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殺死女兒10歲同學:以暴制暴,可是這代價太大了

父亲杀死女儿10岁同学:以暴制暴,可是这代价太大了

父亲杀死女儿10岁同学:以暴制暴,可是这代价太大了

| 水木君

父亲杀死女儿10岁同学:以暴制暴,可是这代价太大了

在這起事件中,沒有人是勝利者。

有的只是兩個破碎的家庭,和無法彌補的人生。

父亲杀死女儿10岁同学:以暴制暴,可是这代价太大了

這兩天,溫州瑞安市一位家長殺害女兒10歲同學的新聞一直緊緊牽動著大家的心。

根據警察的最新通報,犯罪嫌疑人林某是隆山小學一個女孩的家長,因為被害的這個10歲男孩在學校弄傷了女兒眼睛而心生怨氣,一氣之下,跑到學校來複仇。

父亲杀死女儿10岁同学:以暴制暴,可是这代价太大了

有知情人說這個小女孩一直以來都很軟弱,更是被這個被害的小男孩欺負了很久。

案件還在持續調查,真相的揭曉還尚待時日,但孩子爸爸這一場替女復仇卻引發了一場全民熱議,最令人驚訝的是,評論區裡,大部分人都支持這個父親,也有不少人說出了自己童年遭受過的欺凌和虐待。

校園欺凌幾乎每天都在上演,除了個別案件走進公眾視線成為焦點,大部分孩子的委屈根本沒人知道。

閨蜜的一個遠房妹妹,今年也才16歲,可她退學已經4年了。

這個小姑娘的媽媽在她十歲的時候不幸去世,爺爺奶奶也早就不在了,小小年紀的她只能和自己的爸爸相依為命。

父親工作很忙,把她寄宿在當地一個相當不錯的學校,本以為集體的溫暖能讓她變得開朗,可沒想到,竟是噩夢的開始。

起初,同學們只是因為她是單親帶著有色眼鏡看她,漸漸地開始越玩越大。有人逼她幫忙背書包、打飯,有人開始對她推推搡搡,各種難聽的話更是家常便飯。

好好一個孩子,成績一落千丈,整個人精神恍惚,不僅不去學校了,連家門也不出了。

過去,我從來不願意相信孩子會變成惡魔,可這些年,無論是新聞裡,還是身邊事,都有太多作惡的熊孩子,而更可怕的是,有些傷害,一旦發生,對於一個人的一生都有著不可逆的影響。

很多自卑內向的成年人背後,都經歷過很多不為人知的傷害。

父亲杀死女儿10岁同学:以暴制暴,可是这代价太大了父亲杀死女儿10岁同学:以暴制暴,可是这代价太大了

其實,校園暴力的普遍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我們總以為被人打了罵了,才算是遭遇了暴力。

但實際上,一個輕蔑的嘲笑也足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三毛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才華橫溢,卻被抑鬱症所困。很多熟悉她的人都說,三毛一生的性格都和中學的那場作弊事件有關。

三毛喜歡語文,對數學卻沒什麼興趣。初二那年,數學成績更是一落千丈。被數學老師看在眼裡,經常惡語相向。

三毛是個要強的孩子,她發現數學老師每次出的題都是以前的習題,於是她發憤圖強,生生把那些公式和題目背了下來。

結果,得了全校第一的滿分。可就是這個滿分成了三毛的噩夢。數學老師覺得打臉,認定三毛作弊。為了測試三毛的水平,老師重新出了試卷,三毛果然得了零分。

數學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給三毛畫了個大花臉,還讓她出去走一圈。這一次,三毛的自尊心徹底被擊垮了。

《最強大腦》裡曾經去過一期連說話都不利落的數學天才,被稱為中國雨人的周瑋。

在採訪他的短片裡,周瑋說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學習,可當有人問他喜不喜歡上學的時候,他卻果斷地搖頭說,不喜歡,因為在那裡,他遭受過很多嘲笑。

