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1戰機到底有多厲害?

小小醫學生


殲-31是中國研製設計的第二款五代戰鬥機,也是繼殲-20重型第五代戰鬥機的“簡約版”。該款戰鬥機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中航工業沈飛)自籌資金開發的項目,目前該款戰鬥機1.0版本已經成功試飛,並亮相珠海航展,後續的2.0版本也完成了試飛目前還在測試完善的階段。

殲-31從已經曝光的照片來看,機身體積並不算大,與美製五代F-35戰鬥機非常相似,是(中航工業沈飛)計劃未來能與殲-20形成高低搭配的中型隱身戰鬥機。殲-31採用了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全動平尾的正常佈局,兩側佈置大S彎進氣道,並有內置彈艙,從氣動佈局與外觀上來看有著還不錯的隱身能力和空中機動性,也基本符合第五代戰鬥機全身隱身化大機動的要求,可以輕鬆應對比自己低一代的第三和四代戰鬥機。

該款戰鬥機最大的優勢就是,全機身採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大大降低了戰鬥機本身的死重,騰出了更多的重量給戰鬥機的航電,發動機等要緊設備的加強。並且該款戰鬥機還採用了世界先進的戰機分段模塊化設計,全機組合拼裝只需要四大塊部件,就可以完成,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和提高了生產效率。(一旦有需求,該款戰鬥機就可以大量生產,用數量取勝)同時該款戰鬥機在其機尾的設計中,也留下了一定的伏筆,一旦中國自行研製設計的新一代中推發動機徹底成熟可用時,該機可以完全融合,並且可以使用全向矢量發動機尾噴口,獲得不俗的空中格鬥能力。


航空君


不算厲害,軟肋太多。

雖然粉絲中有很多FC-31的粉絲,但W君還是要說FC-31不厲害的。

這點要從沈飛的家底兒說起來了。

沈飛——江湖人稱沈霍伊,其歷史源頭是不斷的仿製其他國家的戰鬥機供應軍隊使用的。如果說研發能力實際上要被成飛和西飛甩出幾條街。

沈飛最早在共和國建立之前就存在,當時是滿洲國的產業叫做“滿洲飛行機制造廠”後來建國後被國家接收改名為112廠。得益於之前積累下的重工業基礎成了我們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殲-5的生產廠。但這樣也就奠定了沈飛的一個製造基調,仿製比設計更得心應手。


看下沈飛的作品:

殲-5仿製米格-17

殲-6仿製米格-19

殲-7仿製米格-21

殲-8在殲-7基礎上改制,將原本長度13.94米的殲-7拉長至21.38米,加裝兩臺發動機。速度是提上去了,但機動性極低

殲-8II,雜技殲-8的基礎上進行改制,換裝了雷達改成兩側進氣,部分的借鑑了米格-23的設計

殲-11,仿製的是蘇-27

殲-15,也並不是自主研製,而是仿製的當年從烏克蘭獲得的Su-33原型機(T-10K-3)

殲-16,仿製的是蘇-30MKK

這還只是成型裝備部隊的產品,那麼沒有成型裝備的還有類似於殲-13這樣的作品。殲-13或許大家不熟悉,那麼就先上個圖片吧:

沒錯!中國山寨版的F-16。正所謂外形大體像細節全沒有,和現在流行的假包假表屬於一個層次的產品。好在當年國家領導英明沒上這款戰鬥機。否則我能軍迷應該會有在美帝面前抬不起頭來的感覺吧。


為什麼說沈飛善於仿製不善於設計呢?咱們再扯點題外老話吧,要從殲-7說起來了。當年沈飛仿製殲-7成功後,國家由於國際形勢的考慮又在國營132廠和安順基地011建立兩個複製工廠,說到國營132廠和安順基地011大家或許不熟悉,國營132廠後來咱們叫它“成飛”,安順基地011後來發展成了“貴飛”。殲-7成飛這一支是作戰能力最強的殲-7。在成飛的殲-7的生產和設計一直跟隨著當年的時代潮流。

小帖士識別成飛殲-7的方式:成飛在殲-7左側增加一門30毫米機炮、機頭進氣錐由原來三級調節改為隨飛行速度作無級自動調節、進氣口的唇口半徑由0.5毫米加大到2.0毫米、換裝採用了高溫渦輪和空心渦輪葉片的渦噴7乙型發動機增大推力、將座艙蓋加高70毫米和擴大機翼整體油箱,簡稱“6改”

後面成飛有很長一段時間就是通過各種改進給殲-7續命。以至於現在的殲-7雖然停產但是退役的老飛機在國際市場上依舊有市場份額(這點很強!)。

但成飛沒有走最後仿製其他國家戰鬥機的路子,在不斷的發展自己的設計技術例如殲-9

雖然80年代下馬,不得不承認這是中國現代戰機的根。


題外話說了很多事吧,說會沈飛,如果一個設計企業只是在仿造,那麼很難吃透科技樹上的節點。早期仿造米格機,現在在仿造蘇霍伊,偶爾仿造F-16,現在弄了一個山寨的F-22。那麼這些被仿造的產品精髓是不是都掌握了呢?W君看來很難——樣樣稀鬆吧。常規佈局的F-22之前的設計積澱很多,現在弄一個FC-31還是像殲-13一樣:外觀大體像細節全沒有。這樣的戰機在沒吃透技術細節的前提下軟肋太多。


看幾個基本數據,FC-31的滑跑距離長達400米,內部武器掛點僅僅能掛2噸彈藥,升限16000米最高速度1.8馬赫……這是在逗大夥嗎?掛著五代機的牌的三代機而已。怎麼能說是厲害呢?


