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旅遊國內美食盤點推薦——「醇厚香濃,菜餚豐富」東北菜


東北菜是指東北,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的烹飪菜系,因東北地區獨特而統一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東北各地的飲食高度相似,但細分之下也有吉菜、遼菜等菜系的說法。

在“八大”菜系裡面,東北菜是沒有排上號的,但這並沒有妨礙它的生意。

東北菜的特點是一菜多味、鹹甜分明、用料廣泛、火候足、滋味濃郁、色鮮味濃、酥爛香脆,烹調方法長於熘、爆、扒、炸、燒、蒸、燉,講究勺工,特別是大翻,利用東北特產原料和純綠色食品原料進行烹飪。

代表菜有白肉血腸、鍋包肉、東北亂燉、溜肉段、地三鮮、豬肉燉粉條、小雞燉榛蘑、扒熊掌、拔絲地瓜、醬骨架,殺豬菜等等,東北人喜好吃的酸菜和用蔬菜蘸大醬的蘸醬菜也是東北飲食區別於其他菜系的一大特點。

東北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方,狹義的東北包括遼吉黑,而實際上東北菜的影響則還包括內蒙古東部,因為歷史上這些地方是隸屬東北範圍的,另外影響到的地方還包括原熱河省,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山海關外的地域。

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一書中,曾記述了北方少數民族的“胡燴肉”、“胡羹法”、“胡飯法”等餚饌的烹調方法,說明其烹調技術很早就具有較高的水平。

遼寧的瀋陽又是清朝故都,宮廷菜、王府菜眾多,東北菜受其影響,製作方法和用料更加考究,又兼收了京、魯、川、蘇等地烹調方法之精華,形成了富有地方風味的東北菜。東北菜的特點是:烹調方法長於扒、烤、烹、爆;講究勺工,特別是大翻。

東北菜是在滿族菜餚的基礎上,吸收各地菜系特別是魯菜、京菜的長處,不斷形成和發展出來的。隨著末代皇帝溥儀在長春建宮,長春便成了八方轄管的政治中心。

御膳房中不僅有從北京帶來的宮中御廚,許多山東名廚也聚集到北方來並結合了當地其他民族的飲食精華。逐漸地,魯菜等各種外來菜與地方民間菜相融,形成了今天的東北菜。

東北菜一菜多味,鹹甜分明,酥爛香脆,色鮮味濃,明油亮芡,講究造型。烹調方法長於扒、炸、燒、蒸、燉、鍋,以燉、醬、烤為主要特點,形糙色重味濃。粗線條的東北菜, 不拘泥於細節,頗像粗線條的東北人。 關注“黃小花盤點”,每天一篇盤點,擴充你的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