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規劃案例|浙江天目青頂田園綜合體

鄉村振興規劃案例|浙江天目青頂田園綜合體

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意義重大。本期,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帶您走進浙江天目青頂田園綜合體,帶您瞭解茶葉產業鏈在裡葉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大意義。

必要性和意義

天目青頂自然資源豐富、知名度、市場有優勢,打造浙江青頂田園綜合體,對促進青頂的農業發展有積極的輻射意義。

天目青頂,又稱天目雲霧茶,產於臨安縣東天目山。早在西漢元始年間就有梅福天目植茶的記載,至今已有二千餘年的歷史。後因戰亂,生產工藝幾近失傳。1979年,臨安市對天目雲霧茶進行挖掘研究和創新,恢復生產,命名為"天目青頂",並先後採取了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促進茶葉產業發展。

產業鏈及說明

臨安是中國有機茶發祥地,是"杭為茶都"建設的重要基地,2012年被中國茶葉學會授予"中國名茶之鄉"榮譽稱號。全市茶葉總面積6.5萬畝,均獲得全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證。其中,採摘面積4.8萬畝,有機頒證面積10000畝,新發展無性系良種面積14000畝。2012年茶葉總產量1996.4噸,總產值2.67億元。茶葉基地主要分佈在太湖源、高虹、板橋、於潛、潛川、太陽、天目山、湍口、清涼峰、龍崗等十個鄉鎮。近年建成省現代農業茶葉示範園區2個,杭州市都市農業示範園區3個,專業村4個,省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3000畝。成立了市茶葉產業協會,統一管理"天目青頂"證明商標、地理標誌。現有工商登記企業19家,合作社18家。茶葉加工廠98家,獲得QS認證茶廠19個。生產經營大戶70餘戶。茶葉主要品種有天目青頂、天目龍井、天目毛峰、天目香雪、天目紅茶等系列名茶和蒸青、炒青等大宗茶。

" 天目青頂茶,雲霧地帶茶園一萬多畝,現已形成批量生產,年產量可達5噸左右。從1989年至1994年,除內銷外,先後銷往荷蘭、加拿大、德國、美國、日本和香港地區。

項目定位

以青頂產業鏈為基礎,延伸相關茶葉文化,建設農村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建設多位一體的休閒農業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項目策劃

1. 青頂產業種植園:以種植青頂項目為基礎,引進先進技術,按照國家綠色原料生產基地種植標準,建社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開展茶葉觀賞休閒體驗活動,實現天目青頂的種植模式與品牌。

2. 茶葉文化園區:以青頂的景觀化種植業為主,根據不同的成熟程度,開展采摘休閒活動,並配合多種形式的品茶活動。

3. 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根據項目產業園區的現狀,利用互聯網+,建立電商平臺,發展電商交易,定期開展展銷活動,打響品牌知名度。


查看更多項目策劃規劃內容請聯繫作者。

作者: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院。部分文字,如侵即刪。聯繫電話:010-82838985

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院"專注三農,服務城鄉",提供規劃設計、產品定製、園區運營、數據信息、科研合作等一攬子、接地氣實現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的綜合解決方案、科技產品和專業服務。業務聯繫電話:153213691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