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丨交通工具的變遷,你見證過多少?

從前的車馬很慢,書信很遠。如今各地修路、交通管制、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動車高鐵……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社會變化日新月異,交通工具也與時俱進,越發地便捷暢快。人們的交通工具隨著改革開放40週年的更替究竟經歷了哪些變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交通工具的變遷,你見證過多少?


70—80年代

手板車 手扶拖拉機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交通工具的變遷,你見證過多少?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交通工具的變遷,你見證過多少?


那個時候,很多人的出行只能依賴手板車。一方面能夠運一些糧食,一方面還能拉人。所以說,那個時候板車的重要性溢於言表。而後來,農村有了手扶拖拉機。當時,一個村裡能夠有一兩臺,簡直就是福分。主要的用途就是運輸以及耕地。


80—90年代

自行車 摩托車 拖拉機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交通工具的變遷,你見證過多少?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交通工具的變遷,你見證過多少?


據說,在80年代後期,自行車才開始火起來。當時有名的自行車製造廠就是飛鴿、鳳凰,永久。但是,那個時候,有少部分有錢人,開始有了一輛摩托車。而承擔運輸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東方紅拖拉機。


90—00年代

彎梁自行車 公共汽車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交通工具的變遷,你見證過多少?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交通工具的變遷,你見證過多少?


90年代後,街頭的彎梁自行車是漸漸地風靡了起來。而且,一些喜歡時尚的年輕人,越來越中意摩托車。而在汽車方面,主要就是天津大發。而更有實力的土豪,能夠買款桑塔納,不亞於現在買款賓利、勞斯萊斯。


21世紀

小汽車 共享單車 共享汽車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交通工具的變遷,你見證過多少?


不得不說,21世界的今天,在交通工具上的變遷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小轎車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不管是土豪,還是普通老百姓都能夠開上汽車了。而且,尤其是在這幾年,自主品牌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經濟水平不斷提升,造車成本不斷降低,低到幾萬元的奇瑞QQ,高到幾百萬的奔馳、寶馬,都已經不稀奇。

從步行和牛馬車,到自行車、摩托車再到小汽車的變化,只是百姓出行方式變遷的一個縮影。今天的我們,外出可以用共享單車低碳出行,可坐班車、火車跨縣市遠行,也可以坐豪華輪船周遊列國,坐飛機比當年騎摩托車都常見。改革開放40年,公共交通和私人代步工具的變遷,都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大大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還有心中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如今,家庭購買汽車已成常態。國家想盡辦法為人們出行提供多樣、快捷方便的良好條件,下大力氣發展軌道交通和公共汽車,提倡低碳出行,試點建設首條自行車“高速路”。人們在享受改革成果的同時,出行理念也在逐漸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放棄私家車,改乘公共交通或自行車,轉求環保、方便、快捷出行,只為綠水青山。這就是改革開放40年給人們的出行帶來的最大變化——環保高效、選擇多樣!

改革開放四十年丨交通工具的變遷,你見證過多少?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