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曾向汶川災區捐贈1個億,如今卻連工人工資都拿不出

在東莞的長安鎮,有一家歷經20年從小鎮工廠發展成為擁有十幾個基地的大型企業。它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它的廣告曾席捲整個飲料界。

它就是加多寶涼茶,只不過這個家喻戶曉的大品牌,最近有點兒“涼涼”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終於搶回紅罐使用權,部分工廠卻停產了

這家公司曾向汶川災區捐贈1個億,如今卻連工人工資都拿不出

​就在9月7日,加多寶與王老吉的“紅罐之爭”終於塵埃落定,雙方可以共享紅罐包裝。得知這一好消息時,加多寶集團總裁李春林還曾對媒體表示,上市計劃有望在提前完成。

這明明是一件好事,可幫助加多寶登上熱搜的並不是這場歷經多年的“紅罐之爭”,而是停產、裁員、資金緊張等負面新聞。

據衛士藍高端獵頭瞭解,加多寶位於各地的工廠,有很多都已出現問題。如東莞工廠已經停產,大量工人已辭職;杭州工廠不止停產,並有拖欠員工工資的問題;而位於清遠的兩家加多寶工廠則存在大規模裁員的現象;四川工廠雖然沒有完全停產,但據員工反映“一個月只生產幾天”。

事出必有因。這一系列不正常現象的背後,就是加多寶所面臨的艱難困局。停產、裁員、欠薪,怎麼看都是資金鍊出現了問題。換句話說,現在的加多寶很缺錢。除了沒有大企業注資以外,與王老吉之間的愛恨糾葛,賠償,價格戰等也都消耗了加多寶大量的資金。

國內某知名飲料企業高管向衛士藍高端獵頭透露,“為了節省成本,摳出更多的錢來,加多寶內部正在進行大的調整。裁減生產線,裁員,精簡機構,合併部門,能搞的動靜都搞了。”

那麼,加多寶能度過這次的災難嗎?

商業信譽受損,玩資本套路結果翻車

這家公司曾向汶川災區捐贈1個億,如今卻連工人工資都拿不出

目前,加多寶在全國範圍內出現了大面積缺貨,很多網友也反應已經很少在超市看見加多寶了。除多個工廠停產以外,中糧停止對加多寶供罐也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

據悉,加多寶因未履行協議,先後與國內兩大包裝巨頭——中糧包裝和奧瑞金鬧翻。得罪合作伙伴,損毀自己的商業信譽,加多寶此舉無疑是在自找麻煩。

雖然中糧現在已經恢復對加多寶的部門供罐,但是其並未放棄對加多寶的法律訴訟。加多寶仍要面臨資金緊張、產能緊缺的雙重困局。

而此前有傳言稱,加多寶為儘快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欲借殼上市與負債累累的中弘股份進行重組。不料中弘股份剛剛對外發布消息,就在第二天遭到了加多寶的否認。這臉未免打的快了點兒。

無論加多寶與中弘股份之間的真相到底如何,加多寶欲借殼上市,快速圈錢的打算可是落空了。回想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加多寶向災區捐贈1億的壯舉,那時加多寶堪稱民族企業代表,優秀的不得了。

如今卻與合作伙伴不合、拖欠員工工資,停產斷貨,不復當年。

加多寶的自救計劃

這家公司曾向汶川災區捐贈1個億,如今卻連工人工資都拿不出

加多寶曾在其2018—2020年中期發展規劃中表示,未來的戰略目標為二次創業、開源節流、整合優勢資源、三年內實現公司成功上市。

衛士藍高端獵頭注意到,除了應對當前困境的對策以外,加多寶將自救稱為了“二次創業”。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加多寶大有從頭再來的架勢,只不過此時的市場環境早已不是涼茶行業高增長的黃金時期了。

李春林在加多寶內部進行了一系列以“節省成本,調整團隊”為目標的改革,撤銷幹部食堂,引進先進的管理系統,精簡數據處理團隊,但加多寶終究還是要面對這個殘酷的市場。

面對這種情況,加多寶除了調整組織結構以外,還非常需要一位高瞻遠矚,擁有戰略思想的大將,他可以是戰略分析師或職業經理人,或行業內的頂尖管理人才。他們可以幫助加多寶重塑品牌想象,拿回市場份額,甚至有可能在涼茶市場以外的區域重新開闢一片新天地。

那麼問題來了,加多寶涼茶如果真的“涼”了,王老吉會漲價嗎?你還會選擇喝涼茶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