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袁大頭「錢」景一片大好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北洋政府為了整頓幣制,劃一銀幣,於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頒佈《國幣條例》十三條,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國幣條例》規定:"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為價格之單位,定名為圓","一圓銀幣,總重七錢二分,銀八九,銅一一","一圓銀幣用數無限制",即以一圓銀幣為無限法償的本位貸幣。根據這一規定,於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後由造幣總廠及江南造幣廠開鑄一圓銀幣,幣面鐫刻袁世凱頭像,俗稱"袁頭幣"或"袁大頭"。


為什麼說袁大頭“錢”景一片大好


袁大頭”在錢銀保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我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撒播最廣、影響較大大的銀元種類,也是近代我國幣制革新中的一個重要人物。由於它是實物錢銀,介於人們對貴金屬的認可。


為什麼說袁大頭“錢”景一片大好

​幾年來民國三年袁大頭價值飆漲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今年是2018年,距離所謂的“民國”元年剛好106年,無論是二手市場還是拍賣市場,1914年鑄造的老銀元都成為了市場中交易較多的品種。然而,對比一些同時代、地區發行的銀元,1914年銀元交易紅火價格走高幅度不多,適合長線興趣收藏,不適合中短線投資。廣東收藏者洪先生手中藏有1枚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的錢幣,是他祖傳下來的,那時候,民國初年的銀元只有“袁大頭”時髦,“其餘的都被當成廢品處理,小販反正不懂。幾元錢一枚處理的也有,100元賣一堆的也有。”如今卻拍出天價。

​時間過去了20多年,錢幣市場的價格不斷上漲。對照宋雅拍賣行2012年的拍品報價表,洪先生髮現:自己的幾枚銀元已經價值60萬~170萬元,比當年的淘貨價超出了200倍之多,遠高於房地產價格的增長速度,十分令人驕傲。對於同樣的老銀元,品相不同,價格差異很大。”洪先生介紹說,他的幾枚銀元都是袁世凱頭像的,但這枚圖案清晰,能賣60萬元以上價格。

​​“民國三年袁大頭”市場瘋漲的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銀元起源於15世紀,始鑄於歐洲,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是銀鑄幣的通稱。銀元是舶來品,它初入中國,大約是在明朝,但大量流入,則在清乾隆年間以後。市面上有像三帆銀幣、竹子銀幣、甘肅造袁大頭等一些發行較少的銀元。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存世最多的銀幣品種可數袁世凱頭像銀幣,俗稱“袁大頭銀元”。


為什麼說袁大頭“錢”景一片大好


“袁大頭”,是對鑄造於民國初年鐫有袁世凱側面頭像壹圓銀幣的一種俗稱。因其首鑄於民國三年,又有稱“民三”者,此類別稱由來已久。作為民國軍閥銀幣的領頭羊,“大頭”系列對錢幣收藏愛好者來說,並不陌生。“袁大頭”銀元的誕生,也是銀元發展的必然結果。在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為了解決軍費和提高個人政治地位而發行的銀元貨幣,因這些銀元鑄有他的側身圖像而得名。

​​國際金銀價位的漲跌,也刺激了傳統的收藏市場,近五年的時間,民國年間的“袁大頭”可謂漲跌不停。即使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的衝擊下,“袁大頭”也能保持穩定的價格不跌。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袁大頭”的收藏依然有較大的價值空間。此外,對於長期投資而言,短期內的價格動盪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據瞭解,北京2018拍賣會的古錢、銀錠、機制幣專場上捷報連連,一枚廣東七三反版7.3錢銀幣以92萬元高價成交。在目前市場上,即使是普通的“袁大頭”,也已從上世紀90年代的百元左右漲到現在的幾十倍,升值幅度頗大,一些品相好的更是不用說了。


為什麼說袁大頭“錢”景一片大好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由於它是實物貨幣,介於人們對貴金屬的認可,以及對歷史文化強烈的認同感,因此收藏的人不在少數。“袁大頭”的變現能力比較強,這也是藏家看好的因素之一,“錢”景一片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