,默默奉獻  
  2012年9月,作為一名特崗教師,我被分配在盧氏縣獅子坪鄉一所農村小學教學點——楊莊小學,距離鄉政府所在地16公里,距離縣城75公里,坐班車大概2.5個小時,地處偏遠,條件艱苦,冬天大雪封山甚至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和我理想中的工作地點相差甚遠,但看著孩子們一張張稚嫩可愛的小臉,讓我想起十幾年前的自己,我堅決的留了下來。我深知我是一個教學菜鳥,所以我積極參加了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和各種網絡培訓,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積極的從教育教學中總結教學經驗,不斷的進行教學嘗試,教學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受到校長和鄉教育辦領導的好評,我們學校除了我別的教師年齡都偏大,我就幫他們學習網絡課程,我的日常辦公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就這樣在楊莊教學點我一干兩年,在2012--2014學年,我受到了楊莊小學各位家長的好評,獲得全鄉舉辦的最美鄉村教師演講比賽的二等獎、兩次鄉級“優秀教師”稱號等獎勵。這兩年裡我看著孩子們的成長變化,看著他們變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種特有的人生享受。為了孩子,我更加堅定了自己能在一個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平凡事的信念。

二、傾注愛心,不斷成長  
  由於工作成績突出,2014年9月,我被調到了 獅子坪鄉中心小學,校領導把三年級的數學、四年級的英語、五年級兩個班體育課分給了我,並讓我當班主任,校長強調說:“這個班有很多學生是留守兒童,還有三個學生是父母離了婚誰都不監護,都是爺奶在當監護人,情況特殊,現在學校把這個班放心地交給你,有啥困難我們一塊解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不僅僅是生活和生理上的,情感教育和心理問題更需要關注。也從那天起我把做好“家長”工作作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讓孩子在玩中學,教孩子們學會做人做事,成為我工作的重點和挑戰。在他們學習之外我都會多一份關注,多一份細心的體察。真正要讓他們身心健康,僅僅老師的力量是不夠的,要把愛的種子植入到他們的同學心中,讓同齡人給予溫暖;要多跟在外打工的父母聯繫,適時的溝通,減少父母給孩子帶來的忽略和不經意間產生的傷害;多去看望家中照顧他們的老人,幫助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我組織學生看“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國慶閱兵儀式”“探索發現”等節目,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索知識的好奇心。由於學校缺乏專業的舞蹈教師,做為體育教師我覺得學校的大課間太單調了,於是我發動學生在電腦上學習舞蹈,然後讓學生教學生,一個學期的時間學生保質保量的學習了十多個舞蹈,這個舉動很快在全鄉流行起來。 不同的孩子需要的關心是不同的。從那以後,我就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進行耐心的思想教育,循循善誘,和學生們談心,召開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班會、留守兒童座談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活動的開展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孩子們都認為我是值得依賴的教師、又是知心的好朋友! 在這一年我真正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偉大。空餘時間我積極的學習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經驗、積極參加網絡培訓,從中學習了很多教育教學的先進經驗。受到了校領導和家長、學生的一致好評。這兩年我又分別獲得了2014--2016學年兩年的“鄉級優秀教師”稱號、“一師一優課”三年級數學縣級三等獎、市級三等獎。“一師一優課”數學縣級二等獎、市級二等獎。小學思想品德縣級二等獎第一名,市級二等獎的好成績。同年參與的課題獲得縣級一等獎。

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四年的努力,我積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2016年9月,我又被調到了獅子坪鄉最偏遠的教學點前莊小學當校長,這裡距離獅子坪鄉中心小學還有30公里,距離縣城110多公里,離家125公里,但我很驕傲的覺得這回全校學生都是我的學生了,我將更有機會想辦法讓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但事與願違,這個學校有兩個代課教師、兩個快要退休的教師,電腦基礎為零,我除了上兩個年級的數學課外,學校的各項雜物活都由我來做。這一年我購買了蘇霍姆林斯基的各種書籍閱讀、到網上查閱各位校長的先進經驗,認真反思自己的工作,逐漸理清思路、明確分工,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我可以把大量的時間用在家訪、探究教育教學上面,並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作為一個校長,我不僅要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還要兼顧學校、學生和教師的發展。藉著均衡創建這一東風,我努力改善教學點辦學條件:購置了40套課桌椅、給每個教室安裝1臺空調(獅子坪冬天酷寒),用以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購置新床鋪,改善學生的住宿的條件;翻新了學生食堂併購置了師生食堂的各種設備,改善師生的就餐條件;為每個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一臺,便於教師備課,瞭解山外的世界,更好地服務於教學。學校硬件改善了,還要提升軟實力。我多次組織教師去兄弟學校學習交流,總結先進經驗;通過學歷進修,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與此同時,我還帶領全體教師美化校園環境,提升辦學品味;多次進行家訪,瞭解家長需求。優雅舒適的校園環境為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學習氛圍,不懈的努力,受到社會一致好評。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兩年我帶的班級在2017年期中考試獲得全鄉第一名;我參加的2017年小學數學“一師一優課” 獲得縣級一等獎、市級一等獎的好成績;2017年被分別評為縣級優秀教師、鄉級優秀教師。我們學校的整體成績也保持在全鄉前三名。看著這些成績我覺得真的是不容易。


