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協科普大篷車走進大別山走進貧困縣

中原大地,秋高氣爽。21輛科普大篷車裝載著400多件科普展品,分別從河南的東西南北4個方向出發,將導航目的地共同設定在了大別山區。

在9月15日舉行的2018年河南省暨鄭州市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喻紅秋對“河南省科協科普大篷車走進大別山走進貧困縣活動”進行了授旗。就此,一場承載大別山區兒童科學夢想的大型科普集中行動在信陽市下轄5縣的115所鄉鎮中心小學拉開序幕。



河南省科協科普大篷車走進大別山走進貧困縣


“當科學家是無數中國孩子的夢想,我們要讓科技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為孩子們尊崇嚮往的職業,給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讓未來祖國的科技天地群英薈萃,讓未來科學的浩瀚星空群星閃耀!”在2018年的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為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熱情,建設科技強國實現中國夢提供了重要遵循。

千燈萬盞,不如心燈一盞。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河南省科協與信陽市委、市政府共同舉辦了這次科普大篷車走進大別山走進貧困縣活動。省科協黨組書記曹奎在2018年河南省暨鄭州市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表示:“把小型科技館搬到學校去,並通過實際觀察、操作這些具有參與性、體驗性和互動性的科技展品,激發廣大青少年學生的科學興趣,啟迪科學思維,培育創新創造精神,從而從小立志投身科學的崇高理想。”

信陽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大別山區是我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之一,大別山在信陽境內長約200公里,佔豫南山地的80%。信陽市委副書記劉國棟介紹:“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信陽大別山區各縣的科普陣地建設比較滯後,還不能滿足群眾特別是孩子們對科學的渴盼。”

9月17日,河南省科協科普大篷車走進大別山走進貧困縣首站活動在新縣舉行。省科協副巡視員楊金河在主持活動時說:“這是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重要舉措,也是河南科普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活動。省科協首次將全省各地21輛科普大篷車彙集一起,走進大別山區的河南5縣,把科技展品、科技知識送進校園,讓青少年親手操作,學習科技知識,感受科技魅力,鑄就科學夢想,厚植科技創新後備人才沃土。”



河南省科協科普大篷車走進大別山走進貧困縣



青少年科技後備人才是國家未來科技競爭力的關鍵所在。當下,精準扶貧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扶貧工作中強調,扶貧必扶智。

9月17日10時許,新縣泗店鄉初級中學副校長張文新格外興奮,科普大篷車剛停在校園,他就幫著志願者抬展品、安裝、走線。“以前就聽說過這些設備,科技含量高、可參與度和感染力強、易學習易操作,非常適合激發和培養青少年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與此同時,在10餘公里外的箭廠河鄉初級中學,操場上整齊擺放了30多件科普展品,被眾多學生圍得水洩不通。在一件名為梵天塔的展品前,八年級數學老師吳世貴一邊指導著學生操作,一邊講解:“梵天塔遊戲中蘊含許多值得研究的數字問題,例如可以用到數學歸納證明,也可以用疊加法推導,這些都是數字中非常重要和常用的思想和方法。”

為切實為活動提供堅強保障,在省科協精心策劃組織下,省市縣科協三級聯動,整合全省科普大篷車資源,制定了科學的活動實施方案,精確落實車輛調度、巡展線路設計、志願者講解培訓、組織學生參觀體驗、安全保障措施等各個環節。

為確保孩子們在活動現場不僅能觸摸展品、操作展品,還要能真正理解展品背後的科學原理,省科協還在9月12日下午,在潢川縣舉辦了河南省“科普大篷車走進大別山區”科普展品講解員培訓班,邀請鄭州科技館專業講解員為100多位來自各鄉鎮中心小學的老師志願者們進行了展品講解、課堂輔導、安全組織學生參觀、帶電展品注意事項等系列培訓。

