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股份主業首度虧損439萬 羅建文父子套現11億持股減半

開元股份主業首度虧損439萬 羅建文父子套現11億持股減半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記者 徐佳

原為煤質分析儀器行業第一股的開元股份(300338.SZ)低迷數年,去年押寶職業教育業務實現業績翻身,卻遭實控人父子三人及重要股東頻頻減持。

資料顯示,去年3月開元股份分別溢價1770.48%、11292.53%取得恆企教育和中大英才絕對控制權,增加14億商譽,正式開展儀器儀表和職業教育雙主業發展。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從2017年5月開始,開元股份實控人羅建文、羅旭東、羅華東父子三人減持動作不斷,相繼通過協議轉讓、定向減持、大宗交易等方式累計套現11.04億元。三人合計持股比例由2017年上半年末的61.53%下降至如今的29.7%,持股比例減少一半。

同時,羅華東協議轉讓股份的交易對方也在入股開元股份未滿一年之時,開啟了“連軸”減持計劃。

上半年儀器儀表業務虧損439.82萬

開元股份原主要從事煤質檢測儀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2年7月上市,成為煤質分析儀器行業第一股。但上市三年後,受宏觀經濟以及煤炭產業增長乏力等因素的影響,公司業績大幅縮水僅剩零頭。

2014年至2016年,開元股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07億、2.82億、3.41億,同比增長8.86%、-8.1%、20.69%;淨利潤分別為4893.79萬、379.35萬、589.16萬;同比增長2.35%、-92.25%、55.31%。

主業低迷,開元股份開始謀求轉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2016年8月,開元股份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分別作價12億元、1.82億元收購恆企教育100%股權和中大英才70%股權。彼時,由於兩大標的資產總額、資產淨額、營業收入分別占上市公司的148.43%、181.85%、112.06%,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2017年3月,兩大標的並表後,開元股份開啟儀器儀表、職業教育的雙主業運營之路,業績得以實現大翻身。

去年,開元股份實現營業收入9.81億,同比增長187.67%;淨利潤1.6億,同比增長超26倍;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同時暴增9倍,達到3.42億元。報告期內,公司職業教育業務佔營收比例達到了62.62%,儀器儀表業務佔比為37.38%。

今年上半年,開元股份依然保持亮眼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8億元,同比增長91.12%;淨利潤6535.64萬,同比增長18.6%。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儘管兩大標的並表後,職業教育業務板塊因體量較大沖減了原有的儀器儀表業務佔比。但儀器儀表業務在去年保持穩定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卻出現大幅下滑。具體來看,上半年開元股份儀器儀表及職業教育業務營收比例分別為14.22%、85.78%。其中,檢測分析儀器產品、燃料智能化產品、配件及其他等三大產品營收同比分別減少16.23%、26.77%、29.13%。

與此同時,包括恆企教育、中大英才在內的三家重要子公司現金流均有所下滑。報告期內,恆企教育、中大英才分別實現淨利潤6330.98萬、1016.08萬,同比增長60.2%、4.76%;分別實現經營性現金流7302.09萬、866.39萬,同比下降4.76%、26.05%。由於火力發電等下游行業客戶需求下降,部分燃料智能化管控系統完工驗收速度放緩,開元股份儀器儀表製造業務營收同比下滑18.96%,淨利潤虧損439.82萬元,經營性淨現金流-1515.91萬元,同比下降10.47%。

羅氏三父子及參投方相繼減持

儘管業績回暖,開元股份實控人三父子及公司高管卻減持動作不斷。

長江商報記者查詢發現,2016年4月開元股份控股股東、實控人羅建文及其子、公司總經理羅旭東曾作出半年內不減持的承諾。彼時,二人持股比例分別為25.89%、17.81%。羅建文另一子羅華東持股比例為17.83%,三人分別為開元股份前三大股東,合計持股比例達到61.53%,同為上市公司實控人,擁有公司絕對控制權。

2017年5月,恆企教育原第一大股東、現董事長兼總經理江勇與羅建文達成協議,羅建文定向減持1125萬股給江勇。加上出售恆企教育時獲得的股份對價,截至2017年上半年末,江勇直接持股比例達9.72%,成為第四大股東。羅建文在因這筆定向減持獲得2.48億元現金的同時,持股比例也下降至15.9%,其兩子羅旭東、羅華東的持股比例分別為13.22%、13.23%。