周瑋的媽媽還講到一個故事,周瑋平時能喝三碗稀飯,但在學校卻只敢喝半碗,因為他怕上廁所,被其他孩子嘲笑。

周瑋還落下個毛病,寫著寫著東西,就會四處張望,都是過去被嘲笑的後遺症。周瑋媽媽說,自己的兒子一點都不傻,可她卻無力向這個世界解釋。

那期節目裡,評委梁冬哭了,就像他的道歉:“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淘氣過,不過今天我要對我曾經嘲笑過的每一個人懺悔。”

並不是每一種作惡都驚天動地,有時候,我們不經意間就會成為加害者。

知乎上有人曾經討論過一個問題:那些遭受校園暴力的受害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未亡人”的答案很戳心:

“性格越來越極端,感覺自己整個人都要分裂了。


別人看起來可能是很開朗的一個人,但是隻有自己待著的時候才明白自己是多麼陰暗。


我像個變態一樣詛咒那些欺負過我的人,但又怕真的再遇見他們。”

校園暴力對孩子的傷害,可能一生都不會痊癒。而更令人痛心的是,作為成年人的我們,無可奈何。

父亲杀死女儿10岁同学:以暴制暴,可是这代价太大了
父亲杀死女儿10岁同学:以暴制暴,可是这代价太大了

所以,或許很多人能理解這個父親的無奈。

有時候正義就是會遲到,所以人們會在等待的期間選擇為自己做主,迴歸最原始的以暴制暴,在走投無路忍無可忍中爆發。

一個孩子,面對校園欺凌,能如何反抗?找老師,頂多是批評教育,收斂一陣子後,等來的怕是變本加厲。

所以當被欺凌的人發現處境難改的時候,會陷入無助絕望。而長時間的委屈悲憤,一時間爆發出來,往往是一場又一場更大的悲劇。

所以,暴力終究是違背道德和法律,用它來解決問題,問題只會永遠循環下去,無解。

就像最近上映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裡的唐小米,與惡龍纏鬥久了,自己終成為了霸凌女主角的惡龍。

而這次瑞安一案的父親,為了報仇,不惜動用法外暴力,卻也親手葬送了陪伴女兒成長的機會,於這一家人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

這讓我想到小說《彷徨之刃》中的父親,在女兒被兩個未成年人凌虐殺害後,為復仇而成為被警方通緝的殺人犯。

小說中女兒的遭遇可以讓任何父親失去理智,可現實中,根據警方通報,小姑娘的眼睛只是輕微疼痛,並沒有就醫,也沒有休學。

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的最後吶喊:

“救救孩子!”

在今天看來仍像是一句哀嘆。

明明那個“吃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可孩子們還是會遭遇樁樁件件讓人出離憤怒的事。

父亲杀死女儿10岁同学:以暴制暴,可是这代价太大了

校園生活是孩子們成長的必經之路,可未必每個人都走得順遂快樂。

校園何嘗不是一個小社會,有陽光的一面,也有陰暗的角落。

那些欺凌事件,更多時候,孩子們不敢說,獨自默默忍受,鬧到天下皆知的時候,往往已事態嚴重。

作為家長,捧在手心裡的寶貝被人欺負,那種痛苦,我懂。可是,以暴制暴,無非是把整個家庭推向另一個深淵。

被欺凌的遭遇也許只是一時無奈,但善惡一念間,誤入歧途往往會造成一世的悔恨。

很多人說起這次事件都提到一句話,熊孩子不好好教育,等到社會教育的時候就沒那麼容易了。

所以,為人父母,一方面我們要教會他們如何保護自己,另一方面更要告訴他們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不要欺負弱者,珍惜每一個遇見的人。

父母在教育上偷的懶,將來都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坑。有時想想,父母對孩子最大的保護,莫過於教他做一個好人。

本期話題

你怎樣看待這次的暴力事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