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的獅子來石獅?竟然是真的!

故宫里的狮子来石狮?竟然是真的!

故宫里的狮子来石狮?竟然是真的!
故宫里的狮子来石狮?竟然是真的!

玉獅子、銅獅子、陶瓷獅子、琺琅獅子,深藏在故宮的珍寶背後,都有什麼故事呢?如今,在家門口,我們就能去一一體味,賞獅情畫意。今日上午,為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石獅建市30週年,由故宮博物院、石獅市人民政府主辦,石獅市博物館承辦的“絲路獅緣——故宮獅文化珍寶展”隆重啟幕。

故宫里的狮子来石狮?竟然是真的!

這是北京故宮博物院首次在縣級市舉辦獅文化特色展。石獅籍慈善家許榮茂捐贈的國寶《絲路山水地圖》,也首次走出故宮,來到捐贈者的家鄉參展。至12月15日,本次展覽將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憑票入場。

緣起:許榮茂牽線搭橋 促成國寶到石獅參展

故宮的珍寶來到石獅,還要感謝世茂集團許榮茂先生的牽線搭橋。

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主任嚴勇說,長期以來,許榮茂先生對故宮的事業都很支持。在香港一次宴會上,許榮茂一聽說故宮養心殿維修工程,還有資金缺口,正在民間進行募捐。他主動提出把8000萬元缺口補上,並立刻打款到賬。

去年得知《絲路山水地圖》在個人收藏家手中,並且有意進行拍賣後,故宮博物院也有意去競拍,但因資金有限,怕無法拍得。“這件國寶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許榮茂先生知道後,馬上用2000萬美元將它買回來捐贈給故宮。這是很大的善舉。”嚴勇稱,在許榮茂的牽線搭橋下,此次在故宮186萬件珍品中,他們精選出41件精品,首次以“獅文化”這個題材來設展,並首次來到縣級市。

故宫里的狮子来石狮?竟然是真的!

“獅子題材本身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吉祥如意的寓意。中國雖然不產獅子,但引進中國後,不僅在宮廷,也受到民間大眾的廣泛喜歡。”嚴勇說,獅子的文化內涵可以體現在玉器、瓷器、漆器、銅器、琺琅等不同的材質上。此次的展品中,比如一些藏傳佛教文物,很多都沒展出過。這些展品反映藏傳佛教的文化,也反映西藏雖然離獅子更遠,獅子卻仍受歡迎。此外,展品中還有一些皇帝和后妃等使用的冊寶、印章,代表權勢,也都非常珍貴。

故宫里的狮子来石狮?竟然是真的!

“絲路獅緣——故宮獅文化珍寶展”中的展品均與獅子有關,分為“絲路花雨”“紫禁印象”“獅情畫意”“海絲傳奇”四個部分。展覽旨在讓“國寶”走入尋常百姓間,體現讓“文物活起來”的文化魅力。

石獅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宏表示,目前,第一輪搶票已結束,國慶放假後,他們會啟動第二輪搶票活動,搶10月8日後的門票。如果是單位或是團體想參觀,可以與博物館直接聯繫預約,無需搶票。

珍寶之一《絲路山水地圖》

211個地理座標 講述了被黃沙掩埋的歷史

故宫里的狮子来石狮?竟然是真的!

《絲路山水地圖》來到捐贈者的家鄉展出,是此次展覽的一大亮點。“這是一幅由明代內府使用的青綠山水手卷。從繪畫風格上說,這幅地圖深受明代著名畫派‘吳門畫派’的影響,採用的是中國傳統的青綠山水畫法。”故宮博物院專家介紹,這幅地圖繪製於明代中後期,運用傳統中國青綠山水的畫法,寬0.59米、全長30.12米,氣勢恢宏。從內容上說,這幅地圖標註了從中國甘肅省嘉峪關到天方國(今沙特阿拉伯麥加)、戎地面(非洲東北部地區)的遼闊區域內的211個地理座標。許多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如中國的敦煌、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阿富汗的赫拉特、伊朗的伊斯法罕、敘利亞的大馬士革等均在地圖上有所反映。標註雖都用漢字,但其實涉及了突厥語、蒙古語、粟特語、阿拉語等諸多語言。由此可見,這幅地圖具有很高的藝術性與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

故宫里的狮子来石狮?竟然是真的!

“這211個地理座標清晰地描繪在地圖上,每一個地理座標背後,都有一些歷史故事。有的座標如今已經掩埋在黃沙之中。這件珍寶是‘一帶一路’精神的濃縮,可以通過研究它,去追溯當年在絲綢之路上所演繹的故事。”石獅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宏表示,《絲路山水地圖》反映了明代中國在絲綢之路沿途展開各項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盛況,證明了十六世紀前期,中國人對世界地理知識處於領先地位。當時的中國人有完整清晰的世界格局,非常豐富的世界地理知識。“這來源於中國人開眼看世界。圖中顯示了絲路的文化交流,說明文明是在開放中發展的。”他說。

珍寶之二:掐絲琺琅獅形香薰

琺琅工藝從希臘傳入中國 又從中國銷往歐洲

此次的展品中,有不少是精美的掐絲琺琅工藝珍品。其中一件明代的獅形香薰造型雄健,比例適度,採用掐絲、鏨刻兩種工藝恰當地表現出獅子頑皮可愛的形象。身下無座,顯得生動而無所約束。

故宫里的狮子来石狮?竟然是真的!