2017年9月,羅華東將3406萬股股票以21.47元的均價分別轉讓給共青城禾元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

合夥)(下稱“禾元投資”)和昌都市高騰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昌都高騰”),持股比例直接降至3.2%,套現金額約7.31億元。禾元投資和昌都高騰因此分別持有上市公司5.02%股份,在開元股份2017年報中僅次於羅建文、羅旭東、江勇,為公司第四、五大股東。儘管今年6月至9月開元股份有部分董監高小幅增持2.9萬股,但羅旭東仍在“堅定”減持。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3月至5月底,羅旭東共減持483.32股公司股票,減持均價在16.92元-19.81元,與開元股份同期價格基本持平。

但在9月19日和20日,羅旭東分別折價11.39%、9.17%,以8.09元、8.22元的均價減持310萬股、130萬股,兩日成交金額達3576.5萬元。粗略計算,羅建文父子三人近一年多以來合計套現11.04億元。根據公司最新公告,羅建文父子三人持股比例合計為29.7%。此外羅建文、羅華東、江勇的質押率分別為36.49%、59.56%、99.999%。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年內開元股份持續下挫,新進入公司股東名單不足一年的禾元投資也因低於融資擔保“紅線”,而被券商強制減持34萬股。此後,禾元投資繼續減持298.61萬股,持股比例減少至3.97%,並計劃在12月4日之前減持不超過2%公司股份。

此外,2013年開元股份部分首發限售股解禁不久,公司高管已開始相繼減持。長江商報記者粗略計算,不包括羅氏三父子在內,近年來公司部分董監高累計增持14.74萬股公司股票,耗資約333萬元,但合計減持了46.52萬股公司股票,累計套現金額達1008.6萬元。以前復權股價來看,截至9月21日收盤,開元股份報9.01元/股,近4個月內最高跌幅達54%。

商譽一年飆升至14億

收購轉型提升業績,但鉅額商譽問題仍需要關注。

收購恆企教育和中大英才當時,兩家標的採用收益法評估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分別為12.09億元、 2.61億元,增值率分別為1770.48%、11292.53%。

此次收購後,2017年末,開元股份的商譽由上年末的390萬增長至14.1億元,一年間暴漲360倍,佔期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的比例高達66.85%。

同時,開元股份期間費用快速增長。去年,公司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分別為2.28億、1.7億、1995.72萬,同比增長180.02%、256.14%、2266.4%,合計約4.18億元,佔當期營收比例高達42.6%。上年同期該項指標為37.5%,而今年上半年增長至57.3%。

彼時,交易對手方許下業績承諾,2016年度恆企教育所產生的扣非淨利潤不低於8000萬元,2016年和2017年度恆企教育所產生的扣非淨利潤累計不低於1.84億元,2016年至2018年度恆企教育所產生的扣非淨利潤累計不低於3.192億元。

中大英才給出的業績承諾為2016年度所產生的扣非淨利潤不低於1500萬元,2016年度和2017年度所產生的扣非淨利潤累計不低於3500萬元,2016年至2018年度所產生的扣非淨利潤累計不低於6500萬元。

從完成情況來看,2016年和2017年,恆企教育業績完成率為104.09%、103.88%,合計實現淨利潤 中大英才的完成率分別為106.84%、111.68%,均完成了兩年的業績承諾。

按照原有業績承諾,開元股份將對標的超額完成部分給予交易對方25%的獎勵。但在今年1月份,公司發佈公告稱,兩家標的均放棄了合計約388萬元的獎勵。

需要注意的是,恆企教育近兩年也在不斷併購,特別是併入開元股份後,相繼收購了天琥教育、多迪網絡部分股權及其分公司、分校區的控制權。

其中,恆企教育在控股58%的基礎上,於2017年7月再收購多迪網絡(後更名為牽引力教育)32%股份。

但牽引力教育自2017年全年虧損1256萬元後,今年上半年再次虧損2573.28萬元,令市場對開元股份14億鉅額商譽表示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