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順迎到逆流,爲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孤獨

網上很流行這樣一句話:

友情這東西,玩好了就是小時代,玩掰了就是甄嬛傳。人啊,長了顆紅樓夢的心,卻生活在水滸的世界,想交些三國裡的桃園弟兄,卻總遇到西遊記裡的妖魔鬼怪。

從順迎到逆流,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孤獨

這樣看來,友情好像是可遇不可求的東西。

從順迎到逆流,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孤獨

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叫絨絨的姑娘,聊久了才知道她是個有故事的人。

有次跟她聊天,她告訴我,她曾經有一個相處多年的朋友小希。高考後倆人進了不同的大學,但一直保持著聯繫。

絨絨非常重視小希,她把小希的微信消息置頂,消息秒回,就跟談戀愛一樣。聊天的時候,絨絨會盡力迎合小希說的一切,她也會努力尋找小希感興趣的話題。

聊到這兒,我就覺得,她倆的友誼一定天長地久!

從順迎到逆流,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孤獨

可絨絨又說,對於這些小希並不領情,甚至還埋怨絨絨不懂她。漸漸地,倆人的知心話聊得越來越少,後來也就分道揚鑣了。

其實,她們倆只是在大學的分岔路口,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在各自的路上,倆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有了差異,這才導致彼此漸行漸遠。

也許,我們不忍心和自己的好友形同陌路,於是就選擇了刻意迎合別人,可一味地討好,不僅維護不了友誼,還浪費自己的精力,其實是違背了交友的初心。

從順迎到逆流,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孤獨

馮唐曾說:敢於做自己,敢於表達自己,敢於取悅自己,才能在這紛亂的世界中站穩自己的腳跟,活出自己的格局。

前幾天,我們班長多年未見的好友賀賀,畢業旅行經過我們學校,班長便要盡地主之誼,帶她出去吃飯,我也毫不客氣地跟了過去。

從順迎到逆流,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孤獨

飯桌上,賀賀滔滔不絕地講著一路的見聞,而班長只在一旁靜靜的聽著,只是“嗯,對,啊”。

賀賀邀請我們跟她一起旅行時,班長毫不猶豫地拒絕,說自己還要準備期末考試。作為“第三者”的我感到很尷尬,暗地裡覺得班長作為東道主怎麼那麼不熱情。

後來我問她,為什麼不表現得興奮一點,這樣你的朋友也會開心啊?她告訴我,她沒去過那些地方,不知道怎麼回答。

後來我發現她的朋友經常向她借錢,沒有客氣地寒暄,而是直接拋一句:你那有錢嗎?借我點。她們吃飯的時候總會沉默,但沒有一個人感覺到不自在,也許,這世上有一種友情就叫彼此沉默但不尷尬。

莫洛亞說,友誼與愛情一樣,只有生活在能夠與之自然相處,無需做作和謊言的朋友中間,你才會感到愉快。

從順迎到逆流,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孤獨

不費盡心力去討好別人,敢於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讓別人看到我們的真性情,也許,這才是維持友誼的長久之道吧。

其實,在交朋友這件事情上,我們只顧著抱團取暖,卻忘了停下來聽聽自己的聲音。

從順迎到逆流,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孤獨

餘華在《細雨中呼喊》中寫到: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我宿舍裡有個姑娘,她經常自己一個人獨來獨往。

她也從不參與宿舍那些沒營養的閒談,更不會隨聲附和別人的觀點,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星期,她都會自己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生活費不夠用時,就省吃儉用,攢錢到省會大劇院看自己喜歡的話劇表演。

從順迎到逆流,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孤獨

當她決定要自己去美國旅行時,我們都勸她,一個人太危險了,最好找個伴或者報個團。她不但沒聽,還自己從美國東海岸自駕游到西海岸。回來之後她深有感觸地對我們說:只有獨自旅行,才能深刻體會到旅行的意義。

有次,我悄悄問她,你自己一個人不怕孤獨嗎?她霸氣地回答我,跟不合拍的人在一起,讓我很不自在。

從順迎到逆流,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孤獨

又像演員陳道明,在亂象叢生的娛樂圈,不做無意義的應酬,不交不合拍的朋友,而是在獨處中慢慢修煉自己。

他會彈各種樂器,愛看書,被馮小剛稱為讀書最多的演員,他還寫得一手好字,又懂畫畫。他從來不去討好浮躁的外界,而是在自己的世界裡活得有聲有色。

從順迎到逆流,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孤獨

當我們開始取悅自己獨自生活時,不僅靈魂會得到充分釋放,我們還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享受到自由肆意的快樂;

當我們不再為了獲得所謂的友誼,而去討好別人委屈自己時,我們才會懂得生命裡最值得珍愛的那個人,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