軍武數據庫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眾所周知,FC-31是由沈飛研製的中國第二款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根據航空工業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的《顧誦芬文集》(中國工程院院士文集)中的部分內容可以得知,中國第四代戰機大致立項於2006-2007年。在此之後,沈飛和成飛分別推出了自己的方案展開競爭。隨著2011年1月,成飛研製的殲-20首飛,沈飛在中國第四代戰機項目競爭中落敗成為了事實。

然而,就在殲-20逐漸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而沈飛四代機方案快被人遺忘的時候,2012年10月,被稱之為FC-31的沈飛第四代戰機首飛成功。但自此之後FC-31進度一直很慢。直到去年底,第二架FC-31才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按照以往中國軍工企業的傳統,作為裝備方案競爭中的失敗一方,都會被冠以出口型的代號,進行重新包裝並推向國際市場。FC-31也不例外,從他被給予“發財-31”而非“殲-31”這個中國軍方標準代號中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款專用出口的機型。

或許有網友會說,FC-31如果未來服役會和殲-20形成高低搭配。但在這裡筆者要告訴大家的是,其實對於中國空軍是不需要高低搭配的。在此之前的歷史上,唯一成功的高低搭配只有美軍的F-15和F-16組合,但這只是因為對手實在太不給力,美軍發現即便弄一款“相對低端”的F-16也足以秒殺全世界其他國家空軍,這樣的成功組合顯然建立在美國領先的技術實力上,所以F-15和F-16的高低搭配能夠成功就不足為奇了。而處在技術追趕位置上的中國,顯然需要將全部資源投入到最先進的殲-20項目研製裝備中,力爭未來能夠對抗美軍以F-22為首的第四代隱身戰機群。在最先進的殲-20都未能建立明顯優勢的時候,分散資源去研製裝備一款低端的FC-31,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另外,作為一款第四代隱身戰機,在作戰狀態下,各種武器彈藥必須裝載在機身內置彈倉中,再加上機身內要集成大量先進的傳感器,這就要求飛機尺寸不能太小。即便以美國領先全球的航空技術實力造出的相對“低端”的F-35最大起飛重量都超過30噸,這樣的數據連F-15都超過了,已屬於不折不扣的重型戰鬥機。根據中航工業公開的數據,FC-31最大起飛重量也達到了28噸,所以說,性能要求決定了第四代隱身戰機註定無法是一款輕型戰機,軍迷們意淫的F-31和殲-20的輕重搭配顯然無法實現了。

中國不是美國,不可能像財大氣粗的美軍那樣同時裝備F—22和F—35雙款重型隱身戰機,因此中國海空軍中已經沒有FC—31的位置,中航工業所有的資金、人力、技術都投在了殲—20項目上。其實在去年的珠海航展新聞發佈會上,中航工業的負責人已經說的很明確了,殲—20和FC—31,一種用於國內,一種用於國際市場推銷。這明確表示了,FC—31未來只是作為向國際市場推廣的機型,而殲—20才是中國空軍和海軍最終的選擇。


每日點兵



殲-31(中國編號:J-31,代號:鶻鷹,英譯:Gyrfalcon,英文:Shenyang J-31)戰鬥機,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第四代(俄國標準第五代)雙發中型隱形戰鬥機。

殲-31飛機,是針對國際市場需求研發的中型多用途戰鬥機,綜合作戰效能優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該機採用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全動平尾的正常式佈局,兩側佈置大S彎進氣道,配置內埋武器艙。

殲-31飛機具有高生存力:低雷達可探測性、低紅外輻射特性、優異的電子對抗性能、低易損性設計;多任務能力:強大的目標探測和外部信息綜合能力、優異的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大離軸角全向攻擊格鬥空戰能力、對地和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適應複雜氣象條件和廣地域使用能力;優異的綜合保障能力;高性價比。

殲-31戰鬥機從總體上來講,在氣動、隱身設計等方面,具備了四代機的所有特徵,在空戰方面對任何第三代戰鬥機,無論是F-15\\SU-27還是所謂的三代半戰鬥機颱風\\陣風都具有絕對優勢,但是其面對第四代戰鬥機的效果則難以確定。


阿爾法軍事


我國的FC-31已經有第二架成功進行試飛了,包括垂直尾翼、座艙蓋等眾多技術上的改進,令FC-31的綜合作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雖然FC-31有了新的進展,讓許多軍事迷們振奮了一把,但是他很難趕上四代機的時代,有可能像歐洲三雄或者殲10那樣,還沒出世就過時了。

