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起,投資賺錢多了兩個新路子!

9月28日,也就是明天,中證會發布兩個新的指數:

“中證香港中國中小綜合指數”(簡稱:港中國中小)和“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1040指數”(簡稱:中國互聯網1040)。

一看這兩個指數的名字,就能夠知道它們的大致來歷:

前者是在港上市的內地中小企業,後者是在海外上市的內地互聯網企業。

至於發佈的目的,中證公司表示說是為進一步豐富指數體系,為投資者提供新的分析工具和投資標的。

對於咱們來說,就是多了兩個投資賺錢的新路子!

下面本君來重點剖析下這兩個新的指數,看看到底值不值投資~

中證香港中國中小綜合指數


據本君瞭解,“港中國中小”(930924)是第一個納入在港上市的內地中小企業的指數。

選樣方法長這樣:

a.剔除樣本空間內過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額排名後20%的證券,同時剔除過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額不足500萬港幣的證券;

b.從剩餘證券中剔除中證香港100指數樣本股;

c.從上述剩餘證券中選取中國內地企業作為指數樣本股。

目前看來,按照這個標準來選的話,選出來的股票應該還可以。

我看了一下,指數的樣本股總共383只,其中有一些耳熟能詳的品牌,比如心連心、愛康、海信、匯源、美圖等。

我們以前如果想要投資港股指數,主要是“恆生指數”和“恆生國企指數”,可是這兩個指數多是在港上市的大型國企,中小企業基本沒有。

於是,中小企業的投資機會就沒了,是個遺憾的事情。

中小企業雖然營收和利潤的穩定性不足,但通常,成長性會高於業務模式成熟、盈利穩定的大型企業。如果能夠選擇其中發展前景較好的標的入手,投資收益會更加客觀。

這個指數未來值得關注,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我們可以多多觀察。

一旦指數的表現穩定,想必很快會有基金公司盯著它發行最新的指數基金,拭目以待。

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1040指數


而“中國互聯網1040”(931120)就不怎麼稀缺了,因為市場上已經有好幾只類似的指數,

這是除中國互聯網指數(H11136)、中國互聯網50指數(H30533)、中國互聯網30指數(930604)之外的第4只海外上市的互聯網指數。

我看了一下,樣本股特別少,只有43只。

數量雖然少,但是重要的一個都沒漏。

像騰訊、阿里、百度、網易、京東、攜程、愛奇藝、微博、陌陌、唯品會、眾安在線等都包含在內。

去年前赴後繼在美股上市的幾個金融科技股,比如宜人貸、樂信、趣店、和信貸也被納入樣本名單。

可以發現,總體還是美股上市的互聯網企業佔比居多。

如果以後想要投資這些互聯網企業,我們等於又多了一條路子。

然而有點尷尬的是,雖然美股不斷創新高,而互聯網企業卻逆勢下滑了,中概股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這個關頭成立這樣的指數,短期內走勢可能不會太令人滿意。

一次性買入?還是定投買入?


“一夜暴富這種事情應該不存在財富配置領域,但日積夜累倒也能得到不小的驚喜。”

對於投資股市,瞭解本君的看官應該知道,我一直是通過定投基金來參與的。(“為何不直接買股票?”呃……一部血淚史……)

大家都知道基金定投具有平攤成本、分散風險的優勢,但有不少看官仍然有這樣的疑問:

“我已經買了基金,還需要做定投嗎?一次性投資和基金定投,到底哪個好?”

我舉個栗子你就會有答案了,假設在股市2015年最高點的時候,有兩類人:

前者選擇從這個點開始定投指數,後者選擇在這個點一次性買入,想知道兩類人群的業績表現嗎?

咱選取四大指數滬深300、上證綜指、深圳成指、中證500指數模擬一下這期間的定投收益。

市場四大指數的定投收益VS一次性收益:

明天起,投資賺錢多了兩個新路子!


(時間:2015年6月12日至2017年7月11日)


選擇定投的投資者,雖然堅持每月扣款、分批入場,但除了滬深300的投資收益有6.95%,還可以勉強接受外,其他三個指數就不行了。

更不用說,上證綜指、中證500指數還是虧損的,也難怪基友們信心動搖,也是可以理解。

但是,反觀一次性投資的收益,已經不是一個“慘”字可以形容了。

無論你投資的是哪一個指數,結果都相當慘烈。最慘的是投資了中證500指數的投資者,本金幾乎被腰斬,想要回本更是長路漫漫。

我們之所以選擇基金定投,就是看中了其在市場震盪中,可以將成本不斷攤平,顯而易見,基金定投完成得很好。

特別是,在投資滬深300指數的過程中,定投的微笑曲線已經再次發揮了神奇的力量,雖然只是一個非常微小的弧度,就已經帶來了收益。

可以說,你一旦做好了選擇,“堅持”就是基金定投唯一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