河南省科協科普大篷車走進大別山走進貧困縣

固始縣洪埠鄉直中心小學校長臧貴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培養青少年科技英才,僅靠學校力量還不夠,還需要充分發揮科教聯合的力量,科技界與教育界共同發力。“科普大篷車千里奔赴大別山區,送來的是科學的種子。這些‘種子’將在老區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芽,成為他們追求科學夢想、實現人生出彩的新起點。”

活動開展的數天裡,VR展示、跳舞機器人表演和科普大篷車車載展品等豐富多彩的展示內容,不僅受到了學生的熱愛和追捧,就連學校的老師也時常圍觀互動。

洪埠鄉小學校長陳明道感慨地說:“這些偏遠山區的學生難以接觸到優質科普資源和科普展品,就連我們的老師也幾乎沒有機會接觸,這次活動對於全校師生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機遇,給我們帶來了一次科普的盛宴。”

新縣陳店中心小學的老師說:“希望在以後能有更多的機會舉辦這樣科普活動,培養孩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講科學的興趣和習慣。”

固始縣胡族中心校教師張仁富說:“扶貧,就要先扶智和志,只有智力和志趣扶起來了,才是授人以漁,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扶貧。科普大篷車走進貧困山區,就展現出了扶貧扶智的新力量,希望這樣的活動能持續辦下去。”

伴隨著科普大篷車走進大別山走進貧困縣活動先後在新縣、固始的開展,所到之處總能瞬間吸引到所有人目光的追隨。

站在對面的小朋友為什麼在鏡子裡是反的?陀螺怎麼會往高處滾?明明不相連的擺錘怎麼會互相牽動?滾筒裡的雄鷹怎麼會飛起來?滑滑梯的坡度曲線是怎麼算的……“哇,好酷呀!”“好神奇呀!”孩子們在驚歎的同時,都會爭先恐後動手操作,相互間還談論科普展品的運行道理。這次活動對他們而言是一次別開生面的科學實驗,不僅達到了豐富知識積累、同時也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科普大篷車展品滿足了學生對科技知識的渴求,讓每一位學生親身體驗科技活動,加深對科學原理的理解,感悟科學的深奧。為了配合本次活動,本報圍繞科普大篷車展品內容,精心製作了專刊10餘萬份,並在活動期間向115所鄉鎮學校免費發放。在活動現場,學生們一邊看著報紙,一邊在科普展品上進行操作的畫面屢屢上演。

“科技實在太神奇了,真是大開眼界啊,希望科普大篷車能常來我們學校!”現場有學生激動地告訴老師,“這次參觀科普大篷車,讓我見識到了好多東西,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科學知識,長大後我也要發明創造高科技的東西。”

9月19日上午,固始縣楊集鄉中心小學臨時停電,多項對電力有需求的科普展品只得“停機”。看到孩子們失望的表情,校領導當即向上級部門彙報協調,不到十分鐘便借來了發電機,讓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校長鬍劍說:“除了不想讓孩子們失望,更主要的是,這次活動明顯激發了師生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營造了良好的現代科學文化氛圍。”

固始縣副縣長張增偉說,省科協發揮科普大篷車機動靈活的“科普輕騎兵”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彌補了農村科普基礎設施和科普公共服務短板。“這次活動規模大、覆蓋面廣,對大別山區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助力鄉村振興必定產生積極影響。”

科普大篷車不僅開展青少年科普教育,還深入開展教育、健康、生態和文化等扶貧,通過科普展板、播放科教片、發放科普資料等形式,向廣大農民進行簡單、直觀、經常性的滲透式宣傳,為產業解難題、為群眾送技術,開展健康知識宣傳,移風易俗、抵制封建迷信等活動,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使精準扶貧工作效果更加顯著,努力打通貧困山區科學傳播“最後一公里”,提升當地群眾科學素質,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今後,省科協還將陸續組織科普大篷車走進伏牛山區、走進太行山區等活動。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