李國宏說,香薰點燃後,香氣是從獅子的嘴巴里吐出來,有安神、淨化空氣的作用。“琺琅工藝本來是起源於希臘的,羅馬傳播到中亞後,波斯手工藝人又進行了提升,在宋元的時候傳入中國。”他介紹,中國的手工藝人吸納學習了國外技藝的優點,再進行提升,在明代景泰年間,就成熟了。再到清代康乾年間,琺琅工藝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工藝品遠銷東南亞和歐洲。歐洲的貴族也都以能有一件中國的琺琅工藝品為榮。“這段歷史,就顯示了文化交流互動融合進步。”

珍寶之三:青花獅子戲球圖三足爐

青花原料來自國外 成品再銷往國外

展品中,有一件明正德年間的青花獅子戲球圖三足爐。三足爐上有幾隻獅子栩栩如生,正在玩弄著腳下的一個繡球。據悉,御窯瓷器中,獅子戲球圖案約出現於明代早期,成化時期及以後較為流行。

故宫里的狮子来石狮?竟然是真的!

“這件青花瓷色澤柔和,線條飄逸,與白瓷對比,更顯柔和。”李國宏說,青花瓷此前中國也有燒製,但效果經常不太理想。有一說法是,鄭和下西洋時,從國外的阿拉伯、波斯等地進口一種叫蘇麻離青的礦物後,放到景德鎮的官窯燒製後,發現青花瓷比以前更漂亮。以後,原料礦石就隨著海上絲綢之路,從國外進口到中國,燒製成青花瓷後,再外銷出去。這也體現了絲路上各國之間互通有無,互相學習,成果共享的歷史。

珍寶之三:雍正壽山石印章

展品中,有一些是皇家御用或后妃用的獅形印章。其中,白壽山石雙螭紐“獅子園”印、壽山石獅紐“圓明主人”印格外引人注目。因為它們都是雍正皇帝御用的印章。

據介紹,獅子園坐落於承德避暑山莊西北部的獅子嶺下。康熙五十一年(1772年)賜予皇四子雍親王胤禛,作為其來山莊時的臨時府邸。“獅子園”印是雍正帝於雍親王藩邸時期的代表性印章之一,為橢圓形。另一枚上的“園明主人”,方形,為雍正帝自號,表明其心志與個人修養,意味十足。

故宫里的狮子来石狮?竟然是真的!故宫里的狮子来石狮?竟然是真的!

“兩枚印章體型不大,雕工精細。背後另有一段故事。”李國宏介紹,圓明園是康熙帝暢春園旁邊的一處皇家園林,是康熙48年賜給胤禛的。“圓有圓潤、包容、圓滿之意,明有清正、清明、正大光明之意。”他說,在當時的奪嫡鬥爭中,3年中,康熙帝兩次將自己住過的園林賜給胤禛,說明胤禛就算不是唯一的繼承人,也是經過權衡考慮選出的可以信任、交接的繼承人了。因此,兩枚印章都很受雍正帝珍視。

珍寶之四:獅吼觀音與文殊菩薩

見證“獅文化”在中國廣泛傳播

展品中,有一部分是佛教器具,其中就有一尊清代銅鍍金文殊菩薩和一尊獅吼觀音。北京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員王碩介紹,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 ,音譯又稱文殊師利、曼殊室利等,其意為妙德、妙吉祥、妙樂,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普賢、觀音、地藏菩薩同為釋迦佛之脅侍。

故宫里的狮子来石狮?竟然是真的!

因文殊表佛智,故其成為佛陀智慧的化身,經常協同釋迦宣講佛法,在國內以山西五臺山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在佛教圖像中以獅子為坐騎。展出的這尊清代銅鍍金文殊菩薩,通高26.2、底寬21.2釐米;髮髻高挽,以枝蔓狀髮箍綁束,頭戴五葉冠,象徵五佛智。其面相方圓,額頭高廣,眉目清秀,嘴角含笑。上身佩戴各式配飾。雙手於胸前結說法印,且手持莖蔓蓮花,蓮花置於兩肩外側,左側蓮花上呈現出經書,象徵無上智慧。右側蓮花上呈現出寶劍,象徵智慧之劍,可斷一切煩惱。因此,寶劍、經書也成為文殊菩薩標識性法物。文殊下身穿短裙,雙腿結遊戲坐姿,側身騎在獅子背上,獅回首作獅吼狀,象徵佛智能威猛。獅子下承蓮花寶座。此尊文殊像形制規整,雕刻細膩,具有清代內地造像的典型藝術特徵。

在佛造像題材中,獅吼觀音像中也有獅子的形象,是明代世間崇奉的常見造像題材。展品中的一尊明代銅獅吼觀音像,高40、長30、寬21釐米。觀音側身遊戲坐於獅背上,上身斜披仁獸,雙手持蓮枝,蓮枝婀娜,線條流暢,纏繞雙臂,受到了藏傳佛教造像的影響。獅子項帶飾纓鈴,四肢蹲臥,扭頭回首,張口欲吼。獅吼觀音與騎獅文殊和騎象普賢,在明朝時是佛教造像中常見的題材組合。

專家指出,獅子形象之所以在華夏大地上大放異彩,完全是由於滲透了中國文化的血液。潛移默化的中國獅子,獨立於世界藝術之林,堪稱中華一絕,而威而不怒的獅子,更是中華民族覺醒和強盛的象徵,這也是時至今日國人十分推崇“獅文化”的根本精神之所在。通過欣賞這些北京故宮珍藏的佛造像題材精美展品,讓觀眾可以更為直觀地感受到“獅文化”與佛教文化的淵源流長。

海都記者 林天真 田米

故宫里的狮子来石狮?竟然是真的!


故宮裡的獅子來石獅?竟然是真的!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贊

故宫里的狮子来石狮?竟然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