2018馬雲鄉村教師計劃,三門峽市兩位老師獲得提名


  王曉奇,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官坡鎮第一初級中學教師。出生在豫西國家級貧困縣盧氏深山區,七歲時因家裡打麥發生意外而失去整個左臂,後克服種種困難完成學業。高中畢業填報志願由於身體殘疾,很多專業受限。初中時的母校老師都勸王老師報師範學英語專業,因為山裡條件差,多數優秀教師紛紛進城,學校急缺專業性很強的英語教師。那時“當老師”對他來說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強光,照亮了灰暗苦澀的人生,讓王老師有了夢想,渾身充滿著前進的動力。大學畢業後,他毫不猶豫回到老家如願當上了一名中學英語教師,這一干就是17年。
  自從走上講臺每當看到孩子們在他的幫助下學會了知識,露出了會心的微笑時,王老師感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信心倍增。17年來,王老師連續多年擔任雙班英語教學工作兼任班主任工作,其中12年(2002,2003,2004,2005,2008,2009,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帶畢業班。他利用業餘時間自學英語本科課程,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水平。他總是在課前深入鑽研教材,結合學情和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課後認真反思總結,想盡一切辦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他的課堂永遠充滿著激情,教得用心,學生學得努力,別的老師總說他好像永遠有使不完的勁兒似的。為了上好一堂課,一隻手拿上課本板書就非常不方便,所以他經常把所講的內容在講課之前就背得滾瓜爛熟,這樣才能提高上課效率。為改變山區孩子“啞巴式英語”的學習狀態,王老師採取的的“瘋狂英語”教學法深受學生喜愛,效果顯著。在管理班集體方面,虛心向老教師請教,深入分析班級現狀,及時瞭解班裡每一名學生生活、學習和心理狀況,用自己的愛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不斷積累自己的治班經驗,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他覺得幹好一名班主任需要有五心:愛心、細心、耐心、熱心和信心。不拋棄不放棄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在班集體裡健康快樂地成長是他的工作宗旨。學生們都說我們的班集體就像一個溫馨的大家庭,而他就像他們的大哥哥,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漸成為一名英語骨幹教師和優秀班主任。17年來,看著多數昔日的同事紛紛進城,但他始終覺得:城裡不缺一個像我這樣的專業英語老師,但山裡不一樣。這裡更需要我,而我也特別喜歡憨厚朴實的孩子們。他教過的學生目前有2000多人,許多孩子憑藉知識走出了大山,考上了名校,如清華大學的趙天理,武漢大學的高馨馨,上海交大的楊進……成為了社會的棟樑之才。17年的付出和努力也得到了學生、家長和各級領導的認可和好評。王老師連續多年被評為鎮級優秀教師和優秀班主任。其中2014年所帶班級被市教育局評為市級文明班集體,他本人也被盧氏縣教體局和盧氏縣致先慈善基金會評為“名班主任”。2016年6月被評為“三門峽市師德標兵”,“感動崤函十佳人民滿意教師”,榮獲“三門峽市五一勞動獎章”。同年9月教師節期間他被評為“盧氏縣崗位標兵”,“盧氏縣優秀教師”,“感動盧氏最美教師”,“三門峽市政府有突出貢獻教師”,“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7年我先後被評為“三門峽市第九屆敬業奉獻道德模範”和三門峽地區“崤函好教師”。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許多學生自覺地以他為楷模,頑強不息,勤奮努力。所以所帶的班級班風正,學風濃,深受好評。教過的學生目前有2000多人,很多人已經憑藉知識走出大山,成為了社會的棟樑之才。最讓他自豪的是學生趙天理2012年考上了清華大學,打破了官坡鎮清華大學生零的記錄,在盧氏縣也是20年來的第一個清華生。
  始終懷著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他本人身殘志堅、敬業奉獻的經歷,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用自己的真情付出,為山裡孩子插上了夢想的翅膀。許多同事受他的影響堅守山區,默默奉獻。很多的學生大學畢業後也都紛紛返回母校,走上講臺,如年輕教師孫乾蓬、郭唐瑞、買林等,不勝枚舉。他們的迴歸為山區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增強了後備力量。為了使年輕教師儘快提高業務能力,王老師不遺餘力地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多聽他們的課並詳細提出改進的措施與建議。通過幾年的努力,他們也都成為該校教師中的骨幹力量。每學期召開家長會,通過家長會,王老師深切讓家長理解教育對孩子終身發展、對家庭未來的重要性,與家長交流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實行家校聯合,形成教育合力。對於留守兒童、學困生、德困生,他利用週末及時入戶家訪,深入挖掘問題根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併力爭使使們朝好的方向進步轉變。

  2016年5月20日盧氏縣電視臺教育時空欄目也對王老師的事蹟做了名為《獨臂教師的美麗堅守》的專題報道,引起強烈社會反響。2016年9月12日、2017年5月25日、2017年9月19日的三門峽日報西部晨風專刊先後對他的突出事蹟做過專題報道。2016年9月他被中央文明辦、中央宣傳部推薦為“中國好人榜之敬業奉獻類候選人”。2016年7月,10月,被作為道德模範兩次受邀參加文明盧氏活動晚會,他的事蹟令無數觀眾深受感動,倍受鼓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