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機構眼中的“外資”
隨著A股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一度作為點綴的外資在A股的佔比越來越高。 在今年外資持續大量湧入、而受情緒主導的內資買入乏力的背景下,不僅北上資金流入已經創下新高,外資投資A股的佔比與傳統強勢機構如基金、保險開始接近。
據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A股外資持股12016.33億元,佔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例為5.39%,(其中R/QFII持股佔3.6%,陸股通北上資金持股佔1.8%),公募基金和保險在A股中投資總額約為1.9萬億、1.5萬億,佔全部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重約8.4%、6.7%。海通估算,截止7月底,外資持有自由流通市值比例約6%。另據海外資產管理Robeco公司的數據,A股自由流通市值中外資佔比在今年年初還只佔2%。
相比較,公募基金在最為鼎盛的2007年最高佔比達到40%,降到目前不足9%,外資從年初2%升到接近6%,這一升一降之間顯示A股的市場結構正地悄然發生變化。
Wind數據顯示,外資正在通過香港和內地的互聯互通渠道不斷湧入。截至本月9日,今年以來滬港通北上資金流入1286億元,深港通北上資金流入945億元,合計淨流入規模達2231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同期增長近50%,超過2017年全年淨流入規模。
統計全球最大新興市場基金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sETF持倉發現,截止9月6日,該只規模達到302億美元的基金已經買入A股股票達到2.32億美元,約佔其0.76%,與指數權重接近,可見其已經跟隨指數在最近數月建倉完畢。這意味著僅該基金在最近3個月內,就為A股帶來了約數十億元資金。
外資眼中的“國家隊”
但近日,高盛投資組合策略研究小組的分析師們過對中國“國家隊”的策略和財務能力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後發現,“國家隊”的規模遠比此要大:
“我們將中國‘國家隊’定義為,在2015年市場動盪期間以支持市場為目的而創建的金融機構(例如中央匯金投資公司),或是在市場崩盤前就已存在,並在動盪時期積極參與A股市場活動的金融機構(如中國證券金融公司)。
根據我們的定義,中國‘國家隊’的總資產市值為1.5萬億元人民幣(佔A股市場自由流通量的5.8%,佔A股市值的2.9%),截止2018年上半年,共有22只“國家隊”基金。”
從A股持倉量來看,中央匯金投資公司和中國證券金融公司是目前“國家隊”裡規模最大的兩個成員。並且自2015年出手干預以拯救市場以來,“國家隊“的總持倉量一直都非常穩定。
從行業來看,截至第二季度,銀行和工業板塊佔“國家隊”總市值的37% (約5000億元人民幣) ,而電信和房地產板塊僅佔3.8% ,總計550億元人民幣。更重要的是,在資產配置上,“國家隊”重倉銀行、能源和保險板塊,對消費類和科技板塊持倉較低。
高盛還提到,與大多數投資者一樣,中國“國家隊”也在尋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每一筆人民幣支出的影響。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國家隊”通常會關注上證綜指中權重佔比較高的10只成分股:具體來說,前10大成分股占上證綜合指數權重的28%,但它們的平均自由浮動比率僅為26%。因此,干預這些股票(縮小買賣價差)可能是支撐市場的一種非常有效方式。
換句話說,高盛認為“國家隊”支持市場有三個關鍵性標誌:買賣價差收窄、換手率上升,權重最大的公司的回報率高於大盤指數。
A股熊途漫漫的當下 外資欲再有動作
大盤1月底跌破周線上升通道下軌,多短期均線空頭排列並形成均線壓制。5月底以來大盤在去槓桿、嚴監管及外貿環境變化等多因素影響下走出周線七連陰,指數屢創新低。
許多外資認為現在的A股估值已經處於歷史低位,從長期投資角度,現在買入不會有太大問題,一些大型海外投資機構已經開始補倉。香港某大型外資機構的A股基金經理就表示,在目前A股估值下跌以後,會對自己已經持有的一些個股進行補倉。
位於香港的美國外資的一位高層表示,外資目前對A股的信心要顯著高於內資。和2015年A股的“瘋狂”上漲時,許多外資因為看不太懂而冷眼旁觀不同;目前的一些個股的價值機會還是比較確定的。
她指出,從中長期看,中國提出的經濟目標和經濟結構轉型都可以實現,許多投資者“只因生在此山中”因而會比較悲觀。貿易戰更多是短期的情緒,可能會影響到一些出口相關企業,而最直接的則是對市場情緒的影響。
也有基金經理指出,從外部環境來看,北向資金流入的一個原因就是全球資產的重新配置。由於美國股票上漲太多、估值太高,因而許多外國投資者需要重新分配其資產。大型外資公司不會去猜測市場時點,去準確押在市場最底部,而目前不少A股股標的估值已經符合其投資要求。
(來源:巨豐財經綜合中國基金報、華爾街見聞)
閱讀更多 巨豐理財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