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賢惠的妻子,聽聞丈夫戰死沙場,絕食七日而死,何等忠烈!

一位賢惠的妻子,聽聞丈夫戰死沙場,絕食七日而死,何等忠烈!

要說這位女子就不得不提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據資料顯示張自忠將軍是抗日戰場上犧牲最高的將領。而這位女子就是張自忠將軍的妻子,她叫李敏慧。下面我們先來說說她的丈夫,再來了解她。

一位賢惠的妻子,聽聞丈夫戰死沙場,絕食七日而死,何等忠烈!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山東省臨清人。抗日戰爭時期任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不幸犧牲。

李敏慧出生在一個家境優越的官宦家庭,但是她沒有讀過書,別看她沒有讀過書,比起有的讀書人她卻是懂得民族大義,也很賢惠。17歲時嫁給張自忠將軍,婚後兩人非常恩愛。在戰爭年代,雖然自己是一個沒有文化的女性,但是也深深懂得“家國”意義。雖然"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用自己的方法在背後默默的表達對國家、對丈夫的愛,去激勵抗日將士奮勇殺敵。

一位賢惠的妻子,聽聞丈夫戰死沙場,絕食七日而死,何等忠烈!

張自忠將軍犧牲後,李慧敏並不是第一時間得知自己犧牲的消息,而是在兩個月之後聽到這個噩耗的,悲痛欲絕。她深知自己一個女性沒辦法為國盡力,但是也不能苟且偷生的活著。她說“我丈夫為國戰死沙場,我不難過,雖然我自己是一個女性,但是在家國面前人人有責。”

她在顛沛流離中照料一家老小,四年未能見上丈夫一面,把思念和擔憂藏在心裡,默默地支持著為國殺敵的丈夫;當丈夫以身殉國後,她就將自己的家事全部處理好之後,自己絕食七日而死,追隨丈夫的腳步。她一個弱女子,以一種柔而剛的方式堅定不移地表達自己對祖國、對英雄深沉的愛。

一位賢惠的妻子,聽聞丈夫戰死沙場,絕食七日而死,何等忠烈!

現在我們不能簡單的用烈女殉夫的傳統觀念去理解將軍夫人的殉夫行為,將軍殉國、烈女殉夫,臨危盡節,方烈千秋。雖然她並不是第一人,古代也有,但是李敏慧在張自忠將軍犧牲時年僅50歲,這是令人惋惜的!

死後他們夫妻被合葬在重慶梅花山麓。梅花山原名雨台山,後來馮玉祥將軍將雨花山改名為梅花山,親書"梅花山"三個大字,刻於墓前石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