首先FC-31的研製進展十分緩慢,而且產量會很低。2011年,殲-20試飛成功。第二年,第一架FC-31首飛,第二年才有了第二架。同樣是四代機,殲-20如今已開始量產,未來還會大量配備空軍部隊,而FC-31還保持著“慢性子”。這麼一來,FC-31就得不到空軍部隊的青睞了,因為遲遲不見量產啊。

回望當年,沈飛與成飛一起競爭中國第四代戰機項目。由於成飛的殲-20比沈飛的FC-31更早出現,併成為焦點,所以這場競賽是成飛獲勝。根據我國軍工企業的傳統,裝備方案競爭的失敗方,FC-31被重新包裝並冠以中國軍方出口型的代號“FC”,也就是發財的意思(一家之見)。既然要出口,那就更不受中國空軍歡迎了。

雖然FC-31的航電技術比較先進,但是相比殲-20,它的各項配備都要低上一籌。而且FC-31的發動機是採用俄羅斯製造的RD-93,沒有實現發動機國產化是它的一大限制。綜上所述,FC-31並沒有那麼突出,更沒有被冠以“殲-31”這個中國軍方標準代號。此前中航工業的負責人已經明確表示,FC-31未來只會是一款向國際市場推廣的機型。

儘管網友們對FC-31的第二架戰機試飛十分關注,但是FC-31不會出現在未來我國的空軍和海軍中。


利刃巨透社


殲31是國內稱謂,其正式編號FC-31,代號“鶻鷹”,是中航工業推出的一款隱形外貿戰鬥機,定位於多用途中型雙發戰鬥機。主要瞄準第三世界國家的戰機更新換代需求。
FC-31“鶻鷹”


隱形戰機

殲31性能如何?從目前來看只能說不是很突出。目前殲31只生產了2架驗證機,試飛頻率也不高,遠低於同期殲20的水平,讓人懷疑其是否能夠如期進行量產。雖然殲31之前已經多次在航展中公開亮相過,並且也進行過飛行展示,但效果卻並不是很好。原因是殲31飛行展示中變暴露出的問題很多,顯得很不成熟,並且其公佈的性能參數跟另一款中型外貿隱形戰機F-35相比,差距甚大,這讓外界懷疑其是否算真正的隱形戰機。
鶻鷹公開的性能參數
,跟F-35相比並不出色

其中從殲31公開展示中可以看出,“鶻鷹”還是有很多亮點的。比如,不同於殲20採用的DSI+全動尾翼設計,殲31並沒有採用鴨式佈局,而是採用常規氣動佈局,跟F-35和F-22很像。但是,殲31又不同於F-35中型單發隱形戰機的定位,它從設計之處就是一款中型雙發戰機,理論上擁有比單發的F-35更強大的動力,機動性和速度會更加出色。另外,殲31擁有大型內置彈倉,從目前公佈的照片來看,其腹部主彈倉可以容納4枚空空導彈,未來隨著導彈小型化技術的突破,可以實現擴容到6枚,達到目前F-35的水平。
FC-31(上)


和F-35同角度對比圖

殲31從曝光以來一直備受關注,呼聲很高,很多軍迷想要其成為中國下一代中型多用途戰機和艦載機的目標機型。但從目前來看,殲31依然只是中航工業內部型號,並未得到中國軍方的認可,也並未進行投資。未來殲31是否如願成為中國下一代中型隱形戰機,形成和殲20“高底搭配”的局面,還是一個未知數。
殲31上艦圖


兵者詭道也


到現在也沒有殲31這個叫法,只有FC-31隱形戰鬥機。

性能的話,航電水平不明,不過從我國其他戰鬥機的航電水平來看,AESA雷達是肯定的。不過沒有殲20類似的EODAS光電分佈式孔徑系統,無法在不使用雷達的情況下探測到敵方戰機,而安裝了該系統的殲20與F-35則可以在30公里以上的距離探測到敵戰機,美國自己做過的實驗證實F-35的光電分佈式孔徑系統在70公里探測到了F-22。其飛控系統由於FC-31採用常規構型,複雜度會低很多。

具曝光的照片來看,FC-31內部主彈倉能攜帶4枚中距彈,目前沒有曝光過有格鬥彈倉。載彈方面據稱能攜帶500公斤制導炸彈,不過長度可能無法使用空地導彈和空艦導彈。

WS-13E發動機試車了一段時間了,性能在中推中還算可以,而且FC-31執行空優任務的時候由於載彈重量輕,可能可以通過加力進入超音速巡航並關閉加力保持超音速巡航一段時間。而沒有鴨翼或矢量噴口也導致FC-31的機動性能可能沒有超機動性。

綜合來說作為一款隱身的中型機,FC-31幾乎沒法獲得國內訂單,不過本身就是出口機型,性能在五代機中算是中等。


列昂尼德圖波列夫


這個問題只有在實際戰鬥中才可驗證它的戰鬥了有多大。

在專家看來應該有許多的優越性,已經前衛。

在老百姓看來,這些兵器最好是沒有用武之地,國家才安定。


帶點落後跟不上



愛寵君


試飛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