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去美國坐牢的機率不到1%,放心還是失望?

1、美國的傳統

首先在美國,本來就有對名人下套的傳統,像科比、泰森、邁克爾傑克遜都被搞過,一開始半推半就,後面就告性侵,訛一大筆錢,公眾人物還真沒辦法,只能花錢消災!

劉強東去美國坐牢的概率不到1%,放心還是失望?

查查當年這些人的資料就知道了,但對大佬們來說,錢都是小事,醜聞傳出來,對當事人的生意,對政治前途,都是毀滅性的!

此次,劉強東性侵事情,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事件一出,美國三大媒體(紐約時報、美聯社、華爾街日報)集體放到“頭版頭條”,罕見至極,生怕有人看不到這則醜聞!美媒啥時候對中國企業感興趣了?細思極恐!正因為他們刷屏報道,掀起了國內瘋傳熱潮,直接把劉強東送上熱門,成為了全民狂歡。

劉強東去美國坐牢的概率不到1%,放心還是失望?

2、此行的目的

這半年,京東股價跌了也不少,劉強東是急著去維護華爾街的關係,急著開拓美國甚至是國際市場。

從中可知,他這次去美國的目的是商務活動,不是去浪,不是專門去參加名流party。

劉強東去美國坐牢的概率不到1%,放心還是失望?

3、誰是最終的受益者

京東是在美國上市的企業,其投資人和股東大多是華爾街的大佬。早期依靠資本給京東發展融資,後來才有了騰訊的參投,雖然京東的投票權是牢牢把控在劉強東的手上,但絕大部分股份卻是華爾街的資本強控。

京東儘管在過去幾年也一直是賬面上的鉅額虧損,但是這背後的資本,仍然是賺的盆滿缽滿。

之前國內有個著名的事例,馬雲的阿里巴巴被軟銀和紅杉等國際資本控股,馬雲不甘心,另起爐灶資產轉移,創立了支付寶,氣的外國人牙癢癢,但一點辦法都沒有。

於是,劉強東開始學馬雲移花接木,直接把兩大項目獨立融資,這才惹惱了華爾街,他們擔心的事逐漸成真,正如馬雲把支付寶搞走一樣,劉強東拿優質資產獨立運營,股權自己掌握。

2013年,劉強東成立了京東金融集團,而且為了防止股權沒清理乾淨,在2017年6月,京東金融又進行了一次股權重組。

至於京東三架馬車之一的物流板塊,劉強東一直機智的沒有成立公司,對外開放,而是以一個獨立的事業部在運行。2007年自建物流,2017年4月才宣佈成立京東物流集團,隔了十年才成立公司,足見對華爾街的防備有多深?

這兩大板塊都是2017年重組或者成立的,劉強東此舉,直接惹怒華爾街,之後資本直接攤牌,從去年開始瘋狂做空京東!

連十幾年來一路支持京東的高瓴,今年一季度也大幅減持京東股票,從14億美元直接降到7億,包括高盛等華爾街投行,也在紛紛減持!

眼看著金融和物流插不進去,華爾街就達成共識就,死磕京東業績差負債高,壓低京東估值,打擊股價,打擊創始人劉強東的信心!

他們認為,如果沒有物流和金融資產,只是純電商,京東根本撐不起這個450億美元估值!

股價持續下跌,對創始人的壓力有多大?要知道在8月17日,汽車工業巨頭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突然崩潰痛哭。

馬斯克稱:過去這一年,被空頭折磨得痛苦不堪,是我職業生涯中最艱難和最痛苦的一年。

劉強東去美國坐牢的概率不到1%,放心還是失望?

4、手段卑劣昭然若揭

採用緋聞和若有若無的事件,讓當事人百口莫辯,這是華爾街的老套路。華爾街對京東做空,京東市值狂跌260億美元。 劉強東作為京東帝國的掌門人,面對跌跌不休的股價,壓力也很大。據知情人透露,劉這次出國,試圖和華爾街達成一個有限性共識。但在某些關鍵利益上沒有談妥,導致這場商業戰爭升級。

如今,京東的股價斷崖式下跌,除了本身業績不夠好,更大的壓力來自華爾街。這次劉強東深陷性侵,華爾街的目的一目瞭然。

對華爾街來說,做空市值只是第一步,未來,阻止京東金融、移動支付進入美國,把京東金融、物流等優質資產拿回來,逼迫劉強東徹底出局,可能才是最終目的。

劉強東去美國坐牢的概率不到1%,放心還是失望?

根據美國警方公佈的消息,劉強東是被“釋放”(Release from Custody)而非被“保釋”(Release on Bail),這個認定非常重要!

劉強東美國律師也表示,他99%幾率不會被起訴,相信不會面臨指控,警方最終或道歉!

劉強東去美國坐牢的概率不到1%,放心還是失望?

期待,中國企業家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