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天子守國門」?朱棣爲何將都城遷到北京,意義何在?

(關注阿坤學史,帶您縱觀天下)

網上一直有網友,在爭議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以此話表示明朝的功績之一。那麼天子真的需要守國門麼?。

為什麼要“天子守國門”?朱棣為何將都城遷到北京,意義何在?

明成祖朱棣通過起兵即位後,一直都在考慮遷都。永樂元年,下旨改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永樂四年,開始修建北京宮殿。永樂十八年,改原京師為南京,北京為京師。永樂十九年,朱棣率領文武百官遷都北京。此後北京一直是明朝京師。朱棣為什麼要將都城遷到北京?接下來我們就來細說一下:

一、地理位置問題。朱元璋統一全國後,北邊蒙古人仍然具有一戰之力。邊患依舊嚴重,因此明朝開始修建山海關。公元1409年,明朝在東北設立奴爾幹都司,並且派駐官員。當時的東北地區和蒙古草原在明朝人看來屬於化外之地,天寒地凍,根本不適合農耕文明生存。只有早就適應了氣候的遊牧民族能生存。但是遊牧民族又極其善戰,明朝進攻北方,遊牧民族們只需要往更北邊或者西邊一跑,明朝就拿他們沒辦法,只能採取千日防賊的做法,那就是調集重兵把守。

為什麼要“天子守國門”?朱棣為何將都城遷到北京,意義何在?

二、軍隊問題。我們都知道,一般古代的皇帝的精銳部隊,絕對是守衛皇帝的軍隊最精銳。明朝北邊邊患嚴重,必須要調集精銳士兵守衛。但是將精銳調集去守衛北邊,皇帝一個人在臨安城(南京),沒有精銳士兵守衛,皇帝也擔心一旦有人造反,京師不保。而且如此重兵長期在遠離皇帝的地方駐守,極有可能有一天會出現北邊掌控大軍的將領,天高皇帝遠,擁兵自重,成為隋朝時期,李世民他爹李淵那樣的軍閥,唐朝安史之亂也是軍閥叛亂。因此,只有遷都北京,皇帝就近指揮精銳邊軍。

為什麼要“天子守國門”?朱棣為何將都城遷到北京,意義何在?

三、政治中心北移問題。早在宋朝的時候,宋人長期居於南方。而南方被經營的非常富饒。宋朝開始,中國政治經濟中心南移,這就導致了南人和北人,繁榮程度差距越來越大,並且產生隔閡,這種差距文化程度上就能看出。朱元璋建立明朝時,第一次開科舉,結果中舉絕大多數是南方人。因此很多北方人認為,朱元璋是南方人,所以故意照顧南方人,欺負北方人。其實是因為從宋朝開始,南北就已經很久沒有一起參加過科舉,而元朝又沒有開科舉。南方的儒家文化更加繁榮,所以考八股文的話,北方人是考不過南方人的。但是,北方的秀才們不理解啊,最後逼的朱元璋採取南北榜分開考的辦法解決掉,招收官員南北都招一部分。而且那個時候的南方人長期看不上北方人,認為他們都是一群沒文化的窮鬼。所以,朱棣遷都北京,將政治中心轉移到北京,將經濟中心留在南京,是明智之舉。這樣南方雖然富饒,但是北方近水樓臺先得月,北方官吏出的比南方多,因此促進共同繁榮和經濟。

為什麼要“天子守國門”?朱棣為何將都城遷到北京,意義何在?

“天子守國門”這句話在明朝,可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的在認真執行。從明英宗到崇禎帝,北京已經有很多次被圍攻,但是沒有一次明朝的皇帝逃跑了的,而是一直坐鎮城中,等待各地部隊勤王。幾百年來,已經又無數明朝大臣向皇帝建議過將都城遷回南京,然而沒有一個皇帝執行過。即便是北京城幾次被兵臨城下,仍然寧死也不遷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亡”,當之無愧。

為什麼要“天子守國門”?朱棣為何將都城遷到北京,意義何在?

(碼字不易,大家多多支持。歡迎